返回旧版

河南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点、难点及路径研究

  2018-06-21

课题主持人:王洪庆

内容提要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是指开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省份或中心城市,通过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和分工布局,形成拉动区域经济增长并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增长板块。2011年9月中央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在这个文件中提出要将中原经济区打造成为“内陆开放高地”,而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建设区的主体,对其对外开放测量与分析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年》,这是我国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更加积极主动的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这些都有力的促进了河南外向型经济地发展。

  新时期,河南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机遇与压力并存,河南省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国际与国内产业的加快转移,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因素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而经济发展转型、外部经济波动、中西部其它省份在承接产业转移与加快开放经济发展中的竞争等因素将对本省带来压力。对此,从河南省开放经济发展的既有基础出发,综合考察河南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具备的优势条件以及存在的现实压力,全面分析河南开放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是探究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路径、调整开放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本文以河南省为例,从省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拓展开放经济发展的思路,探究了后进区域开放高地建设的路径和模式,促进区域经济与整体经济的和谐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通过搜集文献、查找数据,构建理论框架,对河南省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主要内容框架安排如下:

  1.本文从河南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所依存的现实经济环境分析出发,综合概括了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整体经济发展成就,并通过数据和图表分析了其贸易、吸引外资和对外经济合作发展的历程和成效,对河南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

  2. 探寻了新形势下河南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以美国的芝加哥市、印度的班加罗尔市、重庆市为例,总结归纳这些地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措施,为河南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供实战经验。

  3、从河南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河南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点所在: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深度对接;通过集聚区的开放提升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完善体制、机制以优化内外联动软环境;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为导向加快贸易发展;以区际开放与合作为依托,增强开放经济内生动力。

  4、河南省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需要克服的难点是:开放规模与效益目标的兼顾;政府政策强化与市场主导作用的协调;软环境质量的提升;要素及市场主体的培育。最后,针对开放高地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图片3.png

  要打造河南省内陆开放高地,首先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核心,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这就要求必须加快推进省内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培育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一是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二是努力发展壮大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高成长性产业。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特色食品产业。其次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政府明确在发展开放型经济进程中起到的是引导和服务作用,简化行政手续、提升行政办事透明度、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完善基础设施和产业集聚区、航空港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的配套设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软硬环境。再者要搭造开放载体平台,提供国家政策支持。近年,随着国家区域经济平衡指导思路的明确,对中西部的支持日益增多。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以及多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批复和相关政策的支持,是河南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有利载体和发展平台。一是发挥 180 个产业集聚区作用,培育区内龙头产业;二是借力郑州航空港建设,提升贸易速度;三是借助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提高通关效率,扩大国际贸易规模。另外可通过推进“微笑曲线”延展,实现价值链攀升。“微笑曲线”是一条两端朝上,说明产业价值链的曲线,曲线中间是制造组装领域,仅需要廉价劳动力投入,利润空间最低;左边是研发设计环节,右边是销售服务环节,利润空间最大,研发需要先进的技术知识和人才的支撑,市场销售需要品牌影响力的带动。当一个企业或一个地区的管理、人才、技术比较薄弱时,可由技术含量最低的组装制造环节进入产业链,参与产业分工。最后要推进创新型社会建设。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型社会的构建和创新体系建设是实现河南省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的坚强支撑,要建立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努力打造创新平台,发展壮大创新载体,努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不断提升创新驱动能力,要不断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的资源和人才优势,优化创新环境,提高创新活动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