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素
为中原学研究的兴起鼓与呼,可以也应该成为中原学人的共识。无论从梳理和整合中原文化为中华文明正统、正根、正道、正宗的历史地位,从传承中原文化基因和树立中原人的精神标识来讲,还是从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时代责任,积淀厚重河南文化基础来说,特别是当下推动文明河南建设、建设河南文化高地的现实要求而言,兴起中原学的研究、推进中原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总体讲,中原学应当是对中原文化和中华文明核心地域、核心问题的再研究、再概括,是对中原文化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形态去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文明又怎么样在根与魂的核心内容上体现中原文化的风采和已有的贡献这两方面互动关系的现代新解、当代新释。基于这样的目的,我以为中原学研究应从学理与现实的关系上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研究原则要体现继往开来。中原学内容繁浩,究其学科、学识、学术、学理还是学派,都应在继与往的关系上体现“学”的形神兼备之特质。要戒有神无形、神聚形散或有形无神、形聚神散。既要注意在非西方语境下中原的“理”之学,也不一定全然都在传统中论术说道,而应在中西马融通、传统与现代融汇、理论与实践融和中,基于传承沉思本来,立足当下反省本来,面向未来继往开来,把协调文化河南与文明中国的互动关系、构建中原文化传统与传统中原文化的内生逻辑、统筹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两大文明局域作为重要问题,让中原学在深耕中原文化中生根,在筑垒文化高地上造峰。研究应秉持传承历史要展示中原元素,说古讲今要展现中原智慧,谈今论古要展露中原之道,据理言世要展望继往开来,以当下问题为导向,为实践出招、为发展出力、让中原出彩。
二是学理架构要体现系统完备。总的来说,学理架构应面向实际问题和现实要求。框架的系统意在为实际而说理,学术的完备旨在为现实而通道。不能学术只说道理而不顾实际,学问只讲高深而不谈现实。当知识体系以完备要旨为本、思想体系以逻辑脉胳为要、价值体系以突显特色为重,据此来彰显中原精神家园和中原文化智慧。这里需要着重于三点:一个要有根植于中原文化的本土范畴。要从学理化、共同性和实践性上提出系列概念群,只提单个概念显然是不行的。第二个要有基于范畴的学理体系构建,形成一套自洽的学理系统。如提出“中原学”要核心主体突出,以何为“中轴”讲问题;要基本问题明确,以哪些问题论事理;要概念规约完整,以怎样的话语来表达;要逻辑线索严密,以什么样的推理谈过程;要研究范式成体,以何种的方式言结论。第三个要有超越本土概念的理论意义。“中原学”提出来,既要应本土,又要适普遍。要有让中原人特有的方式看世界,也要有让外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河南。使“中原学”在学术市场上有竞争,在现实市场上有价值。
三是研究方式要适应现实要求。研究“中原学”既要有能反映学术化的研究办法和能力,更要有适应时代要求、河南发展需要的实现方式和成果。学理的范式固然重要,但现实要求更加迫切。应坚持理论推动实践、学理服务现实来看待中原学研究。具体讲,就是以建设河南文化高地为目标,以推进文明河南建设为任务,以实施一批中原文化创新工程为载体,以打造中原智库为核心,推介中原学学派、建搭域文化平台。以中原话语能否讲好“中原故事”为基本尺度,以中原话语能否影响“中原形象”为重要旨归,以河南发展能否转化为中原话语优势为判断标准来总结中原发展经验、概括中原建设之道、探索中原崛起规律、描绘中原出彩蓝图。推动学界学术自为、学理自觉、学识自主、学人自信、学说自豪,使“中原学”学术有高见、目标有高峰、队伍有高人、话语有高声、研究有高度、成果有高论,进而实现文化是高地。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哲学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