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大公中原新闻网:河南省社科联李庚香:建设"中原学"学科 深耕中原文化

  2016-08-28

  思想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导向、推动作用或误导、阻碍的反作用。河南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提出建设“中原学”学科,意在整合各学科中的中原文化研究力量,引导中原文化研究方向,将多学科方法集中于中原文化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中,从而拓展中原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建设“中原学”、打造思想河南是当前河南发挥思想力的重要途径。自古以来,思想文化对人类社会都发挥着巨大作用,治国理政,形式上是权力的行使和支配,是利益的实现和配置,但实质上是思想的引领和指导。中国社会的每一次巨大变革,都离不开思想的引领。河南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河南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亟须思想的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国学,实现河南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中原崛起,必须探索中原发展哲学,构建具有中原特色、中原根脉、中原气魄的“中原学”。

  一、“中原学”提出的历史背景

  1、为什么提出“中原学”

  所谓“中原学”,即在地域上以河南为中心,同时辐射广义的中原地区,以中原文化为研究内容,以河南乃至全国的中原文化专家为研究主体,将当前以各自的学科方法研究中原文化的专家整合为一个“中原学”研究群体,形成研究中原文化的高端团队,以继承和发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现代中国文化为指向,以凝练中原文化精神、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直接目标,以引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追求,构建具有中原特色、时代风貌的“中原学”。

  “中原学”不仅要研究中原传统文化的内涵、发展历程与特质,研究中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实现中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要研究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推进中原发展的理论创新,引领时代思潮,构建“中原学”与当代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体系。可以说,“中原学”将以古(古代传统文化)、今(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人(人物)、文(文献典籍)为四大研究领域。在学科意义上,“中原学”应当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个领域。

  2、中原发展哲学的核心

  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需要。中原文化涵盖了中原地区各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其核心是哲学思想。二是打通三种哲学范式的关键。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今中外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建构现代“中原学”,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三种哲学智慧进行处理与会通,将之在现代中国特殊国情与河南省特殊省情的背景下进行全新的改造与创新,变成指导河南发展的现实思想武器,使之成为构成河南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推进河南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需要。河南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但这些文化不应沉睡于“故纸堆”当中,而应该成为活的思想,展现出对当今时代的巨大力量。

  二、“中原学”的理论架构

  1、中原发展哲学渊源于丰厚的历史文化

  夏商周时期的《易》,春秋战国时代的老子、韩非子和庄子思想,历史上的“洛学”“宋学”都是“中原学”的传统理论形态代表。宋代则是中原哲学发展的鼎盛时期,理学成为“中原学”的典型理论形态。经学兴盛于洛阳,《易经》《尚书》《诗经》皆出自上古三代中原地区;诸子之学皆发源于中原;佛学兴起发展在中原;理学兴起发展在中原。

  2、内容和形式确立自己的“主体性”

  就内容而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中”与“天下”的关系。即要处理好中原文化与中国文化、世界文化的关系。二是“道统”与“治统”的关系。道统,即“道”的脉络与系统,体现了对知识和价值的继承。在中国历史上,道统与治统或法统一直是相互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道统与政统的关系由过去的政道合一转向以孔、孟、朱、王为代表的政道两分。道统成为思想导师,政统成为政治领袖。道统与治统之分,实际上也是“内圣”“外王”之分。三是“入尘”与“出尘”的关系。这实际上也是处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问题。神圣性与世俗性交织交融甚至纠结,是人类生活的本质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现实性,也要有超越性,既要怀揣梦想,也要现实地活着。

  就形式而言,中原发展哲学的学科形态应包括以下三个体系:一是知识体系,涵盖中原经学、易学、诸子学、理学等传统理论形态;二是思想体系,现代“中原学”要致力于研究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与西方思想体系的传承、吸收与创新,致力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会贯通,致力于用符合中国国情和河南省情的特色实践与文化对古今中西思想体系进行系统化、概念化、理论化的现代重建,努力建构“马魂中体西用”的中原思想体系。三是话语体系,只有以开放性的态度阐释传统“中原学”的现代内涵,同时打造有足够影响力的现代中原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才能向外传出中原的声音、中国的声音。

  3、中原发展哲学的基本范畴

  中原发展哲学应重视研究和解决以下八大范畴或八大矛盾:公与私、道与德、礼与乐、天理与人欲、王道与霸道、知与行、体与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4、中原发展哲学的精神

  任何学说、理论都有其基本精神,中原发展哲学精神包括中原人文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从实践、矛盾到改革开放、和谐再到创新,这是中原发展哲学的当代演进脉络。其核心精神可以提炼如下:上进、包容、改革、开放、和谐、创新、协调、绿色、共享、法治。

  三、打造“中原学”、建设思想河南的三大载体

  发展“中原学”、建设思想河南可以重点打造三大载体。

  1、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原智库

  中原智库的建设要高举绿色与和谐的大旗,确立人与自然共生、共赢的发展目标。建设中原智库,要从中西文化比较与会通的视角,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和河南特色的文化发展体系。在中原智库的建设中,可以重点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项目,加强中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和输出能力。要整合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力量,努力建设一批涵盖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大型专业数据库,用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协同创新联合攻关机制,打破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壁垒,深入探索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高校之间的科研合作模式,建立跨界融合的学术团队。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以优势学科为重点建立协同创新体,集中不同学科的力量,建立选题沟通机制、队伍共建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和项目评估机制等,进行跨机构、跨地区和跨学科的协同创新研究,逐步形成集群效应。

  2、加快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

  结合河南社会科学实际,应探索建立符合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

  一是注重优化学科布局。加大对河南知名学科和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学科的扶持力度,比如史学、法学、逻辑学等,力争实现部分研究领域和方向的研究水平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加强具有特色优势的重点学科建设,加大工作力度和经费投入,增强科研的后发优势。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二是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精品工程。我省理论界并不缺乏研究成果,而是缺乏足够多的原创性、严肃性的东西,缺乏哲学社会科学的精品成果。因此,要鼓励和引导学者潜心研究重大问题,写出一些有真知灼见的著作。

  三是实施名家工程。要培养造就一批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优秀社科人才,争取每年在省内、国内推介3—5位学术名家。同时,还应注重培养理论大V,努力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加强正面的网上理论引导。

  3、努力打造中原百家、中原思想家群和中原学派

  河南历史上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有不少大家、名家,但当代还缺乏具有时代影响力的思想大师。打造中原百家即塑造河南思想界的名人、名家形象,集百家之力推出河南的文化名片,打造能够代表河南思想与文化成就的名人百家集体,既要宣传河南历史上的思想名家,更要培养与打造当代思想大家。(作者:李庚香 河南省社科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