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我国政务新媒体服务能力提升与 新运用功能展望研究

  2018-06-21

课题主持人:尧雪莲

内容提要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2015年“互联网+”行动计划战略的制定提出,对我国政府部门的工作启发和推动作用巨大。我国网络问政平台不断创新,政府开始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开展政务信息服务工作。2016年“互联网+政务服务” 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网络传播在渠道布局和政务服务方面竞相发力,各地政务新媒体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数据显示,2016--2017年全国各级政务新媒体活跃度继续提升,我国网民在线政务服务使用率已超过线下政务大厅及政务热线使用率。政务新媒体内容更加趋向于多元化,风格更加亲民,互动更加明显,包括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在内的政务新媒体,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发布权威信息、加强官民对话、引导网络舆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政务新媒体也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如发展不均衡、实际应用不足、新运用有待开发、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提高至5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网民手机上网比例继续攀升。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务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公民进行“意见表达”的重要“舆论场”,成为公民实行民主监督的重要通道,而且政务服务逐渐实现智能化。2017年,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到4.85亿,占总体网民的62.9%。微信城市服务、政务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及政务头条号等政务新媒体及服务平台不断扩张服务范围,上线并完善包括交通违法、气象、人社、生活缴费等在内的多类生活服务。而目前,我国仍处在转型发展中,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往往通过网络将政府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政府、官员形象及政府社会治理能力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治理极需创新。因此,在网络时代如何使用好政务新媒体平台,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创新社会治理手段,积极传播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已经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现实课题。

  本课题从我国政务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和实践出发,重点分析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几个典型政务新媒体的相关实践和经验,同时深入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调查研究了河南省部分政务新媒体运作现状及其服务效果;然后,通过分析总结了一些外国政府利用新媒体开展政务工作服务于民的成功经验和好的思路,进而探讨了推进政务新媒体良性发展,提升其服务能力的的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新策略——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建设政务互联网服务的基础平台;二要加强互联互通,打通政务网站与新闻网站数据信息;三要充分应用大数据,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四要强化服务意识,制定高效服务计划;五要加大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服务技能和网络语言艺术;六要积极搭建与网民良性互动的政务新媒体多元化平台;七要及时发布信息,充分做到信息公开,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八要学习借鉴国内外好的经验和做法;九要加强网民监督的作用,并“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最后,结合时代、信息技术发展情况和微博、微信、APP、网站等新媒体的新功能,对政务新媒体新运用功能的进行了展望和一些探索。

  总之,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多措并举的措施,不仅能有效的提升政务新媒体的公共服务能力,塑造传播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而且能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