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城市群的协同发展为契机
分别按照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水平的结果差异较大,因此,市场对于城镇化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道路存在较多争议。在选择城市化模式上,长期以来存在“小城镇派”和“特大城市派”的论争。小城镇众多,但发展空间会受到资源、生态成本上升、国际市场萎靡的限制。特大城市分工相对充分,创造较多净需求,但发展受到现存的社会资源特别是教育、医疗、土地、交通资源配置的限制。有鉴于特大城市人口“落不下”和中小城市“没人去”的困境,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就提出了发展城市群的政策导向和建设网络化城市的发展模式,在合理的运输半径内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同城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为有就业、有住所、有社会保障和有文明素质的市民。
新型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并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即:核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城、中小城市——中心乡镇集中居住社区。围绕核心城市的服务、创新功能,在城市专业功能分工的基础上,形成城市群的协同效应,形成生产、消费、服务等方面的互补体系,促进规划引导、基础设施投资、城市功能提升以及农业生产集中化。
特别要注意的是,高铁掀起了中国经济地理革命,高铁城市如果不能抓住机遇率先发展,将失去发展机遇。可以说,新型城镇化,将因为高铁而变成现实。高铁周边100公里范围内辐射人口将达到全国总人口的93%。国土覆盖面积将从191%达到537%,高铁覆盖国土面积的激增扩大生产要素与商务活动的可达性。新型城镇化的模式将以高铁站点城市为基点,整合周边区域产业,形成以高铁为纽带的城市群。高铁交汇站点城市将具有极高的商务效率,从而对周边区域产业形成强大的集聚能力。郑州、武汉、长沙等城市将因高铁而成长为真正的区域发展极,形成具有综合产业门类的大型区域中心。
二、以城市群协同发展带动增长点
一是城乡统筹发展。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郑州中心城市地位,依托米字型等重点轴线,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促进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二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供城市互联互通与城市基建的机会,新型城镇化一方面将加大城市互联互通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对城市基础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城镇化将带动房地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建设,直接扩大对第二产业中的冶金、建材、建筑、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的需求;同时还将扩大对房地产、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文化娱乐、商业贸易等第三产业的需求。总之,围绕提高综合保障和支撑能力,统筹推进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和水利、能源、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
三是产业协调发展。产业转移则是实现空间分工的重要途径,随着国际分工从行业间深化到行业内不同产品,再从行业内不同产品深化到同一产品不同工序,国际产业转移也相应地从产业的空间变迁到产品的空间变迁,再从产品空间变迁到同一产品不同工序的空间变迁。城市群可以为产业链提供支点,不仅能够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发展,从而能够使服务业范围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比重不断提升,最终改变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局面,推动形成一二三产业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所以,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建立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基地,有序推进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是共建生态文明。着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共同构筑生态屏障,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
五是公共服务共享。加快建立在财力上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国际正反经验显示,提高政府用于改善民生的公共服务支出,建设相对较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有利于减少预防性储蓄,从而促进消费。所以,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全面加强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文化繁荣,联合开发人力资源,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
六是深化对外开放。把握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推进国内外区域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作者系郑州大学学报主编、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