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长约5464千米,流经9个省区。世世代代滋润着大地、哺育着人民,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孕育了中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8日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提出,“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郑州大学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多次召开研讨会和专家报告会,成立“黄河生态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院”,集中力量开展研究,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加大创新驱动力度
□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教授刘建华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指出: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
从历史角度来看,在我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都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位。从现实角度来看,黄河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底,流域人口达4.2亿,所流经区域地区生产总值约为23.9万亿元。黄河流域各种资源丰富,在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全局性和战略性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难题,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特别是在以创新驱动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新动能方面还无法满足其战略定位需求。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黄河流域整体创新资源不足。创新资源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核心要义。但是,黄河流域在这方面与长江经济带相比有诸多不足:截至2018年底,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的研发总投入占全国的56.8%,专利授权量占全国的62%;国家在长江沿线先后部署了上海张江、江苏苏南、武汉东湖、长株潭、重庆、成都等7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而黄河流域沿线9省区的研发总投入只占全国的23.7%,研发强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专利授权量仅占全国的24%;只有甘肃兰白、河南郑洛新、山东半岛这3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第二,黄河流域缺乏强大的核心增长极和创新驱动轴线。黄河流域虽已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科技经济实力的济南经济圈、中原城市群与关中城市群,但与长江经济带的长三角城市群等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其辐射力无法覆盖整个黄河流域,难以在流域的经济发展中起到有效的统领作用,更承担不了带领黄河流域参与全国甚至全球分工与竞争的重任。长江以上海、武汉、重庆等城市为核心,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了沿江绿色发展轴。而黄河不通航,流域交通连接主要是公路和铁路,没有形成促进流域发展的轴线。
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领导,抓紧开展顶层设计。一是比照长江经济带尽快出台相应规划;二是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建设与制度创新;三是构建政府搭建沟通平台、企业主体深度参与、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的跨区域合作机制。
第二,在黄河流域布局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统筹考虑现状和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布局一批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中心(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提升黄河流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并通过上述平台汇集各类高层次人才。同时,黄河生态保护可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有利于汇集创新资源。整合郑州大学、黄委会、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农科院等在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依托郑州大学,组建黄河国家实验室,开展水资源保护利用、生态环境治理、粮食生产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第三,积极推进双向开放,培育内陆开放高地,最大限度利用好全球创新资源。通过建设沿黄流域大学的国际校区,成立国际联合实验室,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汇集全球创新资源。同时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在黄河流域的高校招收“一带一路”沿线的留学生,建立培训和技术转移基地,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培养人才。
第四,构建黄河流域区域创新体系。黄河流域各省区要加大研发投入,尽快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加强上中下游合作,统筹协调各区域的技术创新主体,建立共同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资源集聚区,系统推进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西安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山东半岛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研究推动形成河南、河北以及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对黄河流域的龙头带动作用。
第五,促进黄河流域产业的转型升级。积极打造工业新优势,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举足轻重地位。通过瞄准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对黄河流域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加快升级改造,提升包括煤炭、钢铁等在内的传统优势产业的品牌建设、结构优化和绿色生产水平。进一步加快5G网络部署和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充分利用信息化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生态环境系统治理
□郑州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 窦明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黄河流域用水量持续增长,人类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加剧了水沙关系不协调、生态环境承载力低、河流破碎化与生境退化、生态系统失衡等生态环境问题。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系统开展黄河流域治理。为支持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应尽快从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特点出发,因地制宜地构建以“上游水源涵养,中上游水土保持,中下游环境治理,下游及河口生态重建”为重点的复合型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一要深入推进黄河上游地区水源涵养。黄河上游地区畜牧业增长、河流干涸、湖泊与沼泽湿地萎缩导致了严重的草场、植被退化和沙化现象,降低了水源涵养能力,使黄河上游生态功能降低。在黄河上游地区应坚持保护优先原则,限制或禁止各种不利水源涵养功能发挥的经济社会活动和生产方式。应加快推进水源涵养治理工程,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禁牧工程等生态建设工程;加强、完善湖泊—湿地—草原—沙漠等生态系统的监测与管理,实时掌握黄河上游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增大湖泊和湿地保护面积,加大沙漠化治理力度,合理调控流域水文生态过程,发挥高效水源涵养作用,涵水于地、涵水于草;以自然保护为主,生态建设相辅,构建适宜的生态补偿机制,保障水源涵养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要持续开展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黄河中上游地区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量大和输沙用水量少产生的水沙时空关系不协调,是造成黄河泥沙易淤积、易频发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在黄河流域中上游应稳步推进淤地坝拦沙和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加快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治理,以减少入黄泥沙对下游及河口的淤积影响;积极开展树种结构调整、迹地更新、森林抚育、封育提升等林草地生态修复工程,将水土流失预防重点由以往的增加林草地面积为主向复合生态修复转变;加大生态植被保护力度,加强不合理开垦和乱砍滥伐的监督管理,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小流域为水土流失治理单元,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范区,探索“山、水、林、田、路、草、能、居”八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
三要系统推动黄河中下游地区水气土污染同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应贯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协调处理好“水域—岸线—城市群”自然与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互动与制约关系,落实黄河流域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刚性约束。黄河流域水环境污染是来自水体、大气、土壤等多方面的复合型污染,必须以全流域环境综合治理为目标,全力推进水、气、土污染的综合治理。应重点加强对汾河、金堤河等支流的水污染治理,加快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与改造,推进入河排污口的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快推进冬季清洁取暖改造和“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消减大气污染物沉降带来的污染;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有效阻断面源污染路径。
四要加快开展黄河下游及河口地区生态系统重建。黄河下游及河口地区是人类活动高强度区,对黄河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特别是河口湿地面临天然湿地面积萎缩、生态多样性衰减、土地盐碱化、植被逆向演替等问题,要保护好黄河下游及河口地区生态系统并使之良性发展须大力推进生态系统重建工程。对于黄河流域下游地区,应构建以“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三滩分区治理”为体系的生态廊道,尽快推进嫩滩生态湿地建设、二滩生态农业发展和高滩移民建镇安置等工作。在河口地区,应加大湿地恢复力度、继续实施湿地恢复工程、扩大湿地恢复面积,开展大规模荒碱地改良、湿地内修建围堰、蓄淡压碱等措施;优化黄河生态用水配置,优先满足河道基流及保护区湿地生态用水,合理修复和科学保护功能受损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构建河口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加强黄河土著鱼类和珍稀濒危鱼类及栖息地保护,保护重点河段鱼类洄游通道,建立保护制度,制止不合理捕捞。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性进行分区、分片、分类治理,特别是生态环境保护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在提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水平的同时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强化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干流与支流、水域与陆域、自然与人工生态环境系统的统一管理保护,统筹布局、协调推进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深化黄河流域资源、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管理。
构建协调发展机制
□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授 李金铠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完善、科学的协同发展机制是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具有“牵牛鼻子”的重要意义。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建立协同管理机制。第一,在中央层面成立黄河流域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统筹进行顶层设计,指导和协调推进相关重点工作,成员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交通运输部、民航总局及9省区的主要负责人构成。第二,在区域层面建立由黄河流域9省区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区域协同发展联合工作组,组织召开9省区联席工作会议,联席会议主席采用轮值制。通过联席会议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与政策,打破区域壁垒和行政设限,推进区域联动和政令通行。第三,在省级层面可建立由省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执行小组,加强组织动员和推进实施,市县按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和执行。
二要科学配置区域资源,确保流域生态安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优化配置现有流域内自然资源,确保生态功能不退化、水土资源不超载、环境安全不失控。第一,基于流域生态整体性、上中下游生态服务功能定位差异性,开展科学评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科学划定岸线功能区,加强对源区、河口、岸线功能区等重要湿地的保护与修复。第二,科学制定分配方案,提升流域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确立水土资源利用上限,突破行政边界,以地理边界为基础,协同规划流域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健全覆盖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的水土利用总量、强度的控制指标体系,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第三,全面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严控环境风险。加强流域内各行政区域协同配合,建立联合污染防控长效机制,严格防治城市大气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构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加强流域内跨部门、跨区域监管与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有效应对重点领域重大环境风险。
三要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流域经济发展。科学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是构建流域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流域经济应从上中下游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出发,根据其地域特色和生态功能区划,统一规划产业空间布局,避免产业同质化,实现产业错位发展。第一,正确处理生态功能区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上游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首先须保证其生态功能,如涵养水源、提供生态产品,其次才可通过发挥资源优势,释放生态环境资源红利。第二,加强区域农业分工与协同,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中游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应结合区域特色资源,打破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地域限制,通过区域农业分工与协同,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产品数量、质量。第三,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中心城市承载能力。以城市群为产业优化布局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城市群中心城市优势产业创新,加强中心城市间的联系与协同,统筹规划城市群间、城市群内的产业空间布局,提升流域中心城市承载力。
四要统筹基础设施布局,强化基础能力建设。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流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加强和提升区域的基础能力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协同规划要从局部规划向系统规划转变,从区域分割向流域统筹转变,要协调好上下游、不同政区、左右岸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形成一个各组成部分互为补充、相互支撑的规划体系。在交通体系建设上,黄河流域的不同地区要形成交通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基本建成衔接高效、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黄河上中游要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设施,黄河下游要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以此来减缓黄河下游的淤积;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上,经济发达地区可对“生态功能区”和“粮食主产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农业节水灌溉等相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以促进落后地区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五要推进建立智库联盟,加强区域协同研究。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智库联盟建立与协同研究需要聚合沿黄河流域各省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民间智库等学术、科研团体,探索建立一些跨学科、跨研究所,甚至跨地区的研究团队,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理论和实践难点展开联合攻关,提供科学、务实的决策支持。
黄河文化的历史定位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陈隆文
黄河文化的概念
黄河文化是指黄河流域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不仅包括这一区域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经济内容,而且还包括生活在这一流域人民的社会规范、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也就是说黄河文化是指黄河流域人民创造的物质文明成就与精神生活的内容、方式和特征的总和。
黄河向称“四渎之宗”,黄河流域约占国土总面积的十二分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黄河流域人民不仅创造了辉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而且还以黄河文化为内核构筑起中华文明的文化体系,黄河与黄河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河文化的历史性成就
从秦汉至宋代,黄河流域的古代文化不仅达到了中国历史时期的顶峰,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居于领先地位,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封建时代文化的代表。这一时期的黄河文化形态多姿多彩,文化内容丰富厚重,并蕴涵着巨大的创造力。这一时期,黄河文化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创造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以黄河流域为核心地区建立起数个强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取得了诸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众多为人称道的封建盛世,推行了均田制、租庸调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制度创新体系,封建国家的治理能力较前代有大大的提高,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次,由于勇于吸收异质文化,黄河文化不断更新创造并被赋予生命的活力。历史上黄河文化对异质文化的吸纳、更新、创造并非一帆风顺,这一过程曾经历了巨大的痛苦与曲折。在势如潮涌、形同波澜的历史长河中,黄河文化经历了魏晋永嘉的丧乱,两宋与辽金元的纷争对峙,蒙元南下改朝换代的血腥杀戮,经历了一次次严峻的考验,黄河文化的覆盖面不仅北播西移而且还南传东扩,其影响力遍及到整个东亚大陆。在这一过程中,黄河文化不仅保有一以贯之的文化统绪,而且从西域文化、印度文化、中亚西亚文化、海洋文化摄取营养和新文化的因子,增强了活力。黄河文化的自信在于她能兼容并包摄取外来文化营养,并创造性地吸纳为自己前进的力量。
再次,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壮大并巩固。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来看,黄河流域及其文化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中始终发挥着核心和凝聚作用。中华民族所生存的地域环境,虽然呈现多种不同的地区经济特征,但各个布局互相补充、互相依赖,这种以经济文化相互需求为主的趋向,使中国各民族之间产生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凝聚力。一方面,高度发达的黄河流域经济、文化,向周边地区扩散、辐射,推动边疆同步又不平衡地发展;另一方面,多元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又反复汇聚于黄河流域及其文化之中,激励黄河流域及其文化的发展。这种相互推动,加速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国整体经济文化的形成。而且,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来看,统一与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中华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一次比一次扩大与巩固,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壮大并日益巩固。
总之,在这一时期,黄河流域的生产力水平不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包括社会规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在内的黄河文化的基本内涵,通过各种形式融入不断壮大且巩固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之中,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与性格的核心部分,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核心与主干。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河文化绝非一般的地域性文化,黄河文化对中国国家形态的出现和发展,中华文明的塑造,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壮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黄河文化不仅抚育了中华民族,而且引领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这是我们对黄河文化历史定位的基本判断。
黄河文化的新生
明清以后黄河文化出现了迟滞与衰落,究其原因多与政治倒退、战乱、生态环境的破坏、思想僵化保守等因素相关,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西方帝国主义军事侵略而渗透进来的西方文化,使黄河文化再次面临严峻挑战。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矛盾冲突也构成中国近代史的一条主线,有识之士一直在探索一条使黄河文化再生和复兴的新路,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改革,改革开放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这一伟大的变革为黄河文化走向再生创造了全新的社会政治环境,古老的黄河文化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可以期待,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里,一个继承了黄河传统文化基因,同时又努力学习、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新文化体系,将会在不远的将来重新展现在古老的东方,黄河文化即将步入历史的新阶段,并将承担起更加艰巨与伟大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