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河南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研究

  2018-06-21

课题主持人:楚明钦

内 容 提 要

  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是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组织方式,文化产业集聚形成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化产业集聚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也是区域内文化产业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集聚区内相关企业的显著特征,并引领文化产业集聚的发展方向。文化产业具有产业关联效应,其集聚发展可以充分实现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实现文化产业和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效益,进而推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

  一、河南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文化基础设施日益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健全。2005年,河南出台《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出台后,河南文化建设更是突飞猛进。2004-2016年,河南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101.4亿元增长到了1212.8亿元,河南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19%迅速提升到了3%。河南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人数从90084人迅速增长到了48.6万人,增长了4.4倍。2005-2015年,河南文化事业费虽然从3.77万亿增长到20.6万亿,增长了4.46倍,但河南人口众多,人均文化事业经费和文化事业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都在全国处于倒数水平。

  十八大以来,随着“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的深入推进,河南文化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政府不断淡出文化产业的直接经营管理,而是不断强化民营文化企业和国有文化企业的重要作用。政府也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投资河南,民营资本在河南文化产业的多个领域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例如,郑州市三个最大的动漫产业创作以及生产基地,主力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如郑州小樱桃卡通艺术有限公司、河南智睿动漫设计有限公司以及郑州漂亮宝贝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等70多家公司都是民营性质。另外,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投资的“方特欢乐世界”等都是民营资本,并且投资额度都是几十亿。此外,河南特色文化领域,例如,许昌瑞贝卡公司、宝丰赵庄魔术,镇平玉雕等基本都是民营资本。

  二、河南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

  (一)文化资源禀赋

  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基本上都与文化产业资源禀赋密切相关,文化资源禀赋带来了比较优势的强化。文化资源的丰裕程度以及文化特质,可以影响文化产品的价格,还可以形成当地独特的文化价值。文化资源特质带来了文化产业集聚区中文化的稀缺性、不可复制性、地理根植性等特征。文化资源禀赋并不必然会形成文化产业集聚,其需要文化资源禀赋形成的比较优势,并与政府的支持、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程度等密切相关。

  (二)信息和技术外部性

  文化产业集聚可以通过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分工,产生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也依赖于文化产业集聚产生的外部性,文化资源禀赋带来的比较优势是文化产业集聚的基础动力,文化企业的外部性是文化产业集聚的重要原因。马歇尔在研究产业区理论时,发现外部性是产业形成集聚的经济原因。他认为产业集聚的外部性主要表现在信息共享、技术学习、专业化的劳动力、便利的沟通等。

  (三)政府政策支持和制度安排

  国内外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经验表明,政府政策支持和制度安排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制度可以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正式的制度一般由政府出台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并保证实施。非正式制度主要是约定成俗的行为准则,主要包括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在政策支持和制度建设中,政府都是制度建设的主体,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或土地优惠等政策,从而引导同类文化企业集聚。政府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可以保证文化产业集聚区契约的建立和执行效率,从而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区创新效率不断提高。

  (四)社会资本嵌入

  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不仅可以形成集聚经济,并且集聚区内的文化企业与当地的文化传统、信息资源、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等构成了当地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一样,也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地理文化资源禀赋,决定了文化资本初始存量,进而影响了文化企业的区位选择。社会资本可以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带来的风险,并减少信息部对称和搜寻成本,提高了文化产业集聚内的交易效率,强化了文化产业集聚区创新能力。

  三、河南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

  (一)理顺河南文化产业政府与市场关系

  河南文化产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创新,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对文化产业职能的定位。文化产业的职能地位,又必须要进一步界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属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提供的是公共物品,需要政府提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文化私人用品可以按照经济规律进行市场化经营,需要强调成本和收益,需要政府按照负面清单模式进行管理。还有一部分属于文化准公共用品,政府需要进行一定的扶持和补贴,也需要收回文化准公共物品的成本,但不能以利润最大化为导向。

  (二)政府引导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示范基地

  河南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需要政府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全面规划文化产业集聚区。在对接河南的国家级战略平台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河南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尤其是郑州、洛阳和开封在文化资源、文化人才、文化资本、文化区位、交通以及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构建以郑州、洛阳和开封为中心,以若干文化产业集聚区为支撑的郑洛新文化产业带。

  (三)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产业集聚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建设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优势,让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在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要为入驻园区的中小型文化企业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创造园区良好的文化创新氛围,充分激发中小型文化企业的活力。文化创意园区可以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成为会员的文化企业可以获得财务、金融、会计、审计、法律等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先支持。园区的文化企业也可以在协会的引导下,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文化产业的集团化发展。

  (四)扩大河南的文化消费水平

  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不能脱离文化消费,需要在提升文化消费的前提下进行供给侧改革。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河南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文化消费在河南居民消费中的比重也在快速增长。但是,河南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仍没有得到充分释放,文化消费还存在巨大的市场缺口。我国文化消费潜力的释放,需要提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和受教育水平,提升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和文化消费意愿。文化消费能力的提升,还要培育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习惯,通过公共文化等活动引导居民健康消费。

  (五)推进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实质性改革

  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河南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其在推动河南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发挥了骨干作用,在推动河南文化产业创新方面也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并可以抗衡国际“航母”式文化企业,可以维护河南民族文化企业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完整性,还能维护河南文化产业及文化意识形态安全。河南国有及国有文化企业的供给侧改革,需要借鉴国外文化企业集团的成功经验,实现文化企业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建立国有及控股文化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党政部门和文化企业经营的责权利关系,提升国有文化企业效率。

  (六)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

  科技创新是推动河南文化产业集聚的动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也是河南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支撑。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文化企业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价值链的各环节,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并能呈现和展示文化内容。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消除各行业之间的技术壁垒和政策壁垒,推动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河南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红利,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培育新型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品生产方式和营销方式的突破式创新。

  (七)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创新

  河南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通过各类媒体进行舆论宣传,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氛围,企业和消费者都要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文化出版商和网络文化服务企业要通过行业协会实现行业自律,强化对原创文化产品和正版文化产品的采购力度,创新商业模式,开发版权自助投诉和版权查询管理系统。全社会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知识创新的积极性;其次,要完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