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主持人:靳春荣
内容提要
由于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向社会生产与生活各个领域渗透所产生的效果越来越显著, 促使目前互联网背景下, 人们对图书馆的要求是使用更方便、功能更强大, 图书馆将作为知识网络和信息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传播知识信息、促进社会信息化的重要作用。而未来的信息系统将是以人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因此, 图书馆只有实现数字化, 才能真正实现对它的要求。同时, 图书馆数字化也是图书馆真正实现网络化和虚拟化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人们对图书馆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在酝酿设计下一代图书馆开发计划, 致力于发展更先进、功能更完善的图书馆。图书馆的发展一直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互联网背景下,为图书馆新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条件,也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移动图书馆时代的到来,将打破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假定用户访问利用信息资源时处于禁止状态的局限,为用户营造全新的图书馆利用环境,充分满足互联网背景下用户信息获取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数字化学习和移动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推动了数字学习的新生代———移动学习的兴起和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借助于各类终端设备,除了可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资源的需求,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读者与知识创作人、读者与读者之间即时互动交流的需求。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需要理性地面对,冷静地思考,方能抓住机遇,战胜挑战,随着图书馆云服务的开展和共建共享工作的不断发展,图书馆正朝着标准化和互联互通的模式发展,彼此能够互联并集成一个整体,通过数据整合和软件应用集成支持。资源共享一直是图书馆界追求的服务目标,通过实体共享域和虚拟共享域促进共享域图书馆的建设和深层次共享,提高图书馆文献利用率,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的发展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互联网背景下,第三代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已初步形成,今后会更加成熟,应用越来越广泛。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就是运行在互联网上的超大规模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知识中心。我国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建设工作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由于图书馆地理空间、馆藏规模、资金储备、资源配置、人员素质等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重点图书馆发展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还有部分图书馆建设水平有待提高。与传统图书馆不同,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呈现数字化、网络化、共享化、知识化等基本特征,实现了信息资源的远程传递及高度共享,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用户对信息资源的广泛需求。然而,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图书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提升图书馆在未来信息时代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满足用户对知识、信息不断增长的需求,是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互联网背景下,推动了数字学习的新生代———移动学习的兴起和发展。图书馆借助于各类移动终端设备,除了可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资源的需求,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读者与知识创作人、读者与读者之间即时互动交流的需求。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组,以多种形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访问、研究。课题组立足于学科领域,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形式、文献分析、理论探索、典型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我们着眼于我国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研究。
调研报告共分为十章。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研究课题的现实背景;第二章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的特征;第三章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第四章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研究意义;第五章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的发展路径;第六章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及其主要内容;第七章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基本原则;第八章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建设优势;第九章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策略;第十章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发展研究。
互联网背景,正是顺应着当今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将图书馆的服务搬上移动空间,使读者及任何用户可以在任意地点随时获取图书馆的一切信息资源。移动图书馆时代的到来,将打破图书馆假定用户访问利用信息资源时处于禁止状态的局限,为用户营造全新的图书馆利用环境,充分满足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获取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通过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研究,使我国图书馆不仅能够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还可以通过网络为读者提供高效、快捷的数字化信息服务,有效推进图书馆事业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