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中原文化软实力提升机制创新研究

  2018-06-21

课题主持人:强丽

摘 要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繁荣是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和支撑,而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就是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的缩影。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省委书记徐光春深刻指出,中原地区在历史上之所以长期处于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是与文化的博大精深分不开的,因为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中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中原的崛起必然要求把构建和强化文化软实力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传承中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河南,既是中原崛起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保障力量。要实现中原崛起就是要开发我们的文化,发展我们的文化,创新我们的文化,要把我们丰富的文化资源变为强大的文化力量,促进又好又快发展进而推动中原崛起。新时代需要新文化,传统的中原文化只有通过扬弃而创新和发展,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中原文化对中华民族共同精神的维系、智慧成果的传承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原文化正以其无可比拟的系统性、丰富性、完整性,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智力支撑。中原文化是广泛吸收众多民族优秀品质而成的中华文明的主流文化,团结和谐、爱国统一始终是她倡导的主题。中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缩影,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轨迹,折射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原文化产生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然而,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原崛起”还是“中部塌陷”问题变得十分突出。与“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西部大开发”不同,“中部崛起”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文化环境和文化条件。传承中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河南,既是中原崛起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保障力量。加快把我省建设成为文化强省,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必要前提。之所以要“文化强省”,就是要发展文化做目标和突破口,通过加快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事业、产业,做大、做强文化事业、产业,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走文化强省之路,我省虽然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较好的文化底蕴,然而资源优势并不会自动转化为产品、产业及经济的优势。实现文化强省,不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精神运行过程,也是现代文化产业的综合运作过程。

  因此,学术界有必要加强对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及其相关问题的探索。以河南省为整体系统,对其各层次的软实力进行深刻的理论研究,将软实力置于更加深刻化和系统化的层面加以理解和领悟。研究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建设文化强省既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过程中的一种理论创新要求,也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及其成果形态时对事态的一种判断。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文化意识,开阔文化发展思路、拓宽文化发展途径,从而推动社会性、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全面繁荣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以便进一步提高我省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理论参考与支持。

  然而,提升文化软实力除了进程时间维系外,还有较为复杂的意义结构层面的逻辑关系。而逻辑维系较之时间维系更容易造成实践中的理解模糊,并导致范畴和主张的创新性在误读中的意义减损甚至出现理性缺位。所以,我们研究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原文化软实力过程中,应有效厘清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原文化软实力的逻辑结构关系,应洞察不同问题解读的倾向性及其所具有的知识增长点。唯有如此,关于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指导,对建设文化强省的再认识的课题研究才能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知识性。为此,本报告主要分两大部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或构思:1、营造系统文化——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基石;2、摆脱困境的核动力——加快相关立法;3、文化“他律”与文化“自律”;4、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的瓶颈和中原文化发展新理念与新模式;5、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6、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的理论基石——系统文化论;7、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重要障碍——论文化功利主义价值观;8、从社会系统论从发,强调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重任的本位回归——全省社会的共同使命;9、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的进行重新解读和合理定位;10、领导阶层与行政人员自身“软实力”的再培育的示范性和必要性;11、努力培育中原文化软实力新理念的心理气候和草根基础的重要涵义和实践价值;12、基于文化的特性,世代传承与历史积淀是文化强省的根本理念和途径。

  我们坚信,只要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河南省发展全局,促进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就能不断提升河南省的综合竞争力。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牢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文化大中原的历史使命,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全面加快改革与发展步伐,促进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文化强省建设和加快中原崛起做出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