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成果选介(经济学)

省社科联  2015-12-01

  成果名称:《监管当局与商业银行对资本充足率形成的影响测度》

  发表媒体:上海经济研究

  发表时间:2014年5月1日

  作者:袁庆禄

  内容摘要:文章构建一个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对监管当局与商业银行关于资本充足率的影响能力及其对实际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效果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监管当局与商业银行不同的影响能力对资本充足率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和更强的影响能力,双方的综合影响结果导致实际资本充足率比均衡资本充足率低24. 14%,中国商业银行对当前以及过渡期内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监管当局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深度了解,并有效推动银行的差异化监管。

  成果名称:《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策略选择及对策—以河南省上市公司为例》

  发表媒体:科技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4年4月10日

  作者:张新铭

  内容摘要:该成果首次提出了效率创新和价值创新的概念。效率创新是企业沿袭已有的技术路径,借助规模经济、价值链重构、调整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创新的结果是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价值创新是企业围绕顾客价值感受,综合技术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整合价值元素,增加顾客价值。通过对原产品重新解构,融入新功能、新属性,形成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在创新决策中首次引入了客户感受和成果转化两个新指标,克服了已有成果偏面强调企业研发实力的弊端;开展价值创新必须要准确识别顾客价值诉求,合理配置价值要素;成果应用到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的S. YK产品的研发、西继迅达电梯有限公司VIGO系列家用电梯的研制,新产品上市后市场反应良好。

  成果名称:《基于CGE模型的资源税改革对能源行业的影响研究—以煤炭行业为例》

  发表媒体:当代经济管理

  发表时间:2014年7月25日

  作者:吴迪

  内容摘要:资源的过度使用导致经济发展不可持续和环境的恶化,税收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进行资源税改革已经列入计划日程。由于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超过70 %,资源税改革会对煤炭需求和价格等产生影响。基于CGE模型,分析了不同资源税税率情境下我国煤炭需求和煤炭价格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发现需求短期内会继续上升,长期由于产业结构变化将会下降,在价格上短期内将上升,长期将下降。因此,应该早日推出资源税改革,提高资源税税率,清理煤炭企业不合理的负担等。

  成果名称:《新型城镇化税收管理研究》

  发表媒体:河南人民出版社

  发表时间:2014年12月8日

  作者:张战军

  内容摘要:该书立足我国国情,结合新型城镇化与税收之间紧密相连,高度相关,对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考量税收的一系列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提出了思路和对策,将为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税收管理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该书时代背景鲜明、紧扣主题、把准脉络、重点突出。以中外城镇发展为背景,阐述国际城镇化教训和经验及对我国城镇发展创新的启示;以税收竟争与税收协调和新供给经济学为主理论基础,阐述城镇区域间税收竟争理论和地方政府参与税收竟争的原因、效应,强调财税政策影响城镇经济发展的机理;以城镇空间布局与形态优化为载体,阐述城市群发展的机制保障、产城融合、产业转型升级和城乡协调发展,着力解决户籍管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就地城镇化的路径;以土地改革为切入点,阐述土地制度改革现状、盘活土地存量化解土地供需矛盾、深化财税改革破解土地财政困境;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为依托,建立稳定可持续的财政支持,满足新型城镇化孕育地产业的新机遇;以加快推进税制的绿色化改革为着力点,促进我国的城镇化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新型之路。

  成果名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研究》

  发表媒体:河南大学出版社

  发表时间:2014年5月10日

  作者:张涛

  内容摘要:该书多视角、全方位地关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通过对中原城市群形成过程及动力机制的分析,以及对中原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及产业发展布局的实证研究,挖掘中原城市群深层次的运行机制,并在借鉴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战略,以期为促进中原城市群的崛起、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这不仅对城市群建设本身意义重大,而且对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机制,尤其是“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影响深远。书中的创见对正处于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的河南科学实施、协调推进“三大战略”,从理论到实践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成果名称:《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河南中小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研究》

  发表媒体:金融理论与实践

  发表时间:2014年9月10日

  作者:舒洛建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将资金的定价权交由市场,激发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利率市场化为国内金融市场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中小商业银行业提出了挑战。通过对河南省中小商业银行尤其是区域性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发展瓶颈进行分析,中小商业银行需要转变口前的经营战略,以利率市场化为契机,缩小与大银行在制度、产品、技术以及人员素质方面的差距,应当结合自身实际,从业务的多元化、产品特色化、服务的创新化、制度的完善化以及人才的专业化等方面实施战略转型,全力打造客户满意、经得起市场考验的现代化银行。

  成果名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经济学分析》

  发表媒体:人口与计划生育

  发表时间:2014年1月8日

  作者:高光杰

  内容摘要:该文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理性人和机会成本)分析推导出,从根本上讲,转变人们生育意愿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对生育行为的成本和收益的评价,特别是要改变生育行为的机会成本和心理预期。通过群众对利益导向的意愿调查、政策认同、效果评价、生育效应评价,印证利益导向(经济和社会保障杠杆)对调节人们生育行为的强烈抑制效应。借助经济理论、详实数据、有力事实、效应评价等,自然得出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的政策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支撑,即:加快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好计划生育特困群体的救济帮扶问题、按照建设责任政府的要求健全合理的财政投人机制。

  成果名称:《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

  发表媒体:光明日报

  发表时间:2014年3月15日

  作者:杨兰桥

  内容摘要:该文针对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实际,指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积极寻求区域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着力形成区域发展利益共同体,在深化改革中开创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文章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深刻阐释了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的战略意义,有效明确了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机制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提出要加快建立协调共进机制、市场开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以此来打破跨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行政区划藩篱,从根本上破除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通过新的机制设计来促进跨区域城市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间的良性互动、协同共进和互利共赢。

  成果名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生态路径》

  发表媒体:学习时报

  发表时间:2014年5月26日

  作者:王元亮

  内容摘要:支撑城镇化发展要素的稀缺性、城镇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直接导致城镇中心区大气、水体、土壤和郊区固体废物污染日益严重,这已经影响到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水土流失、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与城镇化密切相关。如何规避和消除日趋严重的生态问题,转向生态文明为口标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迫在眉睫。因此提出了基于水域一植被的生态骨架有机生长、基于土地利用的集约与功能组团发展和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链共生藕合关联的未来新型城镇化要走的生态发展之路,使城镇化成为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经济共生的地区。

  成果名称:《破解“资源诅咒”困境:转型升级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表媒体:河海大学出版社

  发表时间:2014年10月16日

  作者:王中亚

  内容摘要:“资源诅咒”是指丰裕的自然资源减缓了经济增长的步伐,资源丰裕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反而慢于资源贫乏经济体。该书以我国34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在资源型城市层面检验“资源诅咒”命题是否成立,构建由直接效应、挤出效应和制度弱化效应组成的“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概念模型,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资源诅咒”命题及其传导机制展开实证分析,尝试从“资源诅咒”传导机制视角破解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难题,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成果名称:《区域绿色经济效率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表媒体:商业研究

  发表时间:2014年9月1日

  作者:吴旭晓

  内容摘要:基于200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运用超效率DEA视窗分析方法测算了河南、广东和湖北的绿色经济效率,通过建立灰色综合关联度模型分析了区域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绿色经济效率呈现缓慢下滑的演化趋势;广东省绿色经济效率在考察的三个省份中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呈现“L”型演化趋势;湖北省绿色经济效率呈现波动式演化态势;对河南、广东和湖北绿色经济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为城市化、产业转移和政府规制。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高低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奋斗口标能否实现,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成果名称:《新型城镇化的综合测度与协调推进》

  发表媒体:经济管理出版社

  发表时间:2014年10月

  作者:王玲杰

  内容摘要:该成果立足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升级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围绕如何探索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一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重点难点问题,针对口前新型城镇化量化测度与实证分析成果缺乏等问题,以河南为量化及实证分析对象,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和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为把握城镇化发展状况、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制定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推进策略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以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为核心,在分析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意义及问题等的基础上,以人的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四化”同步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相关研究为重点,对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出路径分析和对策建议,对我省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提供决策参考和对策建议,具有较好的学术价值及应用价值。

  成果名称:《个人资产账户与贫困治理》

  发表媒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发表时间:2014年12月

  作者:刘振杰

  内容摘要:该成果基于资产建设和个人资产账户理念对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拓展和完善,将口前的统账结合制转化为综合账户制,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和研究,对于中国口前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提出了可供选择的发展路径。本研究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将资产社会政策与中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结合起来,将资产建设理念与现有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进一步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个人资产账户。由于资产账户具有协助养老、医疗保健、房居修缮、教育培训、投资理财、社会交往、风险管理等多种功能,尤其是对于缓解中低收人群体的贫困状况有着无可替代的效能,因此本研究认为中国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从现收现付制到统账结合制,再到资产账户制,当属社会保障制度的又一次革命性演进。

  成果名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深化研究》

  发表媒体:河南人民出版社

  发表时间:2014年12月

  作者:李太淼

  内容摘要:一是提出并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六个方面的创新。二是论析了中国基本经济制度之“特色”,明确了基本经济制度与传统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联系与区别。三是提出并分析了基本经济制度所独具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功能。四是就土地制度改革提出一些对策建议。论著的学术价值主要在于进一步论证了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性、合理性、重要性、特殊性、优越性。

  成果名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提升研究—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视角》

  发表媒体:开发研究

  发表时间:2014年2月28日

  作者:郭小燕

  内容摘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提升存在着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关系,但是受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不完善、综合承载能力弱、经济实力不强、制度和政策缺失等多方面的影响,二者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发展的关系。该研究阐释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化功能提升的相互关系,剖析了目前二者尚未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的原因,并在分析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需求条件和需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两大功能、构建四个体系” (即强化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构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的路径规划。该研究对于提升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综合功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成果名称:《全球化条件下中国要素结构的优化战略》

  发表媒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发表时间:2014年10月

  作者:杜明军

  内容摘要:该研究关注经济转型升级中要素结构层面的战略性调整理论与策略。将要素及其结构优化作为研究对象,构建技术主线:要素及其结构的基本理论规律→要素及其结构受到全球化影响的内在机理→要素结构主要构建要素的现实特征和突出问题→要素结构发展的结构性和阶段性特征→要素结构生成演进的内在动因→要素结构优化面临的危机挑战→要素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要素结构优化的对策思路。涵盖三层面:①系统归纳要素、要素结构及其国际影响约束的基本理论。②深人分析资本、劳动、自然资源、技术、制度、管理等要素及其结构的基本特征、面临问题、内在动因、危机效应及阶段性演进。③阐释要素结构优化的战略取向,提出对策思路。

  成果名称:《我国城乡关系失衡的制度原因及其调整》

  发表媒体:学习论坛

  发表时间:2014年9月

  作者:徐学庆

  内容摘要:城乡关系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然而,目前我国城乡关系严重失衡,已严重影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重城轻乡的制度安排,表现为: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向城市流动,改革的不同步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城市通过“剪刀差”剥夺农村是造成城乡关系失衡的直接原因,城乡公共产品分配的城市偏向导致城乡关系严重失衡。要改变城乡关系失衡状况,就必须进行制度调整: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施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成果名称:《农村土地流转应发挥好市场和政府的作用》

  发表媒体:光明日报

  发表时间:2014年9月20日

  作者:焦国栋

  内容摘要:在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农地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发挥市场在土地流转中的决定性作用;制定土地流转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创造有利于土地流转的政策环境;强化土地流转的规范化管理,保障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有序运行;加大投人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土地流转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营造土地流转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成果名称:《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研究—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发表媒体:中国注册会计师

  发表时间:2014年3月27日

  作者:张连升

  内容摘要:该文全面地分析了我国高端会计人才市场供需矛盾的现实情况,发现高端会计人才、特别是注册会计师高端数量严重缺乏,河南更为奇缺,高端会计人才培养任务十分繁重。进而研究探讨了国外国内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可借鉴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学、研、用一体化的高端注册会计师人才培养新模式及其具体操作方法,并对高端会计人才使用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可以对尽快解决高端会计人才供需矛盾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