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重大灾害事件中谣言的形成、传播规律及干预策略

河南日报  郑素侠2020-02-27

  在人类历史上,每每遭遇重大灾难事件,往往是谣言四起的时刻。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各类传播平台,为各类信息自由流动提供了便利,谣言与辟谣的信息进行着交锋和博弈,加剧了公众的焦虑与恐慌。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些荒谬无稽、毫无依据的谣言甚嚣尘上,不仅扰乱公众的认知,更与重大灾害一起,消耗人们的社会信任,破坏整个社会秩序,甚至成为灾害事件背后的次生灾害。反思谣言为何产生、谣言如何借助网络平台病毒式传播,探讨网络谣言的干预策略,对于我们有效应对谣言及其负面影响,可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为何灾害发生时,往往伴随着谣言的泛滥?从整个社会层面看,突发灾害会对整个社会秩序造成破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由此带来整个社会的“失控感”和“集体道德恐慌”。这种失控和恐慌,通过“集体无意识”的谣言得以找到宣泄的出口。

  伴随着灾害事件的演变,谣言像病毒一般扩散与传播。谣言在扩散和传播过程中,会呈现如下三个规律。一是扩散初期的“信息流瀑”规律,表现为谣言一旦被某些个体接受,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当人人都认为“多数人相信的应该不会错”时,谣言就像瀑布奔流直下一样形成强劲态势,将真相淹没。二是在谣言传播的上升期,受众的“偏颇吸收”会为谣言的传播推波助澜,即便关于辟谣的信息已经在社会上传播,但个体仍会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性地接收信息,对那些能够强化已有观点的信息优先吸收,而对与自身观点不一致的信息产生抵触情绪或完全舍弃。由于人们偏爱“固执己见”,辟谣信息有可能会强化个体对错误观点的坚持,用于纠偏的信息传播可能会面临来自个体固有认知的挑战。三是在谣言传播的消长期,受众的“群体极化”会加剧谣言传播的负面后果。在相对封闭的信息空间,缺少真实、准确信息的情况下,受众之间对谣言的交流和讨论的结果,会导致意见愈加趋同,对谣言亦更加深信不疑。

  谣言爆发的“信息流瀑”现象、受众“偏颇吸收”的心理机制以及“群体极化”加剧的负面后果,提醒我们必须从源头警惕谣言的生成,从传播过程干预谣言的扩散,避免谣言造成极其严重的负面后果。特别是在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每个个体都有可能成为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也同样成为谣言的受害者。

  媒体及时预警,担当“社会雷达”的责任。传播学大师施拉姆指出,媒体应具备像雷达一样的功能,随时监测环境变化,及时提出预警。突发灾害威胁人类生存和生命安全,灾害为人们心灵投射的阴影,并由此产生的焦虑、恐慌、不安,为谣言的乘虚而入和迅速传播提供了温床。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等人提出,谣言在社会系统中的扩散,与事件的重要性和信息的模糊性成正比,而与个体的判断力成反比。由此可见,作为“社会雷达”的媒体,若在灾害爆发期就及时、迅速为公众提供真实、准

  确、专业的新闻报道,稀释信息的暧昧性,消除信息的模糊性,为公众做出正确判断提供依据,进而减少公众心中的疑虑和不确定性,谣言就缺少了传播的市场。

  管理言论市场,但避免寒蝉效应。谣言的生产者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有的怀着个人私利,有的背后隐藏祸心,还有的仅仅是为了哗众取宠。无论造谣者怀有怎样的目的,谣言一旦在社会上扩散和传播,就会波及方方面面,造成社会秩序的失控。以法律、行政手段对网络虚拟空间的言论市场进行管理,对制造、传播谣言者予以惩戒,是保护真相、维护公共利益的必要手段。从2003年的SARS、2013年的H7N9禽流感,到2019年的新冠肺炎,人类应对这些重大灾害的经验表明,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因此,在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对言论市场进行管理的同时,应避免寒蝉效应。寒蝉效应是指,当管理制度过度严苛,公众会因害怕被惩罚而不敢发出声音、表达观点,进而疏远公共事务,甘做事不关己的边缘人。制定适合当前国情和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法律法规,对网络虚拟空间的言论市场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引导公民有序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是我们在应对谣言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提升公民信息素养,培育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前面提到的流瀑效应、偏颇吸收和群体极化现象表明,一个国家即便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提供制度保障,有负责任的媒体提供充分及时的信息报道,但管理者亦面临来自受众个体的挑战,因为个别受众的轻信、盲从和非理性,成为“不自觉的造谣者和传谣者”,无形中会对谣言扩散和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哈佛大学教授桑斯坦认为,将文化教育与法律手段相结合,或许可为谣言管制提供一种思路。桑斯坦提出的文化教育,就是提升公民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对信息判断、评价、辨识的能力,以及作为信息时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

  (作者系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