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王喜成:永远的精神标识 强大的奋进力量——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

领导科学  王喜成2018-08-03

  【摘 要】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精神旗帜,它既充满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又倡导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红旗渠是太行山悬崖峭壁上的人间奇迹,是一座“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丰碑,是中华民族行健自强的民族精神和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的伟大昭示。红旗渠精神具有跨越时空、散发永恒魅力的深远影响。

  红旗渠是一个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时代符号,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精神旗帜,它既充满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又倡导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历久弥新,催人奋进。立足新时代,我们要用红旗渠精神强化改革发展意识,强化开拓创新能力,强化风险责任担当,努力打好“四张牌”,推动“四个着力”取得新进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一、人间奇迹

  在共和国历史上极为困难的三年困难时期,为了改变当时林县(今林州市)常年干旱缺水的面貌,杨贵同志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以“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的大无畏精神,毅然向旱魔和贫困宣战。他们完全靠着自己的一双手,拿着最原始的劳动工具,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开山凿渠。自1960年至1969年,他们先后削平1250座山头,开凿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挖砌土石方2225万立方米,修成了一条长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并相应配套建成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5座,提灌站和小型水电站各45座,把整个红旗渠沿岸发展成了“引、蓄、提、灌、排、电、景”相结合的大型灌区。通水40多年来,共引水100多亿立方米,灌溉土地面积上亿亩次,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把修红旗渠的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以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中间还能绕行北京。红旗渠因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红旗渠的修建是在当时“崖当被、石当床”“糠菜半年粮”的极端困难条件下开始的;是靠钢钎、铁锤、土炸药、土仪器等极为简陋的工具劈开高山峡谷的;是在为民修渠却被一些人告状、诬陷,杨贵等人随时可能被撤职处分的巨大压力下坚持下来的;是历时10年的漫长过程,尤其是经历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而毅然坚持下来的;是10万修渠大军的不懈奋斗和200多人光荣负伤、81位英雄儿女献出宝贵生命换来的;也是靠党中央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周恩来总理和李先念同志的大力支持而完成的。

  二、精神丰碑

  红旗渠的建成不仅成就了一条“中国的水长城”,解决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更造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并逐渐凝聚成一座精神丰碑。在这座丰碑中,自力更生是根本,艰苦创业是灵魂,团结协作是优势,无私奉献是动力。其所蕴含的不畏艰难、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等丰富内涵,不但展现了河南人民不怕困难、战天斗地、改造世界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精神的真实写照。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红旗渠精神如今已经成为河南的一张精神名片。这种精神体现的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定信念,是艰苦创业苦作舟、成就大业勤为径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凝聚共识、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这种精神不仅是我们河南中原人文精神的主体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绚丽篇章,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已深刻影响和塑造了几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操守。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但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还有很多,要战胜这些困难,仍然需要发扬红旗渠精神。可以说,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红旗渠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三、伟大昭示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半个多世纪以前,红旗渠的横空出世,彰显了理想信念的巨大力量,体现了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伟大飞跃,是一曲人类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的壮丽凯歌,是一部讴歌人性意志的壮美史诗,体现和昭示了中华民族行健自强的民族精神和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火热的发展和建设事业。林县人民就是在红旗渠精神的激励下,拓荒创业、不懈奋斗,谱写出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创业四部曲,书写了雄伟壮丽的时代传奇。

  学习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在今天仍有诸多启示。一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年修建红旗渠,目的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的吃水问题,是为民,这是初心和使命的召唤与体现,所以赢得了人民的支持。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同志到红旗渠调研后说,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要经常扪心自问,心中是否始终装着人民,服务是否完全彻底。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导向,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二是要始终不忘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没有奋斗,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红旗渠精神的落脚点就是实干、奋斗,当年林县的干部群众就是靠这一点实现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现在我们虽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还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伟大梦想不是靠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撸起袖子加油干,靠奋斗来实现,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三是要大力弘扬艰苦创业的良好作风。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内涵就是艰苦创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学习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就要坚决反对“四风”,摒弃骄傲自满、贪图享乐思想,艰苦奋斗闯新路,艰苦创业再出发,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勇于担当,履职尽责。

  四、深远影响

  红旗渠精神是伟大的、闪光的,是跨越时空、散发永恒魅力的人类精神高地,感动了安阳,感动了河南,感动了全国,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一,这个精神震撼世界。人类的共同主题是摆脱贫困、创造幸福。当年红旗渠一建成,党中央就将其作为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典范介绍给亚、非、拉人民。周恩来总理经常对外国友人说这样一句话:“新中国有两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的红旗渠。”1974年,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到红旗渠参观后感慨不已,说:“太伟大了!感谢毛主席和周总理为我安排了这么好的参观项目,我建议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来看看你们的红旗渠!”日本友人深谷克海不仅自己于1980年至1993年先后12次到红旗渠参观,还介绍了200多位日本各界人士到红旗渠参观。他还把《红旗渠》纪录片制作成录像带分发给好友,在日本各地播放,编印上千本《红旗渠》画册分送给朋友。联合国官员迪曼也对红旗渠做出高度评价,“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誉就出自他的口中;美国南希女士把红旗渠作为她的第二故乡。红旗渠精神的国际意义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精神财富。

  第二,这个精神激励人心。红旗渠精神的极大感召力,使得林州红旗渠干部学院一成立,就有各地学员源源不断地前来学习。其中不仅有河南的广大党员干部来这里学习,还有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慕名到这里学习。到目前为止,学院已培训学员13.2万多人。更为可贵的是,来这里学习的还有一大批外国学员。学院已先后举办涉外培训班11期,其中包括坦桑尼亚、越南、老挝、马耳他等国的班次,培训外籍学员300多人。培训班以红旗渠精神为载体,为这些学员讲了不少“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理念”。红旗渠精神在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方面折服了外国人,并为他们所接受。

  第三,这个精神影响深远。当前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就闪烁着红旗渠精神的光辉。如,2017年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办的世博会上,上海合作组织馆就专门举办了中国红旗渠精神专题日活动。2017年8月11日,红旗渠精神传承人乔书领带领红旗渠艺术代表团参展,他们创作的20多幅红旗渠艺术水彩画,吸引了数十个国家的参观者,并成为展会上深受大家喜爱的艺术作品。当前,如火如荼的“一带一路”建设也给红旗渠所在地林州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年为了修渠,林县培养了一大批建筑工匠,建筑业异常发达,他们的建筑公司遍布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0多座大中城市,这方面他们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庞大需求,为林州建筑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辟“一带一路”沿线建筑市场提供了空前良好的机遇。牢牢把握这一机遇,不仅能使林州迎来一个新的大发展,还将使红旗渠精神再一次大放异彩。

  【作者简介】王喜成(1960— ),男,河南省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