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的实践路径

河南日报  王琛2020-09-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用脚步丈量信仰高地。上海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江西井冈山、福建古田、贵州遵义、陕西延安、安徽金寨、甘肃高台、河南新县等红色文化资源集中的地方,处处铭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号召我们传承革命精神,“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对培育担当时代大任的新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学校思政课主渠道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新时代传承好、利用好、发扬好以大别山精神为代表的革命文化,将这一红色基因融入大学、中学和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培养担当时代使命和职责的时代新人,是全省所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共同的职责和使命。
  讲好故事,深度挖掘大别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将大别山精神融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关键是要讲好大别山的故事,对大别山精神的形成过程、核心内涵、新时代价值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鲜活的素材。
  融入课堂,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大别山精神是向各阶段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真实的第一手素材,是向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激励学生继承先辈遗志,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新时代要巩固好这个主阵地、发挥好这个主渠道,就必须融入大别山精神,为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新的素材。
  深入实践,在现实情境中领悟大别山精神的核心价值。推动大别山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教学同课堂教学同等重要。举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河南红色文化寻访研学营活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红色筑梦行,带领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深入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鄂豫皖首府博物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等红色文化现场,观看大别山革命遗迹,聆听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以真情实感领会爱国真谛、以亲身见闻增强爱国意识,增加对大别山精神核心价值的领悟,坚定对国家忠诚、为人民献身的革命理想与奉献精神。
  弘扬大别山精神,为中原崛起培育时代新人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丰富大别山精神的内涵。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我们面临的内外环境挑战和风险不确定性、复杂性增加,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坚守大别山革命精神的核心要义,同时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将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内容与大别山精神融会贯通,使之成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险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坚持宣传和教育相结合,加强大别山精神的应用。弘扬大别山精神重在教育,贵在宣传。将大别山精神作为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抓起,把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引入学校课堂教育教学内容,使学生从小便接受大别山红色文化熏陶,自觉树立学习革命先辈们优秀精神品质意识。此外,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利用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加大正面革命题材影视剧播放量,定期出版具有红色文化教育性质的报纸杂志,举办革命知识竞赛、讲座等,着力营造弘扬革命精神的浓厚氛围。
  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推进大别山精神的绽放。传统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和现代网络形态的文化教育基地建设相结合,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效。在保护好大别山传统的革命英雄纪念馆、革命发源地、重大战役发生地等革命历史遗迹的同时,创新使用现代网络技术发展多平台载体,推动建立网上革命英雄纪念馆、拍摄红色历史影视片、建立大别山精神微博微信等APP平台,既能够原汁原味地呈现大别山精神的内容,又能够积极有效地扩展其影响力,确保大别山精神在传播中不走样,同时提高传播内容的针对性、亲和力和有效性。
  大别山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重要的精神丰碑、强大的思想武器,拥有强大的道德力量。新时代呼唤新使命,在全省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奋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刻,教育工作者要牢记践行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把以大别山精神为代表的革命文化切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中原更加出彩培育勇担使命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郑州大学大别山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