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瞄准发力点 持续推进河南工业转型升级

河南日报  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8-05-30

  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河南转型发展,实现制造业强省的目标,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我省工业转型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认为我省工业转型发展正步入风口机遇期,源自经济系统的、依靠技术进步驱动经济发展的内生机制正在形成。同时,也面临着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并存、创新能力薄弱与传统路径依赖并存、投资回报趋减和企业成本上升并存、经济下行压力与环境约束增强并存、市场活力不足和双向挤压冲击并存等五大挑战。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瞄准发力点,强化创新驱动、深入推进改革、提升供给质量、突出平台引领、推进双向开放,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集群化、绿色化、国际化等方面迈出重大步伐。

  转型升级:迎来风口机遇期

  经济总量迈向新的提升期。2017年我省GDP达到4.5万亿,从经济总量的演变过程看,1万亿到2万亿,年均增速12.89%,用了5年时间;从2万亿到3万亿,年均增速10.4%,用时3年;从3万亿到4万亿,年均增速8.4%,不足3年,呈现出基数越来越大、增速越来越慢、用时越来越短的特征。由此看到,原有的发展要素按照既有的发展模式,已难以支撑长期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需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经济总量在增速回落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大规模的增加,就业容量、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物价水平并没有因速度下降而产生大的波动,为结构调整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升级,孕育出新型产业的生成性机会,有利于形成产业的接续替代。

  工业化发展步入中后期。一是基于人均GDP水平判断,我省2017年人均生产总值按对比期美元换算,接近7000美元,处于钱纳里模型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二是基于产业结构判断,一产占比降到10%以下,二产比重高于三产,处于工业化后期的起步阶段。三是基于就业结构判断,一次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与30%的标准还有6个百分点的差距,但一直保持持续下降的态势,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的过渡期。四是基于城镇化水平判断,2017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16%,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期阶段。综合来看,我省工业化处于中期向后期过渡期。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变化,意味着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将发生改变,源自经济系统的、依靠技术进步驱动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增长机制正在形成。

  工业内部结构进入加速调整期。从发达地区的实践看,经济转型发展首先表现为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当前我省工业内部结构步入加速调整期。制造业行业加速分化,对工业内部39个行业2007—2016年区位商进行计算显示,区位商呈下降趋势的有16个行业,均为资源型传统行业;区位商呈基本持平态势的有9个行业,均属于制造业;区位商呈上升态势的有14个行业,多为高成长性制造业,保持较强的上升态势,但绝大多数行业的区位商值还小于1,尚未形成支撑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接续力量。制造业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2017年装备制造等5大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4.6%,但增长贡献达到67.2%,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新支撑。产品结构向高端化发展,高端矿山重型装备、节能与新能源客车、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等一批重大技术和重大产品取得突破性进展,涌现出中信重工、中铁装备、森源电气等一批创新型企业,终端高端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增长较快。产业集群化发展呈现新格局,智能终端、智能装备、家电、家具、汽车等重点产业集群加快引进,形成了装备、食品等2个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15个超千亿主导产业集群和一批超百亿特色产业集群。工业结构的变化,既是我省努力推动工业转型发展的结果,也为下一步推进转型发展铺垫了坚实的基础。

  新科技革命带来动能转换期。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着重大突破,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3D打印等多点突破和融合互动,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兴起,形成新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牵引下,制造业正在由大规模批量生产向个性化定制化生产转变,由集中生产向网络化异地协同生产转变,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成为产业组织的新特征。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传统行业在与新技术的融合发展中呈现“老树出新芽”的特点。互联网以其消除壁垒、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特殊功能,催生了众包、众创、众筹等新业态新模式,共享经济、移动支付、新零售等新经济日益涌现。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我省工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当然还要看到,我省工业转型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主要是: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并存,创新能力薄弱与传统路径依赖并存,投资回报趋减和企业成本上升并存,经济下行压力与环境约束增强并存,市场活力不足和双向挤压冲击并存。与全国相比,供需错配矛盾更加突出,与存量结构调整相伴的转换机制、人员安置、重新就业、稳定增长等任务更加繁重,调整更为困难。⑩5

  实现路径:大力推动“六化”发展

  三链耦合,促进产业高端化。产业高端化在于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创新链,三链耦合发力,实现产业发展由平面扩展向层级提升跨越。要大力推进价值链重构和价值创造环节再造,打造以价值重构为核心的传统产业升级模式,加快突破制约产业升级的研发、设计、标准、精密加工、供应链管理、品牌培育、营销等关键环节,促进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实现价值链提升。以创新链支撑产业链,把创新链建设作为三链耦合对接的重心,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以及共性技术,带动整个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链为基础,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构建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成果检测、中介咨询等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实现从研发到产业化的有效衔接。以建设郑洛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为载体,建设更多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构建技术—产业、资本—金融、平台—企业、制度—政策“四位一体”高效对接机制。加快推进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的链条延伸,完善上中下游产品体系,运用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转型。有序推进产业布局优化,避免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链。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引进和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200家能够参与全球竞争、行业领先的龙头企业。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引进一批具有延链、补链、强链功能的重大项目。在培育千亿优势产业集群基础上,着力打造农机装备、智能电气装备、智能终端、优质合金材料、新能源汽车、冷链食品产业等6大现代产业基地。

  “互联网+”,促进产业智能化。以互联网引领产业价值链体系重构,带动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加快构建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融合网络化制造、ASP平台、物联网和制造网格等技术,实现与制造业企业的无缝对接。推动制造业研发、生产、管理、服务与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方式的定制化、柔性化、网络化,推进产品、生产、装备、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重构制造业生态圈。在制造业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等技术和装备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在食品、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等制造行业,滚动培育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推广机器人、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和产品。鼓励企业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智能管控。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推广中信重工“双创”、宇通客车智能制造、森源重工服务型制造、大信橱柜个性化定制、众品食业平台化转型等新业态新模式,滚动培育服务型制造、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示范企业,打造“1+N”工业云平台体系。

  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集群化。拓展集群产业链,把科技研发、科技金融、科技中介、科技创业、技术平台、市场网络等关键环节融入集群建设中,拓展产业集群在产品研发、质量检测、知识产权保护、营销物流服务等方面的功能。聚焦20个优势产业链、10个新兴产业链,绘制产业链条图谱,强化链式引进整合和集群发展。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和区域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机制,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推动集群由无序聚集走向有机合作,引导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剥离专业性强的零部件生产,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重点推动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环节的加工型、劳动密集型、贴牌生产型中小企业发展专业化生产,构建一批专业化优势明显、竞争能力强的“小巨人”企业,促进上下游企业互相衔接、大中小企业互相配套,形成完善的分工协作体系。持续实施“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重点打造“整机+配套”“原材料+制成品”“制造业+服务业”“市场+基地”等集群模式,运用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基金支持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和配套体系、载体平台建设,创建一批中外合作产业园或示范区。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提高产品的集成和成套能力。推动龙头企业与零部件厂商的战略联盟,通过股份制、合作制、业务外包等多种途径,引导企业间的生产合作。通过配套龙头企业的服务,带动研究创新力量和服务体系集聚,形成若干个共享、匹配、融合的微观生态链。推动集群产品制造链与流通链、生产生活服务链的高效整合及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模式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化。改变以工业化手段为主要方式推动的中低端融合,向以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为依托的深度融合转变。通过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基于网络化、智能化的多元产业“跨界融合”,大力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催生的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信息技术与传统优势产业融合,以及其他交叉融合而衍生的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加快价值链升级、禀赋升级、载体升级,形成多元化、多层次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围绕产业链,延伸、补充、拓展等关键技术,构建技术研发平台。围绕产业间跨界融合,建立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构筑产学研综合性立体化的产业融合技术支撑平台。建设面向行业和区域产业融合的各类现代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互联网龙头企业建立全产业链贯通、开放式的互联网平台,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系统。创新金融对制造业的服务模式,建立“公司+联盟”“小核心+大协作”组织架构。积极推动产业资本、民营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融合。发展产业融合金融引导基金、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科技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建设产业融合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通过军转民、军参民等方式实施一批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安全防护、新能源、新材料等为重点的军民融合项目。

  环保攻坚,促进产业绿色化。以清洁、低碳循环方式引领工业转型升级,加强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生产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培育生态工业园模式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推动企业打造绿色价值链,实现经济价值和绿色价值的协同创造。对我省传统的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进行绿色化改造。推广使用绿色工艺技术装备等,淘汰落后装备和工艺。加快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开发、装备研制及大规模应用,加快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加快建立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倒逼落后产能退出的长效机制,分行业研究制定化解产能、优化布局、兼并重组方案。贯彻落实环境治理攻坚任务,开展重点行业企业能效、水效对标,提升用能产品能效水平,加快造纸、制革、印染、医药等行业节水改造;推进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强化重点行业烟(粉)尘、二氧化硫等排放物综合治理,有序推进水泥、铸造、钢铁等行业错峰生产。推进产业集聚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静脉产业示范园区和再制造示范基地。以需求牵引带动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重点发展环境污染防治及修复等领域的技术和装备,构建起环保设备、环保装备、环保服务的产业体系,形成国内领先的产业。

  开放合作,促进产业国际化。发挥我省的装备制造、农业、食品加工等产业优势,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拓国际市场。支持企业利用全球资源,再造业务流程、整合产业链、搞好资本运作、创新商业模式等,加强投资和经营风险管理,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坚持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鼓励外商投资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强与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吸引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研发机构、采购中心、管理中心等分支机构,促进外资企业与省内企业融合发展。积极引导河南行业龙头企业走出国门,在境外开展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实验基地,以及全球营销和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国际总承包、总集成,带动包括装备、技术、标准、品牌在内的产业输出。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对卓越企业家、民营企业家、“创二代”进行高层次、国际化培训,提高企业家创新发展、资本运作、市场开拓和国际竞争能力,以企业家素质提升引领产业国际化提升。⑩5

  持续推进:紧扣转型升级发力点

  巩固转型成果,压缩转型发展阵痛期。我省在工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工业投资下滑、结构性失业增加、GDP增速小幅波动等阵痛。对此需要保持足够的定力,把结构升级带来的小幅波动与经济运行的非良性下滑区分开来,用新发展理念校正发展视角;保持足够的勇气,持续加力推进发展动能转换,决不能再回归到投资下滑保投资、规模收缩保规模、产能下降保产能的老路上去,迟滞转型步伐。

  实施创新驱动,培育工业增长新动力。新型产业的发展更依赖于创新。要把科技创新放在我省工业转型发展的突出地位,充分利用我省的比较优势,抓住当前国内外知名高校转型发展,跨国公司、大型企业重组市场布局的契机,着力支持企业引进研发机构、研发团队,形成产业技术研究开发应用的高地。建立完善财政创新引导基金和研发风险投资基金,探索技术创新市场交易模式,打造创新资源汇集的洼地,形成引领中部、全国领先、代表未来的全国性创新高地。要把盘活国有企业的创新资源作为国企混改的重点,以外源性动力激活创新资源的存量;要把民营经济尤其是中型企业的科技创新作为扶持的重点,探索实行企业研发投入、财政跟进配套的政策。要打造科技创新的生成环境,制定政策鼓励支持政府机构、高校、企业的各类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按照市场化方式对社会开放。依托已有的公共研发平台,拓展其功能,形成集试验、检测、调适、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研发服务综合体,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支撑。

  深化体制改革,优化产业生成的市场化环境。新型产业发展取决于发展要素能否实现快速集聚和流动重组,市场化程度是其决定性因素。要深入推进以放管服为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就交给市场。当前尤其是要割断政府职能部门与脱胎于原有职能部门的红顶中介的利益关系,打破中介服务的行业垄断和价格垄断,促进市场化公平竞争。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的商事成本,并为企业提供抢先一步、占据主动的机会。以当前政府机构深度改革调整为契机,着力解决存在的“玻璃门”“弹簧门”的现象。要把电子政务作为提高办事效率的切入点,明晰界定行政化管理与市场化管理的界限,优化办事程序和流程。打破行政区之间的制度性壁垒,在交通同网、能源同体、生态同建、环境同治和信息、规划、户籍、社保一体化等方面加快融合发展步伐,畅通发展要素的流动通道。挖掘中原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坚守、公平、诚信、规则、创新等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理念的合理因子,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理念之间的绵续逻辑,实现贯通对接,营造市场化的文化氛围。

  紧盯消费需求,提升供给侧质量和效率。推进工业转型发展必须持续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发展动力全新转变,形成需求拉动、市场撬动、创新驱动、开放带动的供给侧。推进定制化、柔性化乃至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变革,提升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生产转换能力,化解重复性建设和产业结构雷同,优化配置发展要素、拓展创新空间。按照市场需求—区域分工—培育优势—组织生产—满足需求的逻辑框架,构建起我省工业主导产业的优化序列,形成适应市场变化、可持续的供给侧。同时,对新型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要把握好度,避免企业出现因套利而弱化科技创新、进行大规模扩张带来新的供给侧问题。

  突出平台引领,打造转型发展的主阵地。以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贸区为代表的国家级战略平台相继在我省落地。这些平台孕育发展出新型产业、知名品牌、著名企业的同时,关键是改变了旧有的发展方式。要继续支持这些平台加快建设步伐,成为我省工业转型发展的主阵地。要促进其溢出效应尽快释放,通过强内联外、以点带面,引领带动全省工业转型发展。推进战略平台在机制、创新等方面制度试验的功能释放,尽快推广复制比较成型、实践有效的经验做法。我省产业集聚区是工业转型发展的重头所在,要按照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要求,对原有的产业集聚区包括产业、园区、标准厂房、物流、组织生产方式等,适时进行重组,把平台先进的发展方式嫁接过来,以实现全新转型。

  推进双向开放,走向融通世界发展的大舞台。推动工业转型发展,必须把对外开放摆在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加快“一带一路”枢纽建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营造全球一流营商环境,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依托我省区位、交通和“一带一路”节点区域的优势,加快郑州航空港综合实验区、河南自贸区等战略平台建设步伐,持续打造陆上、空中、网上三大丝绸之路,把郑州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大都市,形成立足中原、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大通道。充分发挥消费市场大、人力资源优势好、产业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吸引国际国内产业向我省布局。同时抓住我国服务业领域扩大对外开放的契机,进一步扩大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的对外开放,以对外开放提升我省服务业的效率和水平,为工业转型发展创造消费空间,提供外源性动力。着眼于集聚高端发展要素,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要素资源配置中心,集聚全球高端要素服务河南发展。通过对外开放倒逼改革,推动制度创新,对标国际标准改善投资环境、法治环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积极利用好自贸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国家赋予的各项改革试点,探索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课题负责人:谷建全 郭建军 课题协调人:刘云 课题成员及执笔人:耿德建 郑广建 夏巍巍 郭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