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研究

  2018-06-21

课题主持人:孟庆武

内 容 提 要

  习近平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首先习近平文艺思想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习总书记提出要将文艺工作研究提升到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次习近平文艺思想给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习近平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文艺就是人民的文艺做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与任务作为重点。第三,习近平文艺思想回应了许多马克思文艺理论面临的新挑战,批评浮躁的文艺工作飞氛围,文艺工作应为大众服务,为人民服务。第四,习近平文艺思想构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形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体统的回答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职责和使命、目标和任务、原则。

  习近平文艺思想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二者虽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但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以贯之的继承和与时俱进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为人民服务是文艺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方向,虽然“人民”所包含的对象不尽相同,但这只是由于历史时期不同、社会阶级不同而造成的,并没有实质差异。第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文艺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方针。第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文艺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原则。第四,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是文艺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道路。第五,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是文艺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正确规律。

  习近平关于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全面发展和民族自信的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精气神主要就体现在文化自信上。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根基。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所凝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决定着在近代中国人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道路尝试中所作出的道路抉择。革命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道路形成与发展之魂。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坚决抵制各种消解和弱化文化自信的错误倾向。文艺要以人民为表现的主体,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是人民。文艺创作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工作者想要创出佳绩,有所成就,要尝试着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能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悲欢离合,只有这样的文艺创作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才会有社会影响力。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历朝历代都给中华儿女留下了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弘扬时代精神坚定必胜信心。文艺反映了时代风貌,引领着时代发展的方向。所以,文艺工作者要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去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要能真是反映时代大潮,反映人民的现实生活。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发展和屹立不倒的最重要动力,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和创新力的基本体现。民族精神和历史的延续性是相伴相生的,因此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与时俱进的根本属性。任何时期的民族精神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紧密相关。民族精神具有明确的历史传承性,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当今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想要感知这个时代的巨大变迁,感受这个时代的温度与脉搏,我们文艺作品需要现实主义作品,离不开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只有现实主义才能真正反映当代人的生活和情感,引发大众的共鸣。

  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创造优秀作品。“和而不同”精神,“兼容包容”精神,“勇于担当”的精神,“公平正义”精神,“人伦道德”精神,“开放变革”精神。

  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的中心环节是创作,文艺工作者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作品。创作生产优秀作品是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所以文艺作品要少做表面文章,要求务实求真,尊重艺术规律,要怀揣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秉承着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能坐冷板凳,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和这个民族的优秀作品。

  在大众的观念里,所谓精品是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思想深刻的,好听、好看的文艺作品。当然建国以来,在“百花齐放”方针的指导下,文艺领域涌现了不少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人民新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习总书记的讲话却对文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新时期的文艺作品担负起塑造民族之魂和引领时代风尚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