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原学”是在河南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型学科。目前,“中原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来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本文以范式理论为施力点,分析了“中原学”研究范式的必要性,提出了建构“中原学”研究范式的价值目标、理论基石、历史基础、方法进路和论域张力,试图以研究范式的思考助推“中原学”研究。
关键词:中原学;研究范式;中原出彩
“中原学”是在河南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型学科,也成为河南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以范式理论为施力点,在梳理现有“中原学”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廓清“中原学”的价值设定、概念架构、问题场域、知识架构、方法路径,以研究范式的思考助推“中原学”研究。
一、“中原学”研究范式的必要性
范式的形成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中原学”研究要想走向深入,也必须形成自己的研究范式。
(一)关于范式
范式(paradigm)最早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 库恩提出。所谓范式,就是“科学共同体”认同的思维方式[1]。从库恩提出“范式”概念时起,就引起了各学科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关于“范式”内涵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学界对范式的界定各种各样,但有一个共识就是:范式是任何一门学科建制和研究的核心,是任何一门学科开展学术研究的基础。
(二)关于“中原学”
“中原学”是一门新兴的学问。在某种意义上说,河南这些年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促成了“中原学”研究的形成。特别是当前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学科的助推,亟须思想的引领[2]。在面临借鉴和超越的双重任务之下,构建具有中原特色、中原根脉、中原气魄的“中原学”,是实现河南持续健康发展、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 的进程中更加出彩的现实选择。
什么是“中原学”?有学者认为,“中原学”研究应以广义的中原概念①为基础,以狭义的中原概念为核心进行布局,要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及河南文化高地建设相联系,强化应用研究,瞄准我省优势领域,形成广泛影响。而最为权威的界定是李庚香在《打造“中原学”一流学科,奋力建设思想河南——从河南发展哲学的视角考察》一文中对“中原学”的界定。在他看来,“中原学”在地域上应当以河南为中心,同时辐射广义的中原地区,研究内容为中原文化,研究主体为河南乃至全国的中原文化专家, 研究指向为继承和发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现代中国文化,直接目标为凝练中原文化精神、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现实追求为引领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2]。
以上界定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相同点:一是强调“中原学”的多学科性质和交叉学科研究方法,认为“中原学”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哲学、历史、党建等各个领域[2];二是强调“中原学”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中原学”的研究以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单元展开;三是强调“中原学”研究的目标是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地域学科,努力把“中原学”建设成为一流学科;四是强调“中原学”研究的“问题导向”,认为“中原学”是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着的问题展开研究。
(三)“中原学”要有自己的研究范式
作为中原地方人文的多学科综合性学问,“中原学”是否有必要形成自己的研究范式?这是“中原学”共同体所必须面对的。
作为一个“稚气未脱”的综合性交叉学科,“中原学”的研究正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亟须在有限的共识中“总体性检视”并重新审视和理解“中原学”。“中原学”的研究范式与向度关涉“中原学”研究的理论立场、逻辑进路与认知方法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总体特质与演进趋向。从学科发展、学科整合、学科交叉的角度进行综合性研究,对于提升“中原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完整性无疑具有重要价值。而范式理论在发现“中原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上, 都是具有强大整合力与规范力的存在。范式理论可以整体性地对“中原学”的目标取向、价值信念、历史渊源,以及“中原学”问题视域的划定、学科体系的构造及研究方法的选定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从而进行学科定位,整合学科资源,增强学术凝聚力,为“中原学”的发展提供动力。因此,范式理论无疑是“中原学”最行之有效的分析工具。更重要的是,“中原学”研究范式的确立也标志着“中原学”独立学科的确立。
当前,不少学者探讨了“中原学”的产生背景和基础方法、基本理论、研究路径和核心问题,分析了 “中原学”研究的理论生成语境、哲学基础等问题,但对于“中原学”的框架、范式缺乏系统研究。究其原 因:一是“中原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性质,要求研究 者不但要具有哲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 等多学科背景;二是“中原学”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范 式研究过于稚嫩,且缺乏在统一框架下的深入系统性研究。因此,开展研究范式的探讨对于“中原学” 的发展肯定是有益的。借鉴托马斯·库恩的“范式” 理论,我们认为,中原学的“研究范式”是指“中原学” 学术共同体在“中原学”研究中所共同遵循的价值理 念以及方法体系。
二、建构“中原学”范式的基本问题
“中原学”研究者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和研究方法?如何构建“中原学”研究范式?用“范式” 理论审视“中原学”,需要运用范式理论的成熟经验,以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为基础检视“中原学”的价值关怀、问题场域、知识架构、学术聚力和方法路径,本着实事求是、兼容并包、开拓创新的原则,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原学”[2]。本文认为,建构“中原学”研究范式首先应回答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出彩中原——建构“中原学”范式的价值目标
价值是“中原学”学科的内在气质之所在,对价值的探讨应该融贯于整个“中原学”研究中,不论是对“中原学”进行规范研究,还是加以系统考量,都不能逾越对价值的探寻。多一些价值关怀并坚定价值信念,可以使“中原学”的体系构建逻辑清晰连贯、功能明确中肯。如李庚香所提出的,希望“中原学”的提出能够为中原精神和中原文化提供现代表达,创造现代形象,提升河南的文化软实力。否则,价值研究的缺失将使“中原学”研究顾此失彼,在浩繁的事实与规范之中失去根基。
当然,对于“中原学”这样综合性的学科而言不可能只有一个价值取向。如“增强民族自信”、和而不同、天下一家、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等, 都是“中原学”需要考量的价值因素。
为此,我们主张用“中原出彩”来统摄“中原学” 的价值目标。原因在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时提出“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的要求。河南近年也一直致力于“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建设,力争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可以说,“让中原出彩”作为一种共识已经渗透到河南各界、各个层面,“中原学”正因为体现“中原出彩”这种价值,才能够真正发挥其效用。换言之,“中原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中原学”是以推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的,是以让“中原出彩”为价值追求的。当然,“中原学”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实践活动发展变化的。我们必须把“中原学”的建构放到全面决胜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实践进程中去看[2]。
(二)实践理性——建构“中原学”范式的理论基石
价值是“中原学”的内在气质之所在,但“中原学”的价值包括现实价值与理想价值、个体价值与整体价值、实用价值与人文价值。而这些价值是随着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进程而呈现出来的,或者说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从“中原学”的形成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应当成为建构“中原学”范式的理论基石。
首先,“中原学”是实践导向的,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所构成的现象性存在。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人的现实实践活动彰显着“中原学”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在逻辑起点上,“中原学”注重研究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是从理论形态上“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并进而“改变世界”[3]。其成立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现实需要”,社会现实对“中原学”需要越多,“中原学”价值就越大。同时,孕育和产生了“中原学”的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是多元复杂的。以“超越性、开放性、生成性”动态的关系性实践思维去建构“中原学”范式,在“中原学”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去探寻“中原学”的存在方式,这是“中原学”范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中原学”具有“境遇性、实践性”等特征,这决定了它必然需要与现实结合起来。实际上,以“中原精神”“中原文化”“中原哲学”等为主要内容的 “中原学”,在研究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实践上的生活疏离症。否则,若过分热衷于宏大的理论演绎与建 构,而忽视了“中原学”的现实存在,对现实社会中具 体人、具体事、具体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怀,就会天然 地与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疏离,造 成“中原学”研究缺乏科学客观性,尤其是将对“中原 学”核心价值的探讨充满矛盾和争议,也很难对河南 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提供现实指导。
再次,在“中原学”的发展进程中,也不可能存在唯一的范式,它必将随着河南经济社会实践不断发生变化。“中原学”是现实的、具体的、动态发展的历史性存在,当前“中原学”研究首先要关注实践前沿, 否则长期的实践疏离会使“中原学”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地,不利于“中原学”的发展。事实上,河南经济社会实践中有很多问题等着“中原学”共同体去发现并进行长期跟踪研究。
最后,“中原学”的研究需要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中原学”扎根于河南历史与文化的环境之中, 必须研究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构建“中原学”与当代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体系[2],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否则,将难以在实践中真正地实现自身的理论价值。
总之,“中原学”研究应回归于“实践理性”,并在普遍联系与运动发展之中探索“中原学”规律、分析“中原学”问题、服务河南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是整个“中原学”思考的起点,也是其思考的终点,是“中原学”灵魂的栖息之所。
(三)历史积淀——建构“中原学”范式的历史基础
“中原学”是历史的存在,具有“历史性”特征,它与河南社会发展诸要素除了共时性关系之外还有历史性关系。河南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文明发祥和生长的沃土,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从“中原学”发展的脉络来看,其真正开始系统地演进是随着河南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而展开的。伴随着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河南思想学术队伍的不断壮大,“中原学”开始走进学者的视野。这个过程中,河南历史上每一个大的事件都将影响着“中原学”的形成和发展。换言之,“中原学”基于河南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也将随着河南发展着的社会实践得以形成和发展。因此,“中原学”研究范式的构建应在整个“中原学”的发展历史中去寻求价值,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中原学”的本质、功能、价值及其发展规律。
一方面,要深刻领悟“中原学”的历史文化渊源。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悠久历史铸就 了底蕴丰厚的中原文化。“伸手摸秦砖,抬脚踢汉瓦”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成为河南文化厚重的真实写照。现代“中原学”应是在中原传统文化基础上 的理论创新。
另一方面,要对中原文化的现代价值进行梳理。正如2016 年9 月30 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所指出的: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孕育形成了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
(四)兼容多元——建构“中原学”范式的方法进路
方法进路是一个学科的思考角度、分析工具,体现了学科的特质。实际上,任何一个学科都会形成一定的思考方式。同样,“中原学”也要有基本的假设、概念、理论、方法和工具。只有遵循特定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体系化过程才能被认可为学术化的“中原学”学科。按照李庚香的说法,“中原学”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视角:一是文化形态学视角,二是政治学等视角,三是哲学视角。哲学视角是关键视角,李庚香关于“中原学”的研究也是从哲学这个视角切入的。
的确,“中原学”具有多学科交叉特征,必须避免用单一的研究方法所带来的视角局限,否则会导致研究方向的偏颇以及研究结论的针对性不强。而一些社会科学理论从不同角度所提供的研究路径与思考方式,可以为“中原学”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如社会学方法,注重把“中原学”放到河南经济社会的整体语境下进行分析和解读,这与“中原学” 发展的实践导向密不可分。“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中原学”研究的核心价值在于如何让“中原学”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并为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只有将“中原学”置于社会之中,从整个社会内在的矛盾运动、变化及其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结中考察“中原学”,才能把握“中原学”之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再如哲学进路,将“中原学”放到一个具体的系统环境中来看待,注重对“中原学”本体论、“中原学” 伦理这些哲学问题的反思。就其哲学意义而言,“中原学”以中原文化的内容为基础,涵盖中原经学、易学、诸子学、理学等理论形态,同时立足当代中原发展实际,形成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个领域的中原发展哲学知识体系与学科体系[2]。
当然这些方法并非截然对立、互不相干,“中原学”研究的是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不能单纯地使用某一种思路方法。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研究领域的不断渗透与整合对“中原学”研究方法提出了新挑战。事实上,从任何维度对“中原学” 的探索都可以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
(五)问题导向——构建“中原学”范式的论域张力
“中原学”就其研究对象的侧重点而言,其研究可以归结为问题导向,“中原学”研究的也是一个问题群,也要树立问题意识。在以改革与发展为主旋律的时代,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矛盾,需要理论上的支撑。同时,就其自身的发展逻辑而言,“中原学”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中原学”自身发展变化过程中就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应从普遍联系的角度展开研究。我们不能孤立地去研究“中原学”所涉及的这些问题,而必须把它放在整个社会生活的背景下去做综合的考察。
在这种情况下,“中原学”研究应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方法多元。“中原学”的研究从来都不只是规范分析一种套路,对于多学科融合的“中原学”而言,其研究应当具有多样性、多面性、多维性。二是动态变革思维。不仅要研究“中原学”是什么,即“中原学” 背后的本质及其属性,更要关注“中原学”“如何是”的问题,这是一种具体化、实践化的思维方式。三是路径选择,即从经验到学术的“中原学”研究。“中原学”的研究不能只进行笼统的、经验的堆砌,而应当具有将“中原学”研究中的具体问题抽象化、系统化的理论自觉。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原学术共同体对“中原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原学”的研究范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与充实,从而为河南决胜全面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凝聚智慧和力量。
注释:
①广义的中原指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 区,范围相当于今河南省及其毗邻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所以中原也被称作中国、中土、中夏。
参考文献:
[1][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2]李庚香.打造“中原学”一流学科,奋力建设思想河南:从中原发展哲学的视角考察[J].河南社会科学,2016(6):1-1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6.
作者简介:田宪臣,男,博士,中共河南省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哲学、政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