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武新军:文明互鉴与学科建设

中原人文社科网  武新军2023-05-17

  编者按:

  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又恰逢“5·17”重要讲话发表7周年,河南省社科联于5月16日组织召开了河南省社科界“重温‘5·17’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讨会,旨在进一步引导和动员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更加自觉地担负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重任,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南实践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从即日起陆续刊发专家发言,以飨读者。今日刊发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新军教授的发言《文明互鉴与学科建设》。

1684295566579832.jpg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需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文明互鉴与学科建设。

  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加强文明互鉴与文化传播意识

  近年来,许多学者聚焦文明互鉴问题,致力于研究世界文明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致力于中华文明在海外传播的研究,取得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围绕如何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国家先后设置了许多重大、重点研究项目,这是国家为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和传播力所采取的重要举措。相关的研究成果与研究项目能否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创新,取决于研究者是否具有鲜明的学科意识、问题意识和人才培养意识,取决于能否从不同角度充分发掘整理不同民族、国家之间文化交流互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创新,需要对传统的学科路径、知识生产方式与人才培养方式进行反思,需要朝着建构学生、学术、学科一体化格局的方向努力。脱离时代和社会需求的学科建设路径,是很难结出果实的;没有问题导向的知识生产,是很难实现知识创新的;不能与学生培养相结合的学科,是没有发展前途的。正是基于这些基本的考虑,我们在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传媒史》研究过程中,一直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艺传播学科的可能性,在研究过程中突出了如何提升中国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的问题意识,并有意吸引大量本科生、研究生参与到项目研究和课程建设中来,使他们在参与重大课题研究中提升对于文明互鉴历史的理解,提升文化传播的能力与素养。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文艺对外传播的大量个案研究,发掘出许多鲜活的有助于增进文明交流的历史经验,并对文艺作品如何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的跨媒介传播取得良好传播效果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文艺作品的跨文化传播,要比在同一文化语境中传播面临更多的难题,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文化群体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语言习惯、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接受心理、审美习惯等方面的差异,需要寻找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共同点和共通性元素,需要处理好“我们想要说的”和“国外听众想要听的”两者的关系,需要创造融通中外的话语方式和叙事方式,需要调整好宣传与传播、说服与诱导、灌输与渗透的关系,才能有效提升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力与影响力。

  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发展,需要增强立足中国的问题意识,不做西方知识体系的翻译者和模仿者

  只有立足中国的历史传统与社会实践,才能增强知识生产的原创性。“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与创新,需要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逻辑路径中展开,充分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中国文化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基础。各学科还需要立足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社会实践,重点挖掘中国的历史传统与社会实践在应对、破解世界性难题方面的价值与意义。譬如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以及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与美学思想等等,对于破解当今的世界所面临的难题,都是具有启示意义的。通过系统的发掘、整理与研究,才能做好融通中外和文明互鉴,增强中国文化的话语权、传播力与影响力。而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学科都能够参与中国故事的讲述,“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而要讲清楚这些重大问题,则更需要各学科的深度参与,需要增强学科建设的主体性。

  三、各学科之间深度交叉融合,才能够有效增强文明互鉴与文化传播

  提升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和策略问题。目前从事对外文化传播研究的学者,多为新闻传播学、戏剧影视学、外国语言文学等领域的学者,更多地从传播技术、传播体系、传播策略等角度来研究对外传播问题。传播平台建设,媒体融合、讲述方式等对外传播策略,只是做好对外文化传播的一个方面。

  对外文化传播不仅需要解决好如何传播的问题,更需要解决好传播什么的问题,不仅需要解决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更需要解决好讲述什么故事的问题,需要挖掘整理更多更好的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从何处来”与“向何处去”等根本性问题。因此,对外文化传播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的工程,需要考古学、地理学、民族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传播学、语言学、心理学、文艺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通力合作,在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融通各种资源,通过跨学科跨行业协作,聚合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和不同行业的传播资源,形成对外传播的创新合力。

  以铸牢中华文明共同体意识为例,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各学科是各有所长的。考古学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探源,政治学、历史学从不同朝代社会治理等方面来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过程,都是侧重于从事实层面展开研究的。作为一种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方式、社会治理实践、民族政策等历史事实有密切的关系,更与历史事实的叙事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观念的形成都离不开叙事与传播,叙事与传播对于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变化,有时要远比事实更有力量。上海交通大学从神话的发展演变探索中华文明的源流,更多是从叙事层面展开的。而文艺研究者更多面对的也是叙事的问题。在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叙事有时比本事更有力量,文艺作品具有情感化、形象化、审美化的叙事特征,在文化传播中具有其独特作用,可以有效解决观念传播中的各种障碍,解决受众不愿接受或拒绝接受的问题。就河南的地方文化资源而言,包公、岳飞本人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远远比不上包公、岳飞叙事(小说、传说、图像、戏曲、曲艺)的影响。杨家将本事的影响是很小的,但其叙事的影响则是巨大的。宋代以来,杨家将故事的发展演变,《四郎探母》《杨门女将》《三关排宴》《穆桂英挂帅》等戏曲版本的演变,以复杂而曲折的方式参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岳飞、杨家将、包公等地方资源,可以成为丰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文化资源,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文明互鉴研究所要面对的问题更为复杂,需要各学科之间通力合作,从多个角度梳理文明互鉴的历史进程及其复杂性。融通中外并不断提炼中华文明的关键词、理论与方法,需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加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建构对外话语体系,并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