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李庚香:走进新时代的中原学——构建新时代中原学的历史使命和实践路径

《河南社会科学》  李庚香2019-10-08

  荀子说:“玉在山而草木润,渊出珠而崖不枯。”[1]学术如山陵深蕴之玉、川壑深藏之珠,是文明的精魂、思想的甘泉,是引领时代前行的璀璨星光。中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让中原更加出彩目标,让思想引领未来,必须返本开新,守正创新,探寻中原学的渊源,发挥和增强思想引领力,谱写中原学的新时代华章。

  一、新时代对理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原学建设提出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的重要里程碑,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征程的新起点。时代是思想之母,与时代同行,引领时代前行,是理论创新的根本使命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活力所系。新时代是强起来的时代、高质量的时代、创新的时代;新时代也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挑战性、风险性的危机四伏的时代。“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而言,这是一个提供了空前丰富素材与题材、空前复杂命题与试题、空前广阔机遇与空间的时代。”[2]走进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性大为提升,使命和任务也有重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重要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3],积极担当使命,不负党和国家的殷切期盼与人民的厚重嘱托。

  新时代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新要求,主要体现在3个核心词上:一是“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培根铸魂’一语,清晰点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国民心性塑造、民族精神弘扬中的独特作用”[3],我们这个民族要在精神凝聚、思想提炼、理论升华上继续前进。从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来看,如果民族崛起仅仅有物质发达和经济腾飞,而没有精神凝聚与思想升华,这样的崛起必然难以为继。“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就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所以,“培根铸魂”的工作非常重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非常光荣,职责非常重大。二是杰出。“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3]什么是“杰出”?从人口到人手,从人手到人才,从专才到通才,从通才到人物,从人物到杰出,是一个不断蜕变和升华的过程。河南社会科学界专家学者众多,但缺大家、名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专家学者虽然有一定的学术积累和影响力,但核心学术成就还不够丰厚、不够高深,尤其是还没形成足够的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没有完成从“突出”到“杰出”的转变。“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4],讲的就是杰出人才的难得和珍贵。三是“明德”。思想、理论、艺术如灯,思想家、理论家、艺术家如塔,灯不明则不能指引,塔不高则不能远照。为时代明德,是新时代对中原学提出的新要求。儒家经典《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5]5意思是,“大学”的规律、宗旨就在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而摒弃邪恶,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即“新民”),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在这里,“亲民”“至善”是“明德”最基本的要求。以前我们谈到道德,是“四分法”,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党的十八大以后开始用“三分法”,即公德、私德、大德。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明德”,体现了我们党对道德认识的不断深化。“明德”乃学术之魂,原创之学问无疑源于“明德”。以“明德”引领社会,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努力超越自我,真诚地为人民做学问,努力做真学问、大学问,把学问做进群众的心坎里,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

  “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中国正在发生广泛深刻的变革,河南正在践行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实践。哲学社会科学总是在不断把握时代主题、回答时代课题、认清世界发展大势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6]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来看,中国共产党人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斗争中,从众多思想中找到了救国救民、实现民族复兴的真理——马克思主义,并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成果,并以此为基、与时俱进,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来看,在这个新时代,富于创造与生命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开辟了广阔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离不开强大的经济、技术、军事等硬实力的支撑,也离不开知识、理论、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的支撑,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滋养。如何用主流价值观引领经济社会生活,构建有引领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解决“强起来”过程中面临的“挨骂”问题是十分重要、十分紧迫的大课题。从意识形态的发展趋势来看,思想领域纷争的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当前,无论是自我认知还是对世界的认识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使得有关制度模式、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较量日益凸显,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历史问题,越来越以学术话语、学术观点、学术争鸣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既研究现实又观照历史,既研究物质又观照精神,既重视国内又关注国际,以学术讲政治,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从哲学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来看,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视角。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耕耘思想”的大事业。河南地处中原,人脉文脉和资源禀赋都有得天独厚之处,不仅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原崛起,也要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中原崛起。让中原更加出彩,必须建设哲学社会科学高地。新时代河南社科高地建设,是思想创造力、原创力之争,是学科之争、人才之争、平台之争,还是思想自觉、学术自觉、理论自觉之争。“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7]与时代同步伐,最根本之处就在于对时代问题的精准把握与自觉回应。构建新时代河南哲学社会科学高地,打造中原学,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河南谱写更加绚丽多彩新篇章的现实需要,是推动河南社科工作强起来的重要举措”[6]。而且,也只有打造河南哲学社会科学高地,才能在让中原更加出彩和实现中部崛起的进程中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做好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建设好新时代中原学,需要确立‘一个目标’,实现‘三个聚焦’,突出‘五个领域’,破解‘十个如何’”[6]。“一个目标”,就是要着力构建河南哲学社会科学高地。“三个聚焦”,一是聚焦重大现实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增强研究的针对性、现实性和有效性;二是聚焦思想舆论主战场开展理论研究,更好地服务新时代让中原更加出彩目标,打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主动仗;三是聚焦重要学科领域,集中力量做强优势学科,当前重点要聚焦中原学,构建服务于河南省地方发展的综合性学科体系。“五个领域”,是指“优秀传统文化、追赶型经济、乡村振兴、党性党建教育资源、人文底蕴这五个资源富集、特色鲜明的领域”[6]。从优秀传统文化来看,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思维、人文精神、道德准则、价值理念等很多都源出于此。从追赶型经济来看,河南是典型代表,在后发展地区追赶发展地区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多有益的实践探索,走出了具有河南特点的现代化发展路子,既有丰富的经验值得总结提炼,也有许多教训需要警醒,对于中部地区的现代化、中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借鉴作用。从乡村振兴的理论和实践来看,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拥有5000多万农村人口,是推进“三农”工作、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样本。从党性教育资源来看,河南有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红色资源,在党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党全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从人文底蕴来看,河南人文积淀十分深厚,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也是革命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富集地。从破解“十个如何”来看,中原学建设面面俱到不行,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主要是针对当前河南实现高质量发展、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根本要求,“做好规划,集中用力,破解十大问题,力求在全国同领域研究中走在前列,在全国形成主流话语权”[6]。这“十个如何”包括:一是如何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增强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二是如何提高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巩固和拓展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三是如何走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新路子,增强发展举措的开创性和科学性;四是如何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五是作风建设如何更好地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提高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六是后发展地区如何借势和弯道超车,实现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七是如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并根据时代要求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更具引领力的先进文化;八是如何把县域治理发展与乡村振兴统筹起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九是如何在内地省份发展开放型经济,在更大范围内配置发展资源;十是如何破解生态环境难题,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6]。

  正确的理论来源于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升华,实践的成功有赖于科学理论的指导。“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源于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源于对群众诉求的正确反映。”“哲学社会科学可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但其出发点是中国实际,这就要求中原学研究必须从河南省情出发,研究中原问题、把握中原经济社会生态的架构、凝练中原文化元素、提炼中原发展理论。”[6]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就了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中原学建设必须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反映河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河南发展的光辉历程,深刻解读河南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含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地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原理论阐释河南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行提供强大精神激励,并且要时刻绷紧意识形态斗争这根弦,坚决打赢意识形态斗争的阻击战和遭遇战。

  二、构建中原学是哲学社会科学守正创新、实现战略转型的需要

  “历史证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是思想创造、理论创新、学术繁荣的机遇期,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出成果、出大家、出名师、出人才的最佳时期。”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主体精神的觉醒过程。构建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刻地认识思想创造、理论创新的机遇,勇于担当历史的责任,积极引领和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战略转型。

  进入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迎来了固本求新、守正创新的历史机遇。首先,“当代中国独具特色的现代化进程为构筑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深厚土壤”。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为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实践历程来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我们是在5000多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中实现现代化的,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实现现代化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现代化的,是在“一穷二白”的人口大国国情下快速实现现代化的。所有这些特性,创造了世界现代化史上的奇迹。这样的现代化历程和民族复兴伟大实践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和任何民族都没有经历过的。其次,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经验与启示也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光辉的范例。五四运动营造了中国以民主、科学、进步、爱国、爱党为核心的新思想传播的浓厚氛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直接促成了中国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先进分子开始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以此为肇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民族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有5000多年古老文明的中国因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而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上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由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促进了其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而在一个具有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东方大国展示出真理的光辉,取得了巨大的实践成功。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不懈探索、开拓创新,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震古烁今的改革开放,迈向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转变,使中华民族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共产党秉持实事求是的优秀文化传承,返本开新、守正创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历经艰苦探索和曲折,不仅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以许多原创性的贡献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在坚定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开辟了创新路径、形成了科学的思维逻辑、积淀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提供了光辉的典范,为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次,“新时代新征程和实现让中原更加出彩目标亟待哲学社会科学界破题答题”。“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经过几十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这一点不容置疑。同时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这一点也不容置疑。”[8]对于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国家层面而言,理论界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扪心自问,自己的研究、自己的思考“破题没有,进展如何”,能否担当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和要求,能否通过自身知识、思想、智慧的凝结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为党的理论创新、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和依据,能否用学术讲好政治,在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征程中,“聚焦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进程”,不断创新理论,繁荣学术,在文化交流、文明交融、意识形态斗争中掌握话语权和主导权,有效解决“挨骂”问题。对于河南而言,哲学社会科学界要直面用中原学术解读河南实践不充分、用中原学理支撑引领让中原更加出彩不力的现实问题,勇于担当,不懈探索,增强构建中原学的政治敏锐性、时代自觉性和历史使命感,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学术创新工作。

  构建新时代的中原学,既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也要有战略远见、战略布局和战略实施能力,关键要创新思维,加快进行战略转型,因势利导,重新定位。一是实现从“正本清源”到“守正创新”的转变,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善于用学术讲政治。政治是学术的旗帜,学术是政治的根基。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就容易丧失思想的价值,甚至会误入歧途;政治如果缺少学术的支撑,就缺少强韧的渗透力、强劲的号召力和广泛而深厚的公信力。“正本清源”的本质要求体现的就是政治辨析能力和政治态度,“守正创新”的本质要求体现的就是政治立场和政治创新能力。当前,“正本清源”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更加紧迫和根本的任务是“守正创新”。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界要在坚持正确政治导向的基础上,改变单纯地阐释政治、复制政治话语甚至讨政治彩头的虚假学术立场,增强学术的原创力,以深厚的学术根基培育政治、净化政治、优化政治,增强政治的科学性、正当性、统领性。二是实现从传统战场到新的“正面战场”的转变,从战略后方到战略前沿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经济形态、生活状态和政治生态,传统的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传播能力等都已经日益边缘化,“互联网成为意识形态的主战场,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触网”问题,才能够与时代共进步”[6]。哲学社会科学界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强化用户至上意识,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网络舆论“口碑”,要结合融媒体和全媒体发展,实现从纸刊到网刊、从理论大家到“理论大V”的实质性转变,完成“鲤鱼跃龙门”的时代飞跃。三是“实现学术成果从有数量缺质量到具有创见、远见、高见、新见、洞见、真知灼见的高质量转变”[6]。审视当下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一般性、文本型的成果很多,但高质量、高水平、经典型的研究成果缺乏,思想深度、智慧密度和理论创新度不足。反观哲学社会科学史,那些至今引人反复研读的鸿篇巨作,没有一个是游离于时代的喃喃自语,无一不因其对所处时代重要问题的精深省思、不懈求解而跨越时空、流芳百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提高站位、志存高远、厚积薄发,“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5]44,注重从人类文明的高度讨论问题,树立国际视野,着重探求世界文明多样性、中华文明本根性、中原文明独特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多出凝聚中国智慧、展示中原文明的高品质的学术成果。四是实现从有专家到名家、有大家的转变。当前,我们不仅面临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还面临有专家缺名家、大家的问题。一些学术名家虽有一定学术影响力,但功底还不够深厚、造诣还不够高深、影响还不够深远,尤其缺少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这一状况要尽快切实地加以改变。五是实现从“象牙塔”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转变。学术是国之重器,学术实力是国家的重要软实力,治学是报国利民的崇高事业;哲学社会科学不是“象牙塔”,也不是“桃花源”,而是“加油站”“服务站”。作为河南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构建新时代的中原学,一定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努力为人民做真学问、大学问,把学问写在大地上,把思想印在群众的心坎里,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滋润心灵的效果,引领人们享有更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希望、更有自主选择性的美好未来。

  三、以中原学建设为载体,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原品牌

  学术不仅有共同的思想价值,而且必然有地域的特性。发展繁荣河南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立足于中原这片学术热土,构建中原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原品牌。

  (一)中原应当有学

  中原应当有学,这是指中原学产生的“应然”。

  第一,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极端的重要性。从国家的层面来讲,“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从地域层面来讲,中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近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反帝反封建的重要革命区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内陆地区追赶型发展的代表省份,具有重要的精神财富值得继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值得总结,具有深刻的挫折教训值得汲取,具有深厚的人文积淀值得发掘。所有这些,都是产生中原学的深厚土壤和得天独厚的学术资源。大力构建中原学,探讨河南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解析河南在改革开放以来追赶型发展的成功经验,深入剖析制约河南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发展进步的深层因素和原因,探索河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开辟新的发展路径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以百花齐放的中原学术讲好中原故事,正是对耸立着嵩山、流淌着黄河的这片热土上“人杰地灵”历史的敬意,也是当代河南人尤其是河南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现实的回馈与担当、对未来的期许与承诺。

  第二,中原学的发展对于实现让中原更加出彩目标意义重大。学术的贫乏必然造成思想的贫困,思想的贫困通常是经济社会贫困的根源,而经济社会的贫困又必然导致人才的匮乏。100多年前,河南大学酝酿建校时,河南先贤就曾经发问:“环顾河南政治界中有所谓政治家否乎?教育界中有所谓教育家否乎?军事界、实业界中有所谓军事家、实业家否乎?噫,政治界中无是人,虽日日言改革政治,其善良安可期?教育界中无是人,虽日日言整顿,其完善安可望?军事界、实业界中无是人,虽日日言经营军事、振兴实业,其实效安可得?”并由此得出结论,“夫国之强,强于学,一省亦然”[9]。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河南要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发挥后发优势,激发赶超动能和势能,实现更加出彩目标,必须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中原学构建上发先声、出大家、献良谋,为河南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思想动力和智慧支撑。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对于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干部是发展的引领者、使命的担当者,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忠诚干净和有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是实现河南在中部率先崛起的关键。经过历史的淘洗,河南干部特别重视实干,但也存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干部队伍领导力的发挥。要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就必须要求干部队伍尤其是领导干部重视学术的熏陶,在发展中原学的基础上,提升干部队伍的学术素养,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学问,促进领导者与专家学者的结合,在坚持实干的同时,还应该在真学上下功夫,把担当之勇与学问之智有机融合,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

  (二)中原必须有学

  中原必须有学,这是指中原学产生的“必然”。

  第一,建设中原学,是构建有引领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党的宣传文化工作和意识形态建设要实现“聚人心”的目标,完成“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需要创造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现在,中西方之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价值观之争。如何从“资本逻辑”走向“人的逻辑”,对于我们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对资本逻辑、市场经济、技术文明的批判性分析与实践驾驭,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资本逻辑和现代性的谜底。”资本逻辑所支配的经济发展,必然导致“环境悖论”——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必然导致“两极悖论”——一边是财富的积累,一边是贫困的积累;必然导致“存在悖论”——身与心的分割、灵与肉的分离。而社会主义要创造一种优于或者高于资本主义文明的新形态,就必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全面超越“环境悖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全面超越“两极悖论”,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全面超越“存在悖论”。只有进行全面的革命性变革,才可能开启一种新文明形态。而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原生态元素,集中体现了东方智慧。中原是伏羲文化、黄帝文化、夏商文化、道家思想、法家思想的原生地,是佛释文化的最先传入地,是儒家思想理学化的成形之地,更是儒、道、释、法等各家思想合流会通的中心区域。这些历史渊源决定了中原文化极度的包容性、强大的衍生性、旺盛的生长性、蓬勃的创造性,是一种典型的破解悖论、超越悖论的文化。以中原文化为基础,继承和繁育其包容性、衍生性、生长性、创造性的基因,有利于打破文明的冲突论,破解发展的“环境悖论”、财富的“两极悖论”、身心的“存在悖论”,才能有理有据地论证“中国现代性”的内在逻辑。有助于解决人类文明的一元性问题,构建有引领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助于我们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设精神家园,在多元中立主导、多样中谋共识,努力实现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科学和人文的统一、威力和魅力的统一,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性问题。

  第二,建构中原学,是参与中华民族第八次思想重构的需要。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先后经历了五次思想重构。第六次思想重构,体现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知识界开始用现代社会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国社会问题。第七次思想重构,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如今,正在进行第八次思想重构。站在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战略全局,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应有的自信和勇气。对于河南而言,中原大地的独特实践,是构建中原学的高天厚土,是中华民族第八次思想重构的重要思想单元。作为河南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使命意识、机遇意识,立身中原一隅,洞察全国和世界大势,贯通古今,融会中外,努力推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引领性的思想成果。

  第三,建设中原学,是发挥河南文化资源禀赋优势的需要。文化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建设中原文化发展哲学恰逢其时。悠久的历史,给河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其中突出的表现在:一是文化名城很多。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使河南成为历史文化名城聚集的省份。二是文物遗址遍布全省各地。目前的统计结果表明,河南的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馆藏文物占全国的1/8,历史遗址星罗棋布,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殷墟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北宋东京城遗址等,都曾作为我国重大文物考古发现而载入史册、彪炳后世。三是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思想璀璨。史前文明中的伏羲、黄帝,思想家老子、墨子、庄子、列子、韩非子、鬼谷子,政治家子产、李斯、刘秀、赵匡胤,科学家张衡,医圣张仲景,佛学家玄奘,文学家杜甫、白居易、韩愈、李贺、李商隐,理学家程颢、程颐,军事家岳飞等都曾在我国历史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独特的宗教文化、武术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也都成为河南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3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河南要“形成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精神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进的文化发展哲学”。对此,构建中原学资源得天独厚,使命责无旁贷,时机刻不容缓。河南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以河南文化为本根,以中原学建设为载体,持之以恒、不懈探索,发扬光大中原的学统与道统。

  (三)中原开始有学

  中原开始有学,这是指中原学产生的“实然”。当前,中原历史文化研究有“三驾马车”,一是河南大学的“黄河学”研究,二是信阳师范学院的“黄帝学”研究,三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洛阳学”研究。我们认为,随着河南省社科联、郑州大学中原学研究中心“中原学”的提出,必将出现“三家归一”的胜景。

  中原学是研究中原的学问,是研究中原的文化、文明,是研究中原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地方性知识体系。当前,中原学建设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定位”问题。一是它是一门地方性学科,具有地域的特征或者地域的形式。中原学是地方学术,但是又必须是国家话语,具有世界情怀。二是系统性。它是涵盖古今的,对古代是激活文脉、学脉,努力实现中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今天是高度重视中原发展特质的研究,进而举一反三,探索中国、中原发展的规律。既研究历史,又重视现实,使它超出了历史学研究的视野。在古与今的结合点上,探求自己的生长点,是中原学的一个重要方向。三是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同于高校的学科分类。其学科是百科全书式的,具有综合性。强调跨文化研究,要具有跨学科的视野。如果说宋代的洛学只是宋代儒家的哲学和政治伦理学,而中原学则是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哲学的角度,努力去统摄各个相关学科。四是高度重视学以致用,实践性是其本质。把中原学建成“实学”,要有助于河南乃至全国的发展才行。

  新时代呼唤哲学社会科学新作为。建设中原学,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担当起历史使命。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洞察时代精神状况,始终致力于用学术讲政治,不能淡化政治、淡化意识形态、淡化马克思主义。二是要聚焦并着力我们脚下的道路是怎么走出来的,为让中原更加出彩、实现中部崛起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范例。站位新时代,我们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构建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匹配的中原学,构建与让中原更加出彩相适应的中原学,构建与“强起来”的时代相一致的中原学,始终离不开一个立足点,即“河南省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中原经验,研究中原问题,凝练中原思想,提炼中原发展思想成果。三是既要有“诗与远方”的情怀,更要有“脚踏实地”的定力。从文化强省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从文明河南到文化高地建设,河南对文化、文明的重视一以贯之。河洛文化、殷商文化、汉文化、宋文化、黄河文化、黄帝文化、诸子文化、道家文化、儒家文化、法家文化、佛家文化、汉字文化、姓氏文化等,是河南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所在。对于这些思想和学术资源,中原学建设必须高度重视。这也要求中原学的研究,不能四面开花,必须突出重点。如果能够从一个点到一个面,从一个面到一张网,最后形成体系,那么中原学研究的繁盛局面就会水到渠成。

  四、探索构建中原知识体系,坚定不移推动河南社会科学工作强起来

  哲学社会科学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构建中原学,是宣传思想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强起来的必然要求和核心评价指标。综观世界史我们发现,任何一个文明的核心都有一个自己的知识体系。自近代以来,西方文明是随着自己知识体系的强大而开始强大的,美国、英国、德国、法国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当然,任何一个知识体系都是根植于自身的实践之上的。中原学的构建,正是构建中原地方性知识体系的开创之举。因此,中华文明复兴、中原文化新生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创造自己的知识体系。没有知识体系,就没有公共话语权、国际话语权。形成自身知识体系,这是通往大省、强省乃至大国、强国之路的必然选择。当前,对于河南省社科界来说,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强起来,构建中原地方性知识体系,要集中精力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着力持续打造中原学,加快构建河南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要正确处理国内与国外、历史与现实、学术与政治、理论与实践、主义与问题、事实与价值、虚拟与真实等重大关系。要突破地域局限,努力让地方学术说中国话语,努力参与中华民族思想的第八次思想重构,努力形成河南的“地方性、综合性、系统性”知识体系、价值体系、思想体系,以宏大的抱负参与新时代“中国学”的建设。

  第二,着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工程建设。当前,要做好河南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精准施工方案,扎实推进河南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河南社科名家推介工程、河南社科工作者“触网工程”。“河南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有基础、有队伍,河南有中原法学家群、中原经济学家群,还有庞大的中原人文学者群”[7],他们在全国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对河南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要结合社科工作者“触网工程”,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和社科名家推介工程,培养社科界的网络思维,使社科工作者善于在网上进行斗争,在网上成长成熟成才。这是中原学建设中难中之难的一件事,也是具有巨大历史转折性意义的一件事,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

  第三,着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建设。当前,要打造好“三个基地”,即理论研究基地、普及教育基地、理论传播基地。要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及中部崛起、河南高质量发展、让中原更加出彩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独到的理论研究,生动地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广泛地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理论研究基地、普及教育基地、理论传播基地建设统筹推进,不断完善研究、普及、传播的组织网络和技术网络,讲好河南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故事。

  第四,着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平台建设。当前,要倾力打造“三个平台”:一是决策咨询平台。要在建设好“中原智库”的基础上,整合智库研究力量,协同重大课题研究攻关,打造“中原智库联盟”。二是学科体系创新平台。推动中原战略学、中原商学、中原法学、中原美学、中原瓷学、中原茶学等相关子学科的研究,组织政府、企业、社会、高校和研究机构等各方面的力量,提供研究支持,汇集研究资源,促进研究创新。三是学术成果推广与转化平台。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时代风尚,在支持和促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潜心钻研、多出高质量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研究成果发表难、成果转化难等问题和痛点,探索搭建高水平研究者与高影响力学术媒介的信息沟通网络,解决研究者与推广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不断健全党委政府决策的专家参与机制,促进高质量社科研究成果转化的制度化保障。

  第五,着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机制建设。当前,要强化“三个机制”。一是理论与舆论互动机制。社科界要增强舆论引导的自觉性、敏锐性,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和效力,强化舆论引导的责任担当,善于从舆论热点和趋向中选取研究重点,善于以深刻的学术观点化解舆论冲突,增强舆论的正能量,维护舆论的理性和公正性,守牢舆论意识形态阵地。二是协同创新机制。要做好河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研究力量的基础普查工作,盘清家底,评估实力,分析优势,取长补短,整合资源。同时,要把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把政策研究与对策研究紧密融合起来,通过举办河南新型智库发展高峰论坛,组织重大课题联合攻关,搭建理论研究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同对策研究机构的对话平台与沟通桥梁,建立完善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同智库对策研究信息共享、互动交流、联合攻关等工作机制,同步提升河南省社科研究水平和党政决策、政策制定科学水平。三是人才培育机制。要认真研究新时代社科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构建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科研评价机制、资源配置机制、职称评定机制、选拔任用机制、正向激励保障机制等,探索建立优秀青年社科人才成长培训基地,深入开展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社科人才队伍。

  第六,构建新时代的中原学,哲学社会科学界要树立“三个抱负”。一是要在聚焦重大领域出成果上有抱负。要有高质量的成果,激发社科研究者的真知灼见、远见、洞见、新见、高见。二是要在聚焦主战场上有抱负。要敢于在网络上发声,敢于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主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三是要在建成社科高地、提升河南哲学社会科学影响力上有抱负。要实现这“三个抱负”,就要认清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定位,做好省委、省政府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凝聚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在构建河南哲学社会科学高地上有大作为、有新建树、有高质量成果。

  走进新时代的中原学,虽然是地域学,是地方性知识,但必须承担“培根铸魂”的责任和使命,能够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站在人类精神高地上,关注人民疾苦、人民福祉、人类命运,承担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伟大使命,在努力求解中原问题的同时,有助于解决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这就要求河南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以明德引领风尚,努力走出“小我”成就“大我”,努力走出“学术圈”、融入“社会圈”,努力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为谱写河南更加绚丽多彩的新篇章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中原智慧和中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