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数字乡村助力脱贫攻坚

学习时报  刘彦 李崧 2020-06-12

  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为数字乡村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由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电商搭台、农民受益的新型农村社交电商模式迅速发展,开辟了一条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精准脱贫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借助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提速,助力脱贫攻坚。

  以“新基建”为牵引,推动乡村电商发展,实施智慧赋能。电商是新型经济体,更是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成果。电商赋能乡村,要以“新基建”为牵引,遵循“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准则,加快数字乡村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乡村互联网设施的联通水平,完善乡村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通过提速乡村交通基础设施的联网升级,让看得见的交通网络与看不见的信息网络联手,形成上下联动、广泛覆盖、及时准确的物流信息网络,打通物流服务“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利用大数据打造大数据销售网络平台,通过大数据精准计算,将市场需求精准化,实现乡村电商的有效供给。给予乡村资源的赋能,催生农产品销售的乘法效应,最大限度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城市消费反哺农村,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创品牌、建体系,实施产业赋能。实施产业赋能,需要我们深入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动标准化、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发展,培育更多的品牌农产品。深入挖掘、认真梳理辖区内和外地联盟中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适宜网上销售的农产品建立资源库。对资源库产品进行重点开发、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并注重加大对其品牌战略定位、品牌文化、品牌故事、品牌形象等区域公共品牌策划,统筹品牌运营管理。加强与大型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确保产品持续销售。严格运营管理监督,制定出台运营制度规范,重点明确产品定价办法、质量保障措施等,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运行体系。明确运营公司在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

  建平台、搞培训,实施文化赋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实施文化赋能,大力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打造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综合传播平台,积极运用社交平台,传播党的声音,发布电商新信息,引领农民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还要积极利用网络直播,发挥网红经济效益,挖掘下沉市场的潜力,将小产品做成大产业。优化提升市、镇(街区)、村(社区)三级综合电商运营平台建设,及时完善农村电商大数据库,将农村电商站点布局、物流配送、特色品牌、优质产品、旅游资源等信息纳入大数据管理,对农村人口、资源、产业、产量等一系列数据进行摸底录入,并做好分析应用,帮助企业、合作社、农户无缝对接市场信息,实现精准生产、精准销售。定期开展电商培训,加大对电商从业者的业务指导力度,加强农村电商技能和创业政策知识等相关培训,积极营造农村电商发展氛围。

  利用好移动社交平台,实现精准脱贫,实施组织赋能。实施组织赋能,健全完善组织领导体系,突出党组织引领作用,学习政策、研究对策、组织实施。抓好党员示范带动,党员干部带头,利用移动社交平台,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等形式建立移动网络帮扶关爱小组,及时有效解决百姓诉求,实现基层老百姓民生民意的充分表达,提高村级治理的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