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河南政务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与谣言共治研究

  2018-06-21

课题主持人: 崔晓宇

摘 要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政务”和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并做了精心部署。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政务新媒体蓬勃发展。如今,“政务新媒体”不仅成为了绝大多数政务机构新媒体建设的标配,也成为了地区展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更是地方政府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此大背景下,河南省也积极开拓各类新媒体政务服务平台业务,充分发挥了网上政务的舆论引导、政务公开、互动交流、在线服务等功能,畅通了网民诉求渠道和网络监督通道。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政务新媒体实验室主任侯锷表示:政务新媒体”不(仅仅)是媒体。政务新媒体虽具有一定媒体属性,但其根本属性不是媒体,而是政民互动与服务的线上延伸是党委政府走“网上群众路线”的最佳捷径和公信力建设的“窗口”。

  立足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本文基于近两年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人民网舆情检测室等官方机构出具的研究报告,如《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上半年政务微信500强报告》、《中央部委办局政务APP评估报告》、《2017 年年度政务微博影响力排行榜》等,对“互联网+政务”大背景下河南省的政务新媒体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

  本文发现比起2015-2016年的建设情况,近两年河南省政务微博的数量的大幅度增长,其传播力、互动力、服务力虽也有大幅度提升,但质与量的增长并不相符,且区域与行业发展不均。全国视野下省内政务微信发展处于中下游水准,同样呈现了行业间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且专业类政务微信号提供的服务更为全面。然而,在政务微博、微信建设火热的当下,很多政务客户端提供的“便民工程”服务更像是“形象工程”,更是被今日头条·头条号的崛起夺去了公众焦点。

  2017年,省内执法类舆情频发,郑州为舆论热点事件频发地。政务新媒体在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方面,涌现出了如洛阳政务号矩阵、@沁阳公安等不少卓有成效的优秀案例。然而,更多政务新媒体缺乏媒介素养,舆论应对失控,甚至在个别恶性案件发生时,回应失当引发二次舆论危机。究其原因,政务新媒体普遍缺乏有效管理,部分政务新媒体定位模糊,服务意识欠佳,僵尸号频现。分析现今河南省政务新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呈现的趋势,文章发现微博已经超越微信、客户端成为突发事件中引导舆论的第一力量。另外,不合理的考核机制致使新媒体舆论引导工作有名无实。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谣言依托网络平台的传播现象,传播范围更为广泛,传播速度更为迅速,传播路径更为复杂,传播力度更为增强,远远超出了谣言人际传播的强度和广度。2017年,河南省教育、公安系统相关谣言频发,新媒体环境给真相证实带来危机,谣言传散因新媒体快速且巨大的扩音作用而变本加厉,谣言危害因之更为严重,控制也更为困难。碎片化及非特定性传播方式对发布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博成为辟谣主力。这均要求各级政务新媒体都要更加有理有据、有针对性的推送真实信息,利用权威效应阻止谣言无尽传播,对政策解读到位、重点突出,并增强新媒体领域对于谣言的法制建设,将网络发言人制度引入日常工作和舆情引导。

  最后,针对国务院《通知》中指出的政务新媒体“有平台无运营”“有帐号无监管”“有发布无审核”等问题,本文提出要加强政务新媒体矩阵的联动共治。“发布是基础,互动是核心,服务是根本”,着力建立上下联动、整体发声的新媒体矩阵,学习“银川模式”和“成都服务”等优秀矩阵工作模式,建立科学有效的政务新媒体管理体制。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政务新媒体是引导舆论的重要途径之一,平时应不断完善对公众的服务能力,根据服务主体和内容细分职责,创建起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立体化服务模式,进而维持社会生态系统的平衡,保障公众对于社会环境的信任。对于突发事件,则应迅速及时处理,达到专业合理的处置效果。

  网络媒介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催生大众传播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话语权力格局与“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的议程设置规则的变化。依法治网背景下网络参与主体“同一性”的改变,进而引发社会治理模式的深层次改变。网络民主背景下政府公信力和形象评价方式的改变。一一“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入新时代的“政务新媒体”,必须以人民为中心,重视并回应来自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网络诉求表达,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的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网民公众并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