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关于构建中原学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中原智库》(2020)  葛晨光2021-01-20

近期,以河南省社科联李庚香主席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提出了中原学概念,相继发表了《打造“中原学”一流学科,奋力建设思想河南》《推进中原学建设,让中原更加出彩》等一批有思想、有见地的文章或调研报告。笔者认真拜读了这些文章和调研报告,深感构建“中原学”的重要性、必要性,也深感这些专家学者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学术使命。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宏大的工程,主要包括学科定位、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平台、学科管理等多个方面。构建和发展中原学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一、注重学科内涵的独立性,明确学科内涵  

现在国家的学科体系涵盖13个学科门类,110多个一级学科。比如哲学是一级学科,下面有8个二级学科。每一个学科具有知识和理论体系的丰富性、完善性,更具有知识和理论体系的独立性、学理性。我们提出构建中原学,而且还要打造一流学科,这个任务太重了。要成为一流学科,必须有一流的教学科研人员、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流的学科平台、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学术影响、一流的社会服务等。现在问题的关键是,作为学科建设的中原学,它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不能说研究老子是中原学,研究张仲景是中原学,研究黄河是中原学,研究高质量党建还是中原学。一个学科要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研究内容和系统化的研究体系,不能是一个大杂烩,不然就不是一个学科。现在中原学的学科内涵还很模糊、不明确,学者之间的认识也不统一。中原学涉及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但核心的、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目前亟须明确。  

二、注重学科研究的方向性,细化学科方向  

学科体系结构包括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学科方向。一级学科由若干个二级学科组成,二级学科由若干个学科方向组成。一个学科有多个方向,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根据学科内涵和河南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确立、选择和调整学科方向。而且学科建设是有国家标准的,比如,敦煌学属于“历史学”一级学科中的“历史文献学”二级学科的一个学科方向,学科代码是060104;西藏学和蒙古学属于“民族学”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学科代码分别是85040、85030。我们的中原学目前在国家是没有户口的,需要积极争取,不然会限制我们的学科发展。构建中原学学科,需要明确学科方向。没有方向的奔跑,会汗流浃背,且常常徒劳无功。一是在学科的主体部分,要确立2~3个学科方向,否则学科难以发展。二是要不断寻找新的生长点,学科建设变化很快,新的生长点能使学科建设充满生机,而生长点具有时代性、灵活性、不确定性,需努力创新和追踪。  

三、注重学科平台的完善性,搭建学科平台  

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学科基地和平台的支撑。学科基地和平台主要包括研究中心、研究所、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协同创新中心、资料中心、重点学科、学位点、博士后流动站、期刊等,它们是学科建设的重要依托。这是我们十分薄弱的。目前,中原学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没有研究基地,没有学位点,没有像敦煌学一样有《敦煌学辑刊》这样专门的期刊。这需要靠我们努力建设,但更需要党委、政府的支持。  

四、注重学科队伍的专业性,汇聚学科队伍  

中原学的构建和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批对中原学情怀深、视野宽、功底厚、思维新的专家学者,而且要以中原学研究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同时,还要注重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建设。否则,构建中原学只能是一句空话。  

五、注重学科成果的创新性,提高成果质量  

一般说来,学科成果的实现应该是立体化、多极性的,主要是指科研立项、研究报告、出版的专著、发表的论文以及各类成果的获奖等。中原学的发展需要丰富的、一流的科研成果来体现。这些成果既需要传承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在一些领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且要在某些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  

六、注重学科服务的实效性,提升服务水平  

学科研究既需要理论研究,更需要应用研究。一个学科有没有地位,能不能得到认同和支持,关键看这个学科在推进理论发展的同时,能不能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中原学的构建和发展要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同和支持,需要通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决策咨询等形式做好社会服务。当我们的服务水平高了,自然就会得到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同。  

一要发挥智库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学科建设既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又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前期我们对中原学的摸索有三四年了,已经有了较好的认识和研究基础。建议社科联牵头,以社科院、党校、高校为依托,召集一批专家学者系统论证中原学学科建设的内涵、外延,学科方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提出切实可行的构建方案,为中原学建设做好顶层设计。此外,我们还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像藏学、蒙古学一样,将中原学列入学科目录或社科研究学科,起码归入一个学科方向,不然我们的研究难以“入行入流”。  

二要汇聚研究队伍,培养学科人才。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科人才汇聚和学科人才培养,不然学科就无人引领和后继无人。一是目前亟须汇聚一批热心中原学建设的教学科研队伍。这需要依靠行政决策和政策导向,鼓励、支持一批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来从事中原学研究。二是培养一批中原学人才,主要是依靠研究机构和高校培养。我们社科院、省委党校、社科联和几个基础比较好的大学,可以在相关学科设立中原学研究方向,每年带几个中原学方向的研究生,以保证我们的学科后继有人。  

三要实施多策并举,营造良好环境。构建一个学科主要是开展学术理论研究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必须以学科平台为支撑,以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科人才、学术成果和社会服务水平来体现。为此,必须多策并举,为中原学学科发展营造良好的建设发展环境。  

比如,建设学科平台,成立中原学研究中心,下设若干个研究所,并积极争取获批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以汇聚队伍,培养人才,扩大影响;比如,实行政策倾斜,开展河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项目、省社科联项目“中原学”专项课题立项,以丰富研究成果;比如,申报专刊、开辟专栏,以便于相关研究成果发表;比如,开展专项评奖和资助,在河南省哲学社科成果奖、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成果奖、河南省社科联调研成果奖等评审中开展专项评奖;在著作出版资助中,加大对中原学研究的倾斜力度,以鼓励支持学者创新研究;比如,在职称评审中,把中原学研究成果认同为相关学科职称评审成果,避免辛辛苦苦搞研究,到评职称时,研究成果哪个学科也不承认的尴尬。  

(作者系南阳理工学院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