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这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担当时代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党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肩负起党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一、“方向明”: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党校是党的重要窗口,是我们党对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党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坚持党校姓党原则,自觉锻造过硬党性,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必须时刻牢记自己党校教师的身份,热爱党校,珍惜荣誉,坚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执着和坚守,坚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带着光荣感和使命感去传道授业。
二、“主义真”:坚持科学理论指导
党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追求真理和坚持真理的勇气,有敢于讲真话和弘扬“求真知”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方法,以一种严谨、规范、诚信的态度来对待教学科研咨询工作;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党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仅自己要真懂真信,而且要加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引导学员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更好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深入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三、“学问高”:科学回答时代课题
党校是党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党校学员来自四面八方,到党校来学习时带着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党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有深厚的理论素养、扎实的理论功底,善于解疑释惑。为此,必须提升自身素质,做到本领高强。一方面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具有独特性、开创性、引领性的成果,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另一方面,要立足“两个大局”,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对学员普遍关注的深层次问题,都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从而真正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四、“德行正”: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党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立德、正己,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学风严谨,品德高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遵纪守规。要在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上有更高标准,在自身党性锻炼上有更严格要求,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强烈的敬业精神孜孜以求地执著于党校教育事业,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学员,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