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互联网+时代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2018-06-21

课题主持人: 何 頔

内容提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具有传承性、活态性、无形性、民众性、地域性、多元性、脆弱性和文化艺术性的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宝贵财富,自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设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以来,得到了广泛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国,拥有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传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老文化,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活动、审美观念,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基因,展现了中华民族充沛的文化创造力,是值得倍加珍惜的精神家园。保护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中华文明、确立我国文化身份的必然要求,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空间分布东密西疏,具有形式多样,种类齐全,文化内涵独特的特点。截至2017年7月9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2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2项,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里排名第二,仅次于意大利。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我国旅游开发提供了前提条件,经济实力的增强、交通环境的改善、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提供了重要保障。

  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数量上非常丰富 ,并且历史悠久。2007年、2009年、2011年和2017年先后492项入选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遗产名录,各地市也纷纷公布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还有一批作为备选项目,由文化部统一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少林功夫、 关公信俗、太极拳、钧瓷烧制技艺等项目。虽然河南省近几年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一系列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建立了立法保护,建立了传承人的相关保护措施,开展了一系列展演保护,但是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2016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会上提出:“非物质文化是否能实现其战略使命,也将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在‘互联网+’背景下积极转型”。面对着机遇和挑战,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保护如何搭乘互联网的快车实施创新保护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数量上非常丰富 ,并且历史悠久。2007年、2009年、2011年和2017年先后113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92项入选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地市也纷纷公布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南省还有一批作为备选项目,由文化部统一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少林功夫、关公信俗、太极拳、钧瓷烧制技艺等项目。

  本课题通过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得出,河南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内涵丰富,种类齐全,历史厚重感强,数量排在全国之列,并且十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说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有很好的资源基础,市场较为广阔。河南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民俗节庆、大型实景演出、文化主题公园,而且在这几个项目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些旅游项目的开发既有利于非遗的保护,又提升了文化旅游的名气。

  但是,在近几年的保护开发过程中,仍然有不少问题的出现,由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而且散布广阔,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使其处于自由、无序的状态,导致冷热不均、急功近利现象突出。许多非遗所在地的人们,意识到非遗能给自己带来收入后,凡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沾边的项目就大肆开发,既没有重视非遗的内在文化价值,也与市场脱节。不少传承人由于、生活环境和成长背景都在偏远农村,对现代商品社会中的市场需求几乎没有太多认识,开拓创新不足,走不出传统的约束。

  针对保护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如:坚持走精品路线,集中全力,依靠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创作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品牌。通过政府引导和有意识地培育、挖掘、包装、推介、宣传,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不断推出新的文化品牌。多层次、多渠道引进培养人才,打破家族传承的禁锢,向社会招收一些学徒和工人,并通过创立公司与产业化运作来发展壮大,逐步建立一支懂文化、精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人才队伍。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及相关人员研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品,产权细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