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河南省农村城镇化模式研究

  2018-06-21

课题主持人:马珊珊

内容提要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较为发达的国家,已早早的实现城镇化发展。以往的城镇化路径较为简单,通常是单向的城市拉动型模式,通过将生产资源集聚到城市,不断的扩大城市规模,吸引农村人口不断的迁移至城市,完成身份转换,并不断的调整三产业之间的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的过程。实现城镇化根据国际经验通常有两种路径,第一,就地城镇化或农村城镇化,是将现有的农村根据资源禀赋并整合变为新的城镇,增加新城镇的数量,农村城镇化是在保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将农业人口就地转向至非农业产业的过程。第二种方法城市拉动型,在已有的城市基础上,扩大城市规模,吸引农村人口转移至城市,从而使得农业生产力不断的向非农产业转移,进而实现身份转换,即农民转换为市民。然而在通过第二种方法实现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暴露出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的问题,一是现代城市病,主要表现在城市承载压力不断增加,城市中就业困难、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城市二元结构严重等城镇化发展的负面结果。二是农村空心化,在发展城市进程中,忽略了农村、农业以及农民利益,造成城市与乡村非均衡发展,农村空心化加剧,农民不断流失,导致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致使农村发展依然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不足之处。所以应积极探索农村城镇化,集合农村资源,创建新城镇,在保障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民也可就地转移至非农业产业中,增加收入,实现身份的转换,缓解大中城市城镇化过程中的压力问题。

  本项目研究思路:项目之初的想法是依据自己亲身体会,从2009年开始一直关注三农利益,看到在发展城市的基础上,倾向于土地城镇化,三农问题不断凸显,三农利益得不到保障,农民背井离乡,农村留守问题严重以及农民的价值观也不断的受到冲击,所以一直探索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保障三农的利益,使得农民在市民化的过程中也享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城市保障体系。本项目是应用型研究项目,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河南省资源优势相结合,研究以农村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模式,通过探索其他省份较为成功的农村城镇化案例,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给出河南省发展农村城镇化的可行性建议。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城镇规模结构失调,出现了两极化现象,一方面,中心城市人口比重不断增加,近乎超越了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地级市城市人口比重下降,县域经济的发展更是萎缩态势,城镇体系中缺乏小城市的支撑能力,不能更好的就近吸纳农业释放的发劳动力。其次是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河南省大量的农业人口转移至城市后,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市民化,造成农民工虽然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他们并没有真正的融合到城市,仍然是处于游离的状态,处于非城非乡的境地。最后,在农业专业人口的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以及妇女、老人问题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不利的,农村无法留住劳动力以及技术人员。本项目的研究是从从问题的根源入手,结合其他省份成功的案例,以及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农村城镇化,试着探索适合河南的农村城镇化模式。

  本项目主要是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其次是应用研究方向,对于河南省城镇化的现状,总结城镇化过程中的瓶颈,结合河南省的现有资源优势,提出农村城镇化的模式,并借鉴其他省份的成功案例,为河南省发展农村城镇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价值。

  框架设计:项目的整体可分为三大写作体系,该体系采用了“总—分—总”的总体构架。

  第一部分主要包括了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以及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包括了河南省农村资源分析,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分析,从分析中发现问题,并为下文做铺垫。

  第三部分,探索河南省农村城镇化的模式。主要是从分析其他省份的成功案例入手,结合河南省的资源优势,提出适合河南省农村城镇化的模式。

  本项目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城镇化其实是将农村人口转移至城市的一个过程,工业的发展城镇化的原始动力,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的推进,问题更加的凸显,一是城市的承载力有限,资源、生态环境以及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农民工无法真正的融合到城市,那么城镇化也仅仅是文字意义上的城镇化。其次是河南省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如果按照城镇化率来转移人口,农业的发展会受到影响,并且河南省是我国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既要保证粮食的安全,又要城镇化,所以本项目从就近城镇化的概念延伸至农村城镇化,行政村合并呈小城镇,建设农村新社区,从根源上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提出了新的模式,也为本项目负责人后续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