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李庚香:坚定理论自信,努力做新时代的真学问大学问——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体会

河南社会科学  李庚香2017-12-11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新征程离不开伟大思想的正确引领和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引领新时代的思想火炬,是指引新征程前进方向的灯塔,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也是新时代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指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理论创新基础和前提,对于我们党的理论创新至关重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将理论创新的思维和视野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在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中,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系统总结和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做中国学术的创造者、世界学术的贡献者。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社会科学;真学问;大学问

  作者简介:李庚香,男,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研究员。

  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首要的政治任务,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头等大事。党的十九大立足时代和全局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郑重地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一指导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在勇于推进理论创新、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中形成的,标志着我们党经过艰辛的理论探索,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在实践中显示出巨大的科学指导和战略引领作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新飞跃。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对于我们党的理论创新至关重要。

  一、新时代需要新思想、新理论,需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是一个外部世界剧烈变动、内部环境深刻变革的时代,新时代是“划时代”,是伟大时代,也是“强起来”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离不开伟大思想的正确引领和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论创新也必然进入新时代。这就要求我们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理论必须跟上时代。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时代中国发展现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从而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新时代的思想火炬,是指引新征程前进方向的灯塔,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也是新时代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指引。

  新时代要实现伟大梦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理论,伟大的斗争呼唤伟大的思想,伟大的工程造就伟大的精神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实现伟大梦想的新时代,理论创新也必然进入新境界,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理论创新的基础,必然进入大发展大繁荣时期。

  哲学社会科学是知识体系、学术体系,也是思想体系、理论体系,是新思想新理论诞生的丰厚土壤。因此,在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上一直高度重视理论建设与理论指导,也历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③哲学社会科学越发展,研究成果越丰富,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就越科学、越全面、越深刻,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就越高,党的理论创新的基础就越加厚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④这个论断,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17年3月5日,中共中央又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制度性安排,提供了有力的指导,这为我们更好地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广阔舞台和政策保障。习近平同志指出:“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将做出重要贡献!

  (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巨大推动力量

  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对话中指出,根据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判断,人类必将走向一个统一的世界。而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人类靠的不是武力征服,而是文明的影响力。那么,什么样的文明具有这种统一世界的影响力呢?汤因比指出,是倡导“王道”而非“霸道”的中华文明。而中华文明重大变革与发展的巨大能量全来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变革与思想引领。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世界的未来在中国。在人类走向一个统一的世界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将发挥重大知识变革和思想引领作用,中华文明必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当前,世界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而中国正处于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过程中。“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中国在解决“挨打”“挨饿”问题后,需要解决“挨骂”问题,解决话语权问题。如果说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有两个逻辑:一个是西方中心论,一个是维护资本的主导地位。那么,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也有两个逻辑:一个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背后的潜台词都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只能有一种模式,只能有一个中心,那就是整个世界都是围绕西方展开的。西方的新教伦理理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软实力(巧实力)理论、世界是平的理论等,在处理全球问题上越来越失去其解释力。但是,中国有着不同的世界观,这一世界观根植于5000年文明的传承。在全球化的时代巨变之中,世界正在期待中国的思想智慧。中国在数千年发展的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和治国理政思想智慧,这些都是中国思想、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是引领中国乃至世界过去、现在、未来创新发展的思想宝藏。话语体系是为话语权服务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学术话语权,决定了对内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对外的国际话语权,否则就会陷入当年马克思所谓的“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的困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充分的理论自信,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向世界,让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将中国经验上升为中国理论,为人类知识体系提供新思想、新理论、新范式,为世界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体现了一种新的境界和格局:“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⑥这是中华文明智慧的重要担当和伟大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重要契机,

  (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 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既依靠经济发展、政治权威、军力强盛的硬实力,也要依托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和集中体现,就是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我们将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困难和挑战。尤其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形势面临深刻变化;社会阶层分化,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矛盾凸显;党的建设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形势更为复杂和严峻……破解种种发展中的问题,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如果说过去我们面临的是“思想僵化”问题,那么现在面对的则是“思想分化”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从实践中挖掘出目标共识、思想共识、价值共识、表述共识。“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⑧可以说,对于中国学术、对于中国思想、对于中国理论的追求,是一以贯之的。哲学社会科学责无旁贷,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直面矛盾,勇挑重担,以更加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维和发展的理论解答我国现实发展中的问题,积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解疑释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以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治国理政的国之重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也要注重从中华数千年文明史中寻找规律和智慧。首先,中国文明史对国家治理有着重要的历史镜鉴作用。中国5000年的文明发展史,不仅是一部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也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长史,更是一部民族发展的探索史,积累了丰富文化资源、思想资源、发展智慧和治国方略,它是中国过去、现在乃至未来飞速发展取之不尽的智慧宝藏。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对国家发展具有凝心聚力的巨大作用。“得人心者得天下”,什么是人心?一是礼、乐,二是仁、义,三是德、法,四是气、理、新。总体来讲,我国传统文化包含着注重和谐、尊崇道义、政教相融、德法并重、固本开新、天人合一、重情向善等美好价值观,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开始,一直到辽、金、元和清,都是其他民族文化为中原汉族文化所同化。再次,道统与治统完美结合方能实现国家之大治。儒家思想认为,治国之道即是“王道” “正道”,而非“霸道”。“王道”是“治统”与“道统”的有机结合。所谓“治统”,就是治理国家一脉相传的系统,一般是指国家硬性的法律制度等,而“道统”则是儒家学术的思想授受系统。南宋朱熹首次提出了“道统”一词, 其所排定的道统序列,为儒家士人广泛接受,其内涵包括: “以天为则”,“以史为鉴”,以文载道(“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从大国兴衰的历史看,治国理政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从西方之乱到中国之治,我们看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认为,周公以前,政治家与哲学家是合于一身的,所以古代圣王既是哲学家也是政治家。周公以后,政治家与哲学家分离,政治家是君,哲学家是臣,但践行理论需要哲学家与政治家的配合。孔子周游列国,就是为了寻找合作的政治家,管仲与齐桓公,商鞅与秦孝公,李斯、韩非与秦始皇,陆贾、叔孙通与刘邦,贾谊与汉文帝,董仲舒、公孙弘与汉武帝,诸葛亮与刘备,魏征与唐太宗,王安石与宋神宗等,多是哲学家、思想家与政治家结合的例子。因此,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都需要实现道与术相统一,理与气相统一,“道统”与“治统”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而且,只有努力实现“道统”与“治统”的有机结合,国家方能长治久安,二者合则双赢,离则共悲。

  (四)哲学社会科学是实现创新发展的理论航标

  进入新世纪,国内外环境变了,创新发展成为世界难题。世界上大国之兴衰,无不因创新能力强弱而转换。习近平同志指出:“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其中有一些可凭老经验、用老办法来应对和解决,同时也有不少是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应对和解决的。如果不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⑨创新的起点在于发现问题,发现力决定创新力,创新力决定影响力。只有发前人之未发,见前人之未见,思前人之未思,才能解前人之未解,从而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因此,要实现理论创新,首先必须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意识,就是必须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正视问题的清醒头脑、解决问题的智慧。

  如果把当代中国作为需求侧一方,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供给侧一方,那么对于中国的创新发展来说,理论供给不足是最突出问题。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⑩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功和成就就源于我国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从我国的发展实际出发,不断地解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的结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促进“中国之治”已经还必将产生积极、健康、全面、深刻、深远的影响。解决中国创新发展面临的理论供给不足问题,迫切需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

  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治国之道,也是治学之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所在、优势所在。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正义的制高点11。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政治立场不偏,学术导向不变。必须把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体现到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并把学习的成果落实到主观世界的改造上,落实到政治能力的提升上,落实到领导水平的提升上,落实到领导作风的纯正上,形成与所处岗位相称的政治眼力、理论功力、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

  (一)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防止其在理论阵地上缺位、失声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12马克思主义理论包含着深邃思想、革命品格和科学精神,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也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它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旋律”和“主心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为起点,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逐渐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的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更加坚定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论自信。因此,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才不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13。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密不可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解决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和失语、失踪、失声问题14。在日趋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就必须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没有科学的态度,采用教条主义或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或者似懂非懂,甚至不懂装懂,就会曲解马克思主义,从而害人害己。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树立科学的态度,并努力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切实解决好真懂真信问题。

  (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5。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核心就是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做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成果1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价值。哲学社会科学是以人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为研究对象,因而它是“属人”的又是“为人”的,具有反映社会存在、维护或批判现实、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以及创新等功能,它使得人类不断摆脱存在和发展的盲目性而过渡到自由,使得人类社会发展史成为自觉活动的历史。而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取向正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广大劳动者、人民群众的学说,群众路线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17。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有两条: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二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18。毛泽东同志毕生致力于提高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主体论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根本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立志做真学问大学问,要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三)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真理,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始终面临着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理论,而是能够说服人、掌握群众的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实践的理论一定要彻底。而要在理论上达到彻底,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必须不断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即必须符合中国实际、时代发展、人民需要。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和广大社科工作者学会用中国思维、时代逻辑、群众语言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典范,他提出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就是中国思维、时代逻辑、群众语言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最好阐释。因此,在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和广大社科工作者任重道远。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在新时代,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党自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以来,坚持在实践中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今天,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20。习近平同志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当前,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和广大社科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并站在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的高度,围绕“四个伟大”21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其加以深刻阐释,以有效应对“四大挑战”、化解“四大风险”,进一步丰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自觉为党的创新理论提供学理支撑和思想支撑,更好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要勇于和善于应对各种思潮的挑战,认清其实质,理解其主张和诉求,剖析其谬误,引导人民群众提高辨识能力和抵御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三、努力形成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各学科,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22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重点抓好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植根中国的学术体系、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具体来讲,要特别重视以下四个问题。

  (一)要有“中国思想”

  思想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的理性认识。思想体系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我们不能始终有生活无概念,有时代无思想,有实践无理论。当前,思想和思想性欠缺是阻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思想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逻辑前提。提炼中国思想,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深入研究和思考中国实践和人类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问题,提出能够解释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思想成果和知识体系,从而构建中国理论。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功能和使命。

  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性,要把握好四个问题:一是树立学术自信。要从追赶者变成领跑者,树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以精神独立抵御西方话语霸权思想的侵蚀,敢于并能够挑战西方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意识形态偏见,彻底解决“挨骂”问题。二是要努力实现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真理发现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服务于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思想、新理论。三是既要立足中国,又要借鉴国外。立足中国,既要立足当代中国,还要立足“历史的中国”和“未来的中国”,真正解决“我是谁”“我们从哪里来”“中国将往何处去”的大问题。而借鉴国外,则是要增加有益滋养。要坚持以为我主,为我所用,批判借鉴国外成果。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又要批判借鉴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术成果,使中国思想既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底蕴,又具有融通世界的包容气象。四是树立问题导向。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思想产生的动力源。“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毛泽东《矛盾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思想,必须聚焦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和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要“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要“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要“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要“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23。

  (二)要充分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特点

  一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习近平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24这一论述,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形成的历史逻辑。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首先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所谓继承性,就是要利用好三个方面的资源: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一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再一个是批判吸收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精华的资源25。其中,马克思主义的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当然,继承不是照单全收,而是要“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在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中体现出民族特色,即结合中国自身实际,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使之更加符合中国发展要求26。二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哲学社会科学最忌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学科理论、学术观点、话语标志。同时,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体现时代之先声、时代之气氛、时代之精神。三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我们所要构建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它的系统性。同时,从专业性的角度,要注意到各个学科自身“科学的术语的革命”,使各个学科有自己的术语表达体系。

  (三)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而发展的,不同的社会实践会产生不同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与西方世界兴起迥然不同的故事,这个故事无法用西方知识体系加以解释,必须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去总结、去探索。而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是基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必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中国元素、中国气质。因此,构建建立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之上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也必然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用中国话语表达好中国观点、讲述好中国故事、展示出中国智慧。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理论,用中国话语述说中国成功的故事和经验,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与内蕴27。

  四、勇于担当,做中国学术的创造者、世界学术的贡献者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的担当和气魄。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体现了一种已经渗透民族血脉的担当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更是高度重视担当精神,强调要“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重大历史责任,广大社科工作者要敢于担当、积极作为。

  (一)坚定理论自信,努力打造思想理论高地、哲学社会科学高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问题。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8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坚定理论自信是保持主体性和主动性的基础。对于社科工作者来说,坚定理论自信,首先要坚定社科自信和学术自信,不断提升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社科工作者的能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自觉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先进的革命文化和充满生机活力的改革开放文化融会贯通,让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说中国话语,争取更大的制度话语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更符合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要正确把握哲学社会科学话语重构的使命与机遇。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特别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29,有效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国际话语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卓然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就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30。要注重研究中国逻辑和中国问题,突出政治意蕴,坚持科学方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突出学理支撑,坚持政治性、学理性、大众性和世界性的融会贯通,积极争取制度性话语权。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与理论自觉,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从而在思想与时代互动、理论与实践交织、历史与逻辑统一中构建“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

  (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和政治生态,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奠定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学术环境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双重属性,第一是它的意识形态属性,第二是它的学术属性。也就是说,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首先必须解决好政治性和学术性问题,这就要求首先必须在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学术生态上下功夫,努力在提高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服务广大社科工作者、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上下功夫。

  坚定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就是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31。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作用的发挥,抓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抓学风建设。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并进一步推进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针对当今思想界“分化”的问题,要注意凝聚共识,突出共识表达,努力从实践中挖掘出目标共识、思想共识、价值共识、表达共识。总之,要努力形成春和景明、政通人和的政治生态。

  坚持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性属性,就是要建设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努力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32,立志做真学问、大学问。建设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一是要重视学术质量和社会影响,在学术成果的评价上,要突出同行评议、社会评价和专家评价的作用。二是要始终扎根实践,聚焦人民的实践创造,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推出更多内蕴时代精神、体现时代发展的精品力作,勇于推进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三是要认真解决学术不端、学术浮夸、学术腐败问题。做真学问、大学问,首先,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其次,做学问要有三个追求:其一是“有理”,即文以载道,有思想性,既讲科学性,也讲逻辑性,用道理征服别人;其二是 “有用”,既能反映实践要求,又能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其三是 “有趣”,用大众化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另外,要坚决反对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或是把政治问题当成学术问题的倾向。

  (三)提高三种能力,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供给侧结构性变革

  哲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的需求、动机和行为,研究社会关系或社会结构及其制度化的学问。在供给侧,表现为现象研究、结构研究(因素、因果)和规律研究;在需求侧,表现为对策研究、学术研究和普及研究。当前,要认真实施社科理论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端菜”的学问与功夫。要建立把握正确方向、激发科研活力的体制机制,对人才、阵地、规划、项目、资金、评奖进行科学统筹,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能力33。

  一要提升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的能力。就是要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那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就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努力提高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的能力,切实在党和政府治国理政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提高服务党和政府工作大局的能力,着力抓好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聚焦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科学判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目标、基本方略,加强全局性、前瞻性、针对性研究,并加快成果转化应用,更好服务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好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要加强对重大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提高对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的辨析引导水平34。当前,要重点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鲜明主线下功夫,重点组织力量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集体攻关,系统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实践、新经验、新成效,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既充分展示成就,又要讲清楚我们“为什么能”,打通理论走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听了信、信了服、服了跟党走。

  二要着力提升服务社科工作者的能力。就是要深入实施群团改革,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增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获得感。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五路大军,我们要把这支队伍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让广大社科工作者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35这就需要我们各级社科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社科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适应形势发展和时代要求,努力搭建好“联”的平台,发挥好“联”的优势,做到既以“联”促“研”,又以“研”促“联”,设身处地回应社科工作者所想所思,着力提高服务社科工作者的科研能力,切实把广大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引导好、主动性保护好、创造性发挥好,让广大社科工作者更好地搞研究、做学问,自觉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决不能辜负这个时代36。当前,要抓住群团改革的历史机遇,切实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解决行政化、机关化、贵族化、娱乐化的问题,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激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既奋发进取,又深沉务实的精神面貌,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真正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

  三要提升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特别是人文素养,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程度37。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旨就是在实现人类解放、社会进步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和社科工作者来说,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是责任所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38,在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下真功夫、念真经。要通过提高析事明理、解疑释惑、引正纠偏的能力,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要在努力提高社科普及能力中实现话语转换。社科普及不能“浅入浅出”,不能“深入深出”,只能“深入浅出”。要通过“讲故事”“讲道理”“讲规律”,通过运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构建“理论直通车”,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必须做好重点工作

  抓主要矛盾,做好提纲挈领的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方法。

  一要切实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先后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始终明责任,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将政治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将原则性与开放性相统一,将思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将合理性与包容性相结合,避免误判,及时回应质疑,科学解答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增强定力,稳定根基。

  二要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聚焦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正确把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出思想”“出大家”。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但要解决中国问题,还应当对世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河南的贡献,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要建设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造就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理论骨干39。今日的中国学者,既要有立足中国的学术情怀,还要有面向世界的知识储备和接续传统的学问根基。

  三要抓好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努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实现大跨越。推进河南社科普及工作法治化进程,实现“建章立制”的梦想,是河南省社科界多年来的期盼,也是省社科联重点推进的一项工作。《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16年11月18日经河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河南社会科学领域的第一部法规,也是当前和今后全省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法律保障。这个《条例》是一个巨大的“富矿”,有大量的资源可供挖掘和利用。如:《条例》第十条中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领导,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测评体系,制定繁荣发展社会科学普及事业的政策措施”的规定,就相当于授予了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的“尚方宝剑”。第二十四条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投入,将社会科学普及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的规定,更是为社会科学的普及创造了宽松的经费支持。《条例》的出台是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地位和影响的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大力加强与党委、人大、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沟通,争取党委加强对社科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争取政府的支持和关注,尤其要运用好人大的法制检查的督导作用,把《条例》应有的功能都充分发挥出来。需要明确的是,《条例》虽然含金量很大,但窗口期也很短,机遇稍纵即逝,我们要上下联动,不等不靠,造势乘势,通过建设智库联盟(《智库快报》),打造哲学社会科学中原品牌(中原学、文化软实力学),培育中原思想家群、中原学派,办好《河南社科文摘》,建好“网上社科联”——两微一端,抓好网络理论“大V”等创新性工作,构建新的工作平台,巩固扩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阵地。

  哲学社会科学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先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决策部署,需要我们强化责任担当40,坚持理论自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努力做伟大时代需要的真理论、大理论,努力做中国学术的创造者,世界学术的贡献者,以理论创造实现学术繁荣,努力为党和人民贡献高见、远见和真知灼见,努力谱写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新篇章。

  注释:

  ①②⑦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③⑤⑥⑨⑩1316222324303132333536373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9日《人民日报》。

  ④19202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2017年7月28日《人民日报》。

  ⑧112016年1至9月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2016/10/420:34:13。

  1226胡维忠:《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青海党的生活》2016年第9期,第25—26页。

  14程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顶层设计、价值关切与实践向度》,《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1期,第84—89页。

  1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2日《人民日报》。

  17田鹏颖:《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人民立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理论界》2016年第6期,第6—10页。

  18潘玉腾、陈赵阳:《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动力》,《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第24—26页。

  25刘曙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何谓与何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第7—18页。

  27孙兰英:《强化历史使命感 勇于责任担当》,《理论与现代化》2017年第3期,第26—27页。

  28黄浩:《深入贯彻“两创”方针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理论与当代》2017年第3期,第10—11页。

  29王学俭、李东坡:《社会主义五百年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与未来面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年第6期,第78—86页。

  3440刘云山:《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努力谱写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新篇章》,2017年 5月18日《人民日报》。

  38杨庆存:《“中国梦”的文化“根”与民族“魂”——〈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体会》,《东岳论丛》2016年第9期,第7—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