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十年,我们遭遇了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但我们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挑战和考验。非凡十年,体现在“新时代”的提出上,体现在江河奔腾看中国上,体现在香港由乱到治、由治到兴的转折上,也体现在河南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精彩“蝶变”上。
“蝶变”就是新时代十年巨变。河南位于天地之中,在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百年党史、新时代十年中的地位重要而特殊。历史上,河南有三千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史积淀厚重,文化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坚持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推进,GDP连续跨越3万亿元、4万亿元、5万亿元,即将跨越6万亿元大关,为稳住全国经济大盘作出了河南贡献。中原文化大放异彩,文化建设成就显著,中原文化软实力、影响力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蝶变”之路,其中蕴含着宝贵的“蝶变”经验。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是河南“蝶变”的总纲领、总遵循、总指引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就文物、文艺工作及文旅融合发展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总书记情系河南,对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的繁荣发展都有明确指示。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要求我们“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传承、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用“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来形象描述中原历史文化资源的厚重性、丰富性、多样性。十年来,河南历届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把总书记关于文化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重要遵循、科学指引,明确文化强省建设目标,抓住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炎黄文化这些河南最重要的文化形态,走出了一条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蝶变”之路。
二、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强省建设一以贯之高度重视,使河南“蝶变”始终有清晰的发展目标
早在2004年,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徐光春就指出,要“把文化强省建设摆到与经济强省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推动软实力与硬实力同步增强”。2012年,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塑造中原人文精神,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7年,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2021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建设“文化强省”作为“四个强省”目标之一,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省委书记楼阳生强调,“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我们更应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化建设之路”。十年来,从文化强省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到文明河南,再到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河南对文化的重视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聚焦文化强省这一发展目标,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推动文化建设从“量变”到“质变”、从“质变”到“蝶变”。
三、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使河南“蝶变”成为可能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使我们能够在河南触摸历史、感知文化、滋养精神。文化和旅游相结合、文旅和文创相融合,使河南找到了对海量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独特路径。从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发展旅游业”“打造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到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突出发展旅游业,推进全域旅游,打造一批旅游名城和精品旅游带,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全国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到2020年全省文化旅游大会提出“文旅融合发展”,再到2021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省委、省政府始终站位时代前沿,深刻把握文旅行业发展大势,探索行业发展规律,对文旅文创融合的重视和支持鲜明而坚定,对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鲜明而坚定,从而促成了河南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精彩“蝶变”。
四、坚持文化创新创造,为河南“蝶变”提供了强劲动力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是文化大省、文物大省、考古大省。我们坚持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科技赋能、设计为本,推动根植于血脉的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可体验的高质量文创产品,让沉寂千年、藏之名馆的文物再次“复活”。“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让人们看到老家河南,有戏就美;《唐宫夜宴》出彩出圈,赢得人们的疯狂点赞;《风起洛阳》,一部剧带火了一座城;河南博物院的“盲盒”系列,让人们产生了破解历史之谜的强烈兴趣;数字赋能,让“黄河非遗”活跃于人们的指尖……考古热、文物火、国风炫,不断“刷屏”。曾经沉睡的古老文化通过创新创造,释放出巨大潜能,迸发出巨大能量,让河南文化、河南元素在中国、在世界大放异彩,充分彰显了河南的文化之厚、气质之美、形象之变。
五、品牌形象塑造使河南“蝶变”可触可感,让看不见的文化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河南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在持续提升,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在持续提升,河南在全国的形象逐渐清晰、立体、高大起来,既具有《道德经》所说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的质朴厚重、包容宽厚,也有敢闯敢干、创新进取、生机勃勃、时尚潮流的崭新元素。正是在品牌打造上始终坚持守正创新,老家河南,“一个来了都说‘中’的地方”被广泛认同。豫剧,随着河南人走遍全国唱响每一个角落,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成为联系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聚焦“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这一主题,我们擦亮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系列名片,精心策划文明起源、国家起源、逐鹿中原、先贤追寻、姓氏寻根等16条主题文化线路,打造中华文明的探源地、实证地和体验地。河南形象标识呈现出多点突破、出彩出圈的态势,厚重与活力同在、传统与现代相融、大美与灵动齐飞,一个生动的、流动的、立体的河南展现在世人面前。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求我们进一步推动“兴文化”工程,聚焦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炎黄文化这三大主题文化,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要进一步破解历史之谜,突出河南在中华文明历史总进程中的主根、主脉、主干、主轴地位,建设新时代黄河文明轴心带,以文旅文创融合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文化强省建设蓄势赋能,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河南贡献,让中国精神的灯火照亮新时代新征程,让河南的现代化建设之路闪耀更加璀璨的文化之光!
(作者:李庚香,系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来源: 河南党刊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