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奋发作为扛稳粮食能源安全重任

河南日报  赵执2020-07-14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强调,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粮食能源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落实“六保”的基础性、前提性任务,也是做好“六稳”工作的重要基础。河南作为经济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和能源大省,保粮食能源安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更应以更大作为,奋力走在全国前列。
  河南粮食能源安全面临新形势
  全球粮食能源市场不稳定性加剧。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的蔓延,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产业链供应链出现多点“梗阻”,国际市场价格大幅波动,部分国家粮食进出口政策已经调整。作为持续推动更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河南,自身产业链与国际产业链的对接不畅、农产品品牌国际化道路受阻,粮食产业和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受到国际环境不确定性的直接冲击影响。
  极端气候自然灾害增大国内压力。今年上半年,虫灾和洪涝、干旱等极端气候叠加影响了全国多地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福建等多个省份发生草地贪夜蛾病虫害,且危害区域范围可能随着迁移进一步扩大。截至6月中旬,全国24个省份的800余万群众遭受洪涝灾害,62.2万公顷农作物受灾。河南作为产粮大省和粮食调出大省,在应对国内粮食生产风险中也将承担更大责任。
  能源基础偏弱增大安全保障难度。河南煤矿基础薄弱开采难度大、油气资源面临不同程度枯竭、风能光能利用程度总体不高。能源资源禀赋不足,全省能源对外依存度接近六成。并且,省内工业企业对当前用能成本的承载力偏弱,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也在进一步提升中。国际能源市场的不稳定、国内局部地区能源供给的不平衡,均给能源基础相对偏弱的河南增加了能源安全保障难度。
  河南保障粮食能源安全具备坚实基础
  时刻牢记国家粮食能源安全重大使命担当,河南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能源安全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粮食安全方面,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十二五”以来,全省累计投入建设高标准农田6320万亩,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攀升。2019年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14年超过千亿斤,连续3年超过1300亿斤。“中原粮仓”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能源安全方面,河南实施“内节外引”战略,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更加科学地开发省内能源,扩大省外清洁能源引入规模,以实际行动扛起全省能源安全的责任担当。
  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夯实粮食安全的产业基础。河南高度重视粮食产业发展,先后印发《关于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加快建设粮食经济强省的实施意见》《关于坚持三链同构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培育壮大粮食龙头企业,推动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技术、装备、业态和模式创新,打造形成集生产、仓储、物流、加工、贸易于一体的粮食全产业链条;主动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提档升级,开展转型升级、质量标准、绿色发展和品牌培育“四大行动”等,努力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品质和价值;着力打造优质原粮供应体系、现代仓储物流体系、粮油市场供应体系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粮食供应链。粮食产业发展质量与效益不断提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进一步夯实了我省粮食安全的产业基础。
  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能源安全保障水平。河南持续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在确保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平稳有序供应的同时,天然气和非化石清洁能源的有效供给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并且,随着能源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我省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能源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不断涌现,进一步增强了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力。河南能源发展平稳为保障全省能源安全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进一步强化河南粮食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增强粮食优质供给。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粮食作物科技创新和示范转化,加大对粮食生产奖补政策的落实力度,充分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更加注重以“三链同构”促进三产融合,不断完善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和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推动河南从粮食生产大省迈向粮食经济大省,稳固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加强能源安全保障。健全能源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数字化新技术与能源产业的有机融合,提升能源行业对不确定性风险的预判和处理能力。加快能源外引通道建设,拓宽能源外引的品种、方向和渠道,扩大河南清洁能源的外引规模。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提升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多渠道保障能源安全。
  加强储备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粮食和能源的储备体系建设,切实增强河南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一是加强信息技术、绿色化储粮技术的创新应用,加快推进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增强管理的规范性和精细化程度,全面提升安全储粮水平。二是加强能源收储体系建设,综合运用5G、AI、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对油气等能源收储、调度、配备管理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进一步增强我省能源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性。
  (作者系省社科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