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2018-06-21

课题主持人:朱波

内容摘要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全面开放新格局是指: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一带一路”是我国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为中国提供了新的国际合作框架,同时也为国内各省市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河南省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为河南省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将有助于化解河南产能过剩矛盾,引导企业向产业链高端跃升,有助于拓展产业合作空间,打造国际产业合作新模式。千年古丝路,悠悠新驼铃。习主席希望河南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做贡献。视野在变、格局在变。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河南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实现跨越崛起提供了重大机遇,以郑州为依托,河南打造国际性内陆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步伐开始加速,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由“走”到“飞”,为河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任务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形成全面开发新格局。其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主攻方向,创新驱动发展是第一动力,新型城镇化是空间布局,基础能力建设是重要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是重要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制度保障,内陆开放高地是强大引擎。当前,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正处于培育阶段,其发展水平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条件,综合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选择一批能发挥地区优势,具有较高效益的战略产业,通过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扶持战略产业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最终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内涵十分丰富,其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11343”:即坚持一个方针,就是质量第一、效率优先;坚持一条主线,就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三大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四位协同的产业体系:就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者协同;建设“三个有”的经济体制:就是市场机制要有效、微观主体要有活力、宏观调控要有度。

  为了推进河南经济在战略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对于河南这样的发展省份来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该成为重中之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的确定并推动主导产业群的优化升级,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起着决定性的基础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众多外资品牌(三星、安踏等品牌)将自己的工厂安置在劳动力资源更加廉价的东南亚及印度等国,中国已经不再是世界工厂。因此,发展高技术产业并以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重要途径。探讨河南的产业结构现状,抓住世界产业转移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发展机遇,适应市场需求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群,是关系到今后河南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大问题。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河南来说意义更大。河南地处中原,古称中州,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河南之于中国,犹如中国之于世界。河南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河南一度是全国的落后地区,中国也曾在世界落后挨打;河南和中国经济近些年快速增长,都是以差不多一年超越一个对手的速度前进,这使我想起在河南官员中流行的一句话——“用发展赢得尊重,用发展赢得美名”。2016年,河南经济总量首次超过4万亿,居全国第五,在中部六省中总量第一,中国经济总量升至全球第四,2016年,河南省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8.9%,同时,河南总体上“未富先老”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河南省整体经济结构上农业偏重于传统种植业;工业结构中主导产业层次偏向于资源加工,工业产品以铝、煤、棉纱等初级产品加工为主,工业企业产业集中度较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传统第三产业(交通、批发、住宿等)比重较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少有具备强竞争力的行业等问题日益突出。

  面对这种经济形势,河南省也曾做出过一系列产业优化升级,但由于体制、政策、历史、省情、环境、资本投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中,缺少适合的理论依据,对河南省各类产业在全国的优势程度及存在的差距缺乏科学的认识等,制约了河南产业优化升级的脚步。

  主导产业的选择应该建立在比较优势分析基础上,因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确定中,河南省在全国范围的区域产业比较优势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比较优势是指国家、地区经济之间进行相互比较后表现出来的相对优势。它始于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是对绝对成本理论的进一步的发展。俄林的比较优势理论则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归源于生产要素的禀赋。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一般土地、劳动力丰富,资本稀缺,区域经济比较优势表现在土地、劳力密集型的产业;进入高级阶段,资本成为相对丰富的要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优势产业。80年代以来,波特提出竞争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全新发展,它认为一国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国家的竞争优势,它由资源、相关产业、需求和企业战略四大主导要素及其机遇和政府等两个辅助因素共同决定。

  因地区经济处在不断发展中,加以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国内各省的区域比较优势具有很大差异,而且还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所以,对河南省在全国范围内的区域产业比较优势进行适时的分析研究,科学地把握地区比较优势,对我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定区域的发展政策和长远的发展战略具有深远意义。同时,只有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条件,综合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选择一批能发挥地区优势,具有较高效益的主导产业,通过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扶持主导产业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最终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按照先整体后具体、先理论提炼,后实践验证与运用的逻辑顺序,来组织全课题的。其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本课题的研究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内涵出发,探讨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本理论。通过历史比较分析,本部分主要任务是给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互关系与意义,并对河南目前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做出判断,为后文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本文指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实基础。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不断的努力,到目前为止河南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河南的产业结构初显成效,但与东部发达地区及中部其他省份相比,河南的产业结构目前还是偏传统、偏下游、偏低端等,总之,河南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的空间十分巨大。

  第三部分:本文找出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面临的各种挑战。如河南三大产业产值的增加与失业率加重的矛盾突出;各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品层次偏低;企业技术层次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财政收入、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匹配;经济增长的代价大等。

  第四部分,本文分析了制约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各类因素。如农民传统思想未能改变和综合素质不高;资金投入不足限制了产业升级;科技开发基础薄弱,技术资源缺乏、城镇化进程滞后制约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

  第五部分,本文指出了我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思路是“稳一、优二、进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需求特别是消费升级趋势为导向,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重点任务,完成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中心任务,推进产业逐步升级。根据省情特点,亦提出了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三大重点和四条路径”。

  “稳一”是指以特色农业夯实全省经济发展基础,推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

  在稳定农业生产的同时,加快发展区域农业和特色农业,提高产业化水平。具体包括:要着重引导优势产品集中布局、要培育壮大农产品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实施粮食核心区建设科技支撑工程,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优二”是指以新型工业经济的良性发展,推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整合和优化资源,做大做强全省的六大优势行业,提升他们的竞争力。“三大重点”是指以培育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增加科技开发创新投入为重点和以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把产业布局调好调优。

  “进三”是指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拉动经济发展,推进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省目前传统第三产业(交通、批发、住宿等)比重较高,金融、房地产、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不利于全省经济发展。

  “四条路径”是指在“稳一、优二、进三”的基础上努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着力抓好电力、交通、通讯信息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功能,打造优越的硬环境。另一方面要快速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河南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其目的是对河南产业在全国市场中的市场地位与发展前景,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定位,找到未来经济发展点,为河南经济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为旨在合理分配对各产业的投入力度、避免盲目投入、实现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河南省产业发展战略的确立,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本课题在研究中,既注重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又注重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充分运用了历史的对比、统计数据的佐证等等,严格遵循经济学研究的传统方法,前面理论概括,后面具体实践研究,力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前后一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