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基于产业集聚视角下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

  2018-06-21

课题主持人:王玮

内容提要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阵地。城镇化是工业化不断发展的结果,也在逐渐成为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土壤和载体。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人地关系一直较为紧张。在保证耕地的前提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都受到了限制。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一直低于其他省市。传统城镇化发展属于粗放型增长,城镇用地效率低,不仅不适合河南省省情,也逐渐地暴露出各种城市病。其他省市也纷纷开始转变传统的城镇化方式,在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契机,河南省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尤为重要。国务院2011年10月发布了“关于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要转变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即发展新型城镇化,实现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由此,河南省城镇化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的社会经济、自然空间和生态环境的矛盾决定了河南省不能照搬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道路,要求河南省探索出一条符合省情的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道路。河南城镇化进程正处于加速阶段,城镇化速度较快但是总体水平偏低。河南省内部又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城市规模偏小,布局失衡,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课题意在通过研究河南省城镇化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以及发达地区的经验,从产业集聚的角度入手,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探索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联系以及互动机制,寻求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形成良性互动的路径,从而不断加快河南省建设城镇化的进程,这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调研报告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和产业集聚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对河南省的产业集聚水平和新型城镇化推进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选定指标对河南省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估,并找出产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互动的机制所在。通过对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河南省产业集聚对于城镇化水平发展的影响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河南省目前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产业集聚角度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本课题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理论分析和阐述。

  研究报告第一部分,绪论。提出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报告第二部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相关理论基础分析。介绍国内外城镇化的相关理论以及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综合分析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主要阐述新型城镇化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机理、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机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的互动作用机理等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相关理论的阐述和研究,能够更加认识到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系,从而更能从经济学角度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在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研究报告第三部分,分析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集聚发展的现状。分别分析了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和河南省产业集聚的现状,对河南省城镇化进程总体现状和各市之间的空间差异进行调查分析。

  研究报告第四部分,河南省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分析。分析了河南省产业集聚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产业集聚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河南省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互动性。在分析中,挖掘出了两者在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如城镇发展水平不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城市发展方式粗放;体制机制创新相对滞后等方面的问题。

  研究报告第五部分,在对河南省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要加强地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构建完整的城镇发展体系;积极改善其投资环境;改善其交通条件,加强区域间交流;发展现代化农业;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教育,创办高质量的学校等方面。

  由于课题组的成员水平所限,调研报告中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