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中原学与河洛学之一

洛阳学习平台  李庚香2021-10-26

  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河南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高峰、文化高地、文化高原。过去有“逐鹿中原”“鼎立中原”“问鼎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但我们说不出背后的学理、道理和哲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上升到中原学的高度。例如,在河南,我们都知道“河图洛书”的神秘和神圣,但在大多数人眼里,大家视之为天书,既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炎黄文化的核心和主干,在中原文化史、黄河文化史乃至中华文化史上地位重要而特殊,对于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中国文化、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贡献非同一般。新时代,我们只有把河洛文化研究上升到河洛学的高度,站在人类文明、中西文化比较、国家文化认同的角度,用哲学的视野、用文明的视野、用学科的视野来认识河洛文化、嵩山文明,以中原学、河洛学的相互碰撞、交流和交融,为洛阳“建强副中心 形成增长极”、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为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为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提升“源头活水”,才能找到解开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码钥匙。

  河洛文化与河洛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把黄河文化的战略定位提升到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的空前高度,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特别讲到了黄河四大文化中,有河湟文化、关中文化、河洛文化、齐鲁文化。“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十分传神地传达了河洛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楼阳生书记说,要了解中华文化,要到河南,要到洛阳。我们知道,河洛文化在黄河文化中具有发源、核心、根本的地位和价值。河洛文化是以洛阳为中心的区域文化,是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核心和主干,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主流。河洛文化首先是地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流域文化相得益彰,是该地区古往今来的物质、制度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河洛文化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以汉魏唐宋为内容,以洛学为高峰,以古都洛阳所凝聚的文化精华为核心,以“河洛郎”为特征,是海内外华人的民族血脉和精神纽带,荟萃了嵩山文明的精华,是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源头性、根脉性和族魂性特质。

  现在,经过30年的研究,关于河洛文化的成果汗牛充栋,关于洛阳学、洛学的研究也不断走深。那么,为什么要提出“河洛学”这个概念呢?从横向上来说,西藏有“藏学”,安徽有“徽学”,湖南有“湘学”,都能自成体系,并代表各自的地域文化。作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甘肃,即使没有一个统领全局的学术名称,但仍有一个贯穿古今的当代显学“敦煌学”。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我们都知道有河洛文化,却不知有河洛学,我认为这是我们河南学术界、思想界、理论界、社科界的一个遗憾。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是新时代洛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那么,在新时代如何提升河洛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呢?如何打造“行走洛阳,读懂历史”品牌呢?这就要求我们用学术讲政治,用学术的方式去传播我们的价值观,建设河洛学。在话语话体系中,相比较主流话语、大众话语,国际话语、学术话语是影响力最为深远的。现在,我们有河洛文化、洛学、洛阳学等学术概念。我们认为,要形成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需要打造河洛学,使我们不仅从“器”的层面而且能够从“道”的层面来认识河洛文化。这就要求我们河洛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转识成智”,对于河洛文化研究来说,只有上升到河洛学的高度来认识,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复杂的思想体系来对待,才能够更好地认识河洛文化和嵩山文明,才能够具有全国大格局、全球大视野、时代新表达。

  第一,要把河洛学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轴、主干地位讲清楚。什么是主轴地位?如果从唐、宋之间断开,传统中国其实经历了一个由“东西轴”向“南北轴”的明显转型。河洛地区对于中国文化、中华文明的作用,一是体现在《诗经·大雅》中,“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二是体现在何尊铭文中,“宅兹中国”。黄河文明经历了形成期、发展期和兴盛期三个阶段,形成期是炎黄阶段,发展期是夏商周时代,兴盛期是自秦汉开始直至北宋。在这个过程中,河洛地区一直处于核心地位,是文明轴心区。以洛阳为中心,西边是长安,东边是开封,在东西轴里,洛阳是个主轴。这个主轴后来又变成了南北主轴,杭州、南京、北京,洛阳还是一个主轴。如何把这个文化主轴定位清晰,对于我们认识“天地之中”的枢纽定位十分关键。

  第二,要把河洛学的发展脉络和思想体系讲清楚。河洛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至少包括这么几个方面:(1)河图洛书。河洛文化最早的标志是“河图”“洛书”。河图洛书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滥觞。古代传说中华龙祖伏羲时代黄河中跃出龙马,背负“河图”,伏羲受之而作八卦。大禹时代洛水中浮出神龟,背负“洛书”,大禹受之而创立包含“五行”思想的“洪范九畴”。可以说,由“河图”发展出阴阳八卦,由“洛书”发展出“五行”,都孕育产生于河洛地区。河图洛书具有自否定、反身性和人文性的特征,“生”是其本质特征。我们对河图洛书、八卦、六十四卦的演变说不清楚,对源于它的“九王之尊”“大丈夫能屈能伸”“女大十八变”却经常是日用而不觉。《易经》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从河图洛书到八卦到六十四卦,清晰地揭示出文明曙光乍现、人类精神世界生成的文明图景。(2)赫赫夏都。《史记·封禅书》记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间。”其实,不仅是夏商周三代定都河洛, 在文明时代以前, 这里已成为全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后世很多王朝都在这里定都。河洛地区最早跨入文明时代。中国古代是从黄帝开始向文明时代过渡的,三皇五帝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期。中国古代是从夏王朝的建立而正式进入文明社会的。 在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上,夏文化的形成是十分关键的,中华文明的根和魂就在这里。二里头文化在中国早期国家、文明的形成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二里头位于伊、洛河之间的一个高地上,就是文献中的“夏墟”所在地,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东征伐纣,“息偃戎师”,这个地方在华夏文明与国家形成史上,具有“辐辏之势”,是中华文明形成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核心文化。夏上承三皇五帝时代,下启夏商周至明清之初,连接着中华五千年不断裂的文明。这里最早开启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历史演进过程。从禅让制到分封制,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中国的治国理政实践都与黄河文明中的制度治理密切相关。二里头夏朝遗址,对于我们领悟和感知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十分重要。夏代上承三皇五帝时代,下接秦汉,一直到元明清。夏代是我国步入文明门槛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它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对夏文化的研究,将开启国家文明研究新局面。(3)河洛文化。儒家文化、道家学说、佛家学说首先创立或传播于河洛地区。特别是“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礼乐文化是我国古代国家和社会的结构性的制度规定,是上层建筑中具有法律意义的成分,一直主导着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习俗。(4)洛学。北宋时期,二程创立的“洛学”,被朱熹等人继承和发展,称“程朱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周敦颐是北宋理学的开创者,对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哲学范畴进行了系统探索。张载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二程把“天理”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对自然、社会、人生诸问题作了系统的回答。洛学凝聚河洛文化之精华,是河洛文化的结晶和典型代表,并构成了河洛文化的核心内涵。(5)洛阳学。洛阳学是研究千年帝都洛阳从产生到发展、变迁和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学问,属于地方学研究范畴。它既从人文地理学角度研究洛阳古代历史地理环境变迁、现代城市发展和未来发展战略,也从历史文化视角研究洛阳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演进和现代洛阳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创新,共同为洛阳可持续发展提供学理支持与政策指导。洛阳学不仅涵盖洛阳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而且涉及洛阳当前的现实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个融贯古今、展望未来、多学科交叉、整体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具有鲜明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等特征。(6)嵩山文明。河洛文化是嵩山脚下、黄河之滨诞生的。五岳之山嵩山之所以具有独特的位置,与河洛文化从凝聚到辐射的生成与传播过程是分不开的。从河图洛书到赫赫夏都、河洛文化,特别是周公的制礼作乐,再到洛学、洛阳、嵩山文明,我们要把这个脉络、体系梳理清楚。

  第三,要把“河洛郎”“客家人”的概念讲清楚。洛阳地处“天下之中”的位置,又率先进入文明的门槛,是十三朝古都,它是一个文明的辐射源。中华文明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影响力源泉在哪?“永怀河洛间,䊗䊗祖宗业。”“河洛郎”这个概念体现得很清楚。“河洛郎”为中原南迁后裔,是中国南方讲闽南语的群体,也是“台湾四大族群”人数最多的一个族群。中原文化随之南迁,在与边陲文化的长期碰撞和融合中,形成了闽南文化。中原移民南迁入闽对于巩固和发展边陲作出了重要贡献,使得中原和闽南建立起深厚的血缘关系和文化纽带,也赋予了闽南文化深刻的河洛印记。这种强烈的文化记忆,实际上是中华文化向心力与凝聚力的真实体现。“客家人”最大的特点是“客家非客”。由河洛地区传至中国南方地区的“客家文化”,使中国北方与南方融为一体。客家人在世界各地繁衍生息,而他们在内心深处依然认为自己是河洛郎,河洛地区是他们心中难以忘怀的故土家园。河洛地区建立了最早的中国、建构了最早的国家模式,形成了最早的国家文明、中华文化,并经过数次民族大迁徙,以晕轮效应逐步扩散到四周。“河洛郎”“客家人”就是河洛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的魅力展现。这种心念故土、情系桑梓的浓厚深情,正是河洛文化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特性的显性表达。可以说,河洛文化对于客家文化、闽南文化、齐鲁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作者系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李庚香)

  审稿:宋淑芳  张柏林  

  编辑:杨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