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中原智库》(2019)  王喜成2019-11-26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指出:“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把准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我们必须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导,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向结构要市场、向结构要动力、向结构要效益,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破解产业结构深层次矛盾、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经济领域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突出表现在传统产业发展很快、规模很大,但大而不强,处在价值链的低端。一般产品相对过剩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短缺同时并存,而且这些产业还存在着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等问题。因此,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们解决发展中突出矛盾的对症药方。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破除无效供给,让新动能蓬勃发展,从整体上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化解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的潜在威胁,从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首先要明确其发展的现状和问题。长期以来,河南基于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产业结构,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曾一度达到70%左右,呈现出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农林牧渔四大产业偏重于传统种植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滞后,工业主导产业资源指向明显等突出问题。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以来,我省虽然持续不断地推进结构调整,但是长期形成的结构偏重、偏粗、偏短的问题依然存在,在资源、环境等约束紧的情况下,难持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经济下行压力、环境保护压力的症结所在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制约。

  按照党的十九大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我省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紧紧把握“高端供给不足、低端供给过剩,供需不匹配”这个主要矛盾,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河南制造向河南创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质量、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

  一要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坚持把提升我省制造业作为主战场,着力改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状况,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为产业结构优化、实体经济壮大夯实根基。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融合发展,壮大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等主导产业,提升冶金、建材、化工、轻纺等传统产业,培育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同时,要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去产能长效机制,更多地依靠市场淘汰出清落后过剩产能,形成通过市场竞争促进优胜劣汰的新格局。

  二要着力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我们固有的优势和基础,在新时代面前有的虽然落伍了、价值降低了,但他们仍有很大的潜力和条件,我们决不能放弃,要通过一系列措施让他们凤凰涅槃、重获新生。要通过智能改造、绿色改造、技术改造促其“脱胎换骨”,加快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扩大高附加值的中高端产品比例,使其焕发新活力,形成新的优势。要强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新技术在企业研发、制造、管理、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通过信息化改造做精做强传统产业。要瞄准国际先进标准提升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水平,提高传统产业的产品品质和附加值,特别是强化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和基础元器件领域的高端制造能力。

  三要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们的未来和立足点、制胜点,必须高度重视。要通过创新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发展,特别是要通过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跨界融合创新,使创新创业形成的燎原之势和新动能,形成新的增长点。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要推动产品、业态和模式创新,实现产业由生产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型、经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重点培育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新兴高技术服务业态,带动社会分工模式、生产组织模式、管理模式创新。

  四要把农业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保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产业发展为重要着力点,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农业生产的品种结构,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五要把服务业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点。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是我省的薄弱环节,要把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产业,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着力培育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会展服务、服务外包、居民家庭服务等新兴产业,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努力创新生产服务模式,积极发展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创客经济、跨界经济、分享经济,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要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把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幸福产业放在服务业发展的优先位置,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幸福产业投资力度,并着力丰富服务产品、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知名服务品牌,让服务业尤其是幸福产业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作者系河南省社科联原副主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