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又恰逢“5·17”重要讲话发表7周年,河南省社科联于5月16日组织召开了河南省社科界“重温‘5·17’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讨会,旨在进一步引导和动员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更加自觉地担负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重任,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实践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从即日起陆续刊发专家发言,以飨读者。今日刊发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研究员的发言《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河南探索》。
在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重温“5·17”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更加坚定地做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加自觉地担负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重任,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实践、加快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河南探索中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就是让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当今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既是战略机遇期,也是历史动荡变革期,各种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多,人类文明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回顾人类历史,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新时代以来,国家对战略科技力量的需求和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创新的需求,与日俱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应有之义。在“5·17”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三大体系的要求。在中国人民大学调研时,总书记又提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要求。在这四大体系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归根结底是要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第一,要以“中国”和“新时代”为聚焦点。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符合我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中国为观照、以新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这是我们最根本的立足点。今天这个时代,科技迅猛发展,信息化浪潮汹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不够的,是不能单凭一己之好研究的。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相贯通的角度深入阐释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科学研究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努力做立足新时代的真学问、大学问、暖学问。
第二,要体现本土性,着力增强“主体性”“原创性”。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体现本土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无论我们吸收了什么有益的东西,最后都要本土化。”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以中国传统、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作为学术话语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新时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主攻方向,着力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原创性。
第三,要坚持“两个结合”和“双创”。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愈挫愈勇、奋发奋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我们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滋养。对河南来说,就是中原文化、黄河文化。这些是“两个结合”和“双创”的关键。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我们必须要坚持“两个结合”和“双创”。在“两个结合”中,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要把握好贯通和融通两个关键词;在“双创”中,要把握好传承和创新两个概念。
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探究中国实践、中国成就、中国现象、中国奇迹背后的逻辑和规律;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化相协调、与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相契合,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展现中国道路的正确性、中国价值的世界性、中国治理的优越性。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
二、十年铸一学:中原学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河南探索的标志性成果
自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战略部署以来,省社科联就努力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河南探索上实现率先突破,用十年的时间推动构建了中原学的新学科。
中原学的萌发,起始于2011年3月7日。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对河南文化建设提出这样一个要求:“要积极推进具有中原文化特质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充足的文化条件”,并明确提出要“形成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精神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进的文化发展哲学”。到2016年,我们就正式提出了中原学这个概念。司马光说:“学为化源”。张之洞说:“世运之晦明,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原学的本质,就是文化发展哲学。
中原学,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也是一个文化哲学概念。它既是道,又是术;既是源,又是流;既是凝聚,又是辐射;既是地域文化、流域文化,又是国家文化、民族文化。
(一)在学科定位上,中原学是对中原历史文化的学科化、学术化、学问化、学派化表达
具体定位有四个:第一,对于社科界来说,中原学是新时代河南哲学社会科学,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第二,对于高校来说,中原学是新文科。第三,对于河南来说,中原学是地方学。第四,对于学科群来说,中原学是河南的五方之学。
(二)在研究对象上,中原学就是研究中原历史文化之根、之脉、之魂、之神
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根性研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根祖,即羲皇、炎黄。二是根亲,即河洛文化、姓氏文化、客家文化。三是根系,即地域文化。
第二,谱系研究。即要把中原文化的体系梳理清楚。这里面涉及到中原文化的文脉和学脉。我们对文脉的概括是:我们国家5000多年文明史,河南有3000多年居中。从夏商周到北宋的3000多年,可以从总体上概括为:波澜壮阔、一脉相承,一波三折、生生不息。波澜壮阔、一脉相承,大家很好理解。比如说,我们对“中”“商”“宋”“和”这些概念的判断和理解。那一波三折、生生不息如何理解呢?首先,春秋战国时代从礼乐文明到礼法文明,这是一个转折过程。其次,北宋之后,大宋南迁,中原文化发生南转北移,这是一个转移过程。最后,近代之后,围绕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又展开了一个转型过程。
学脉是文脉的灵魂。在中原文化所经历的这样一个既一脉相承,又一波三折的文脉中,关键是要梳理清楚中原的学脉。我们认为,从河图洛书到易经,到中原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冯友兰新理学,再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程,也构成了中原深厚的学脉。
第三,基因研究。基因研究,也叫价值研究。我们认为,中原文化、黄河文化里面最重要的是它的魂、它的价值观。中华民族向世界贡献了五个理念或者说智慧:“易、道、仁、理、心”。这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最高的哲学智慧,是我们中国的价值观,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基因,更是中华民族给世界贡献的最大的中国价值。
第四,精神研究。新时代与其他时代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特别重视制度和精神。我们现在有中国精神,有中华民族精神,有时代精神,有伟大建党精神,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其中,从中原历史文化中孕育出了大别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八朵绚烂的精神之花,是中原学重要的研究对象。
三、未来更可期:在世界中国学的视野下深化中原学研究,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河南智慧和力量
今年我们国家要召开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这表明,在国家层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归结到自主知识体系,就叫做世界中国学。今天研究中原学,必须要有世界中国学的视野,才能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河南的智慧和力量。为此,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解决好两大问题。
(一)处理好四个关系
第一,要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重大论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厚文化底蕴,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与弘扬光大。这一思想,充盈着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推动悠久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展现新貌、焕发青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阳殷墟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它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也是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最大道理,关键是要正确看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关系,和中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关系。
第二,要深刻阐释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内涵,讲清楚中国道路与中华文明道路的关系。
中国道路包括三种理解: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第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这三个道路背后是什么呢?就是中华文明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他看来,“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强大的精神动力。”从羲皇到炎黄到华夏到汉族到中华民族,我们一脉相承走来,其中蕴含的文明道路,其中的“共同体”和“大一统”理念,其中蕴含的道统、治统、学统,对今天中国道路的支撑,是非常关键的。
第三,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上建立中原学。中原历史文化、黄河文化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资源。比如说,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可以看懂“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不仅是国情使然,也是文化基调;从“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可以看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千百年来的治世良言;从“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以看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不仅是当代社会的孜孜以求,而且也是传承千年的淳朴愿景;从“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可以看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道法自然的人文情怀;从“协和万邦”,可以看懂“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也是民族禀性的文以载道。今天,我们还要研究现代性中的新现代性,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基础之上的新诗性、新诗意。
第四,要坚持胸怀天下,研究中原学的国际化表达。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实际上就是本事和叙事。怎么样把本事和叙事讲好,是我们坚持胸怀天下、研究中原学国际化表达的关键。要围绕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来定位中国之中原、亚洲之中原、世界之中原。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我们把中原和天下的关系,概括为天下之中。当时这个“天下”就是亚洲,今天这个“天下”就是世界,就是我们要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要构建我们的叙事体系、话语体系,就要在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互动中研究三大话语,即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研究文明交流互鉴的话语,研究中华民族复兴的话语。
(二)解决好两大问题
在处理好上述四大关系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处理好国内、国际两大问题。在国内我们要解决好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问题和如何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问题;在国际我们必须解决挨骂的问题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问题。
第一,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阳殷墟时第一次提出了这样一个论断:“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我们说从河图洛书、儒墨并齐、阳儒阴法,再到儒释道荟萃,中原文明、中原文化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流变历程。我们今天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本目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中原学也是研究当下的学问。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世界中国学视野下研究中原学,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这一问题也可以表述为,如何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问题。今天,如何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一个非常大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正巍然耸立。”在新时代,如何举精神之旗,如何立精神之柱,如何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问题,如何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打造“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品牌问题,如何建精神家园的问题变得重要而紧迫,我们必须研究精神生活的富有、精神追求的高远、精神家园的丰饶、精神境界的提升这一事关人民幸福安康的大问题,必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第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问题。我们现在有两个最新的提法: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新的基础。中央的表述是: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了人类文明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途径,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另一个表达,就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哪儿?第一,相对于原来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它是新。第二,相对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它是新。第三,相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探索,它是新。
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的表达体现在:第一,西方文明走的是串联式道路,我们是一个并联式道路。第二,西方文明是单一要素的,我们是五大文明全面的。第三,我们有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五个中国特色。
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主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挨骂问题;第二,文明互鉴问题;第三,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问题。最近,我们梳理了西方500年现代化进程中的十大学说,包括地球是圆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国富论,就业、利息及货币通论,资本论,历史终结论,软实力论,文明冲突论,世界是平的,未来是湿的。如果我们把资本论独立出来,其他九大学说中可以提炼三个观点:第一,普世价值论;第二,文明中心论;第三,西方中心论或文明冲突论。抗美援朝之后,我们解决了挨打问题。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们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即挨饿问题。今天在强起来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别人的不理解、不认同、妖魔化,遇到了“挨骂”问题。我们说之所以挨骂,之所以被妖魔化,之所以被黑化,其中最关键原因就是普世价值论、文明冲突论、西方中心论。所以,解决挨骂的关键,就是要构建两个话语权:第一,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第二,国际话语权。
今天,我们重温“5·17”重要讲话,回望十年来在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探索上走过的路,都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阳殷墟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我们这个民族要伟大下去,离不开社科界“究天人之际”,离不开社科界“通古今之变”,离不开社科界“为往圣继绝学”,离不开社科界“立时代之潮头”,离不开社科界“发时代之先声”。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这就要求全省社科界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努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断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