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五日称为“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等。虽然赛龙舟、食粽、插艾草等习俗由来已久,但“端午”作为节日通用词,始于西晋时期。唐徐坚等《初学记》卷四引西晋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角黍即粽子,以箬叶或芦苇叶等包裹黍子,状如三角,用黍米做成,故称“角黍”。五月五日何以称为“端午”呢?
●说“端”话“午”
《说文解字·立部》:“端,直也。从立,耑声。”直,《说文解字·乚部》:“直,正见也。”眼睛是直视的,不会拐弯的,目光是最直的。因此,古文字中用目光来表示直。端以立为义符得直义。立,《说文解字·立部》:“立,住也。”古文字“立”上为“大”,张开双臂人形,下为“一”,代表地面。立就是人正面站立于地上,所以,端本义为直立。端行就是直立而行,端坐,身体一定是直的,不能倾斜的。后泛指人或物直,不倾斜。《荀子·成相》:水至平,端不倾。引申指人的品行端正。《孟子·离娄下》:“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东汉赵岐注:“端人,用心不邪僻。”
表示发端、开始义的“端”本作“耑”。《说文解字·耑部》:“耑,物初生之题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什么是题呢?题从页,《说文解字·页部》:“页,头也。”题,《说文解字·页部》:“题,頟(额)也。”即额头。因此,耑指植物初生的头儿,上像植物生长的样子,下面像其根部。后来,此义借端正的“端”字表示,延续至今,本字“耑”逐渐废止。宋陈元靓《岁时广记》:“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端五即五月开始的第五天。
《说文解字·午部》:“午,啎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说文解字》释午为忤逆,认为五月此时阳气至极,阴气忤逆阳气,顶触地面而出,此为引申义。《礼记·哀公问》:“午其众以伐有道,求得当欲,不以其所。”“午”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金文“午”像杵形。“午”本义是舂米用的木杵,后假借为十二地支的第七位,本义则加义符“木”写作“杵”。忤逆义后加“忄”写作“忤”。
夏历以寅月( 正月)为岁首,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四月为巳,五月即为午月。所以,午用于纪月,指农历五月。干支逢五曰午。所以,“端五”称为“端午”。午月的第一个午日,又称“重午”。十二地支的单数位(子寅辰午申戌)为阳辰,因此“端午”又称“端阳”。
●习俗来历
了解了“端午”名称的由来,再来看端午节的起源。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流传甚广的是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历史人物,其中尤以纪念屈原流传最为广泛。
其实,端午的两项主要活动食粽和划龙舟早在上古吴越地区已经盛行。闻一多先生在《端午的历史教育》与《端午考》中认为端午或起于上古长江下游吴越地区。《端午的历史教育》一文认为吴越号称水国,龙舟竞渡是吴越一带的土风;另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载“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但常所遗,苦为蛟龙所窃”,说明端午的两项主要活动都与龙有关。而吴越之民有“断发文身”以“象龙子”的习俗,《端午考》引许慎注《淮南子·泰族篇》中“越人以箴刺皮为龙文,所以为尊荣之也”及许慎注《淮南子·要略篇》中“中国以鬼神之事日忌,北胡南越皆谓请龙”等,证明在身上纹龙纹、请龙等习俗都是吴越族以龙为图腾的遗迹,认为端午是越人举行图腾祭,一年中最盛大的一次请龙活动。可见,端午节由上古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端午祭龙礼俗的形成与原始崇拜、早期祭祀文化有密切的关联。
另外,汉代北方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此时,“五毒”尽出,蛇虫繁殖快,且易咬伤人,疫病也易流行。因此,形成了“避五毒”“躲端午”等习俗。人们通过挂艾草、拴五色丝线辟邪以及洗草药水、薰苍术祛病防疫。所以有人认为端午节是古人为“避邪防疫”而设的节日。《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端午这天洗草药水可治百病、去邪气。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兰汤即用菊科、艾等熏香的浴水。直至今天,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仍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
由此可见,端午节源自上古图腾崇拜,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后来更多的是被人们赋予了人文情怀,成为自然风俗与人文节俗的综合体。虽然,端午纪念历史人物的说法,并不一定是其真正的起源。但是,他们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情怀,值得我们永远感佩与怀念。所以,不管是从端午节的来历及与之相关的民俗来说,我们互祝快乐或是不合时宜的,祝福安康或许更符合端午节日内涵及人们祈求平安、健康的意愿。
(作者:朱菲辉 女 省级社科普及基地——漯河市许慎文化园保护中心研究联络科科长 漯河市社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