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河南科技大学

  2016-06-13


  坐落在“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河洛之根、丝路起点”,现代化工业城市,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洛阳。学校是一所工科优势突出、文理农医等特色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1952年始建于北京。1956年,为配合国家工业基地的建设迁至洛阳,更名为洛阳工学院,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1998年,由国家机械工业部划转至河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2002年,河南省委、省政府为了优化省内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洛阳工学院、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等三所高校合并组建了河南科技大学。学校是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第三所综合性大学。

  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河南科技大学始终秉承“一切以人才培养和学术进步为本”的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建校以来,已为社会输送了20多万名高级专门人才,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近三年来,学校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竟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40项,省级奖励332项。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河南省高校前列,招生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近年来,学校连续高位人选“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和“河南最具就业竟争力示范院校”。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校现设31个学院,90个本科专业;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8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别,5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领域,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史、艺术和教育学11大学科门类。学校面向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并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等学生5万余人。学校现有28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153个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12个河南省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拥有“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学与材料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44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拥有“机械装备先进制造”和“有色金属共性技术”2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有20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类项目,35个国家级、省级课程建设类项目,6个省级教学名师奖,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本科专业、5个硕士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培养计划。《河南科技大学学报》有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和医学版,其中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社会科学版是河南省一级期刊,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社科学报”。学校有9所附属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第四附属医院和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267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教师94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63人;有共享院士7人,中原学者2人,省级特聘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6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等高级人才249人,和创新团队等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及教学团队19个。

  学校长期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立足于服务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深人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历经长期的积累和凝练,学校在机械、材料、装备、电子信息等多个学科领域形成了突出的优势;在肿瘤学、法医学、显微外科学、农副产品加工技术、作物旱作栽培与育种、预防兽医学、动物育种与繁殖、牡丹栽培与产品加工等研究方面具有显著特色。近5年来,研究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8项,三等奖45项。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教学支撑体系完备,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学校现有开元、西苑、景华和周山4个校区,占地面积4600亩,校舍建筑面积151万平方米,其中专业实验室面积32. 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9.9万平方米,馆藏文献364万册,中外文期刊18万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荣获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优秀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发展对外交流合作。作为教育部首批认定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学校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长期与美、英、日、德等国家和地区的6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研究生、本科生的双向交流和教师培训,并建立了稳定的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学校还常年聘请美、英、日等国的外籍专家来校任教。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南科技大学将以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为目标,秉承“明德博学 日新笃行”的校训,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努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