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如何用“河南话”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原智库》(2020)  河南省社科联调研组2021-01-20

一、用“河南话”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要在于抓好命题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有助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是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就河南而言,就是要用“河南话”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河南话”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和落实,又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因此,如何用“河南话”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要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要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探讨。如何破题、解题,做好这篇大文章?首要在于抓好命题关键词。从理论层面看,要抓好“河南话”这个关键词,搞清楚“河南话”的基本内涵。从操作层面看,要抓好“讲好”这个关键词,搞清楚“讲好”的基本内涵。  

(一)“河南话”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河南话?就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生动实践的话语表达体系,可以包括河南视角、河南经验、河南故事、河南智慧、河南方案、河南元素、河南精神、河南形象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既具有科学的理论高度、又具有鲜明的实践维度,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用“河南话”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首要前提是深入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目的是充分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和实践威力。在此前提下,要注重用河南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丰富和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角度上应侧重以河南视角和群众立场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容上应侧重以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河南经验和河南故事印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表达上应侧重以富有河南地域特色的群众语言和文化元素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讲好”的基本内涵  

“讲好”是理论宣讲的基本要求,更是理论宣讲应该追求的标准和达到的目标。用“河南话”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意味着不能停留于一般性宣讲,照本宣科,用套话官话空话敷衍了事,而是要将中央精神、河南实际和群众需求有机统一起来,形成鲜明的“河南特色”,让全省人民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魅力和真理价值。首先,要紧扣中央要求,坚持政治标准,全面准确宣讲,讲出思想深度,讲出理论自信;其次,要结合河南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务实创新宣讲,讲出实践力度,讲出方向任务;再次,要契合群众需求,坚持群众立场,通俗易懂宣讲,讲出情感温度,讲出生活味道。  

二、用“河南话”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落地生根方面,河南省进行了积极探索,准确传递了中央声音,凝聚了思想共识,汇聚了发展力量。但是,从调研了解到的情况看,总体上仍存在精准化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讲“普通话”多,讲“河南话”少。对党的创新理论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宣讲很多时候是自上而下层层安排部署的政治任务,一些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政策理论水平有限或者宣讲积极性不高,把开展理论宣讲当成了完成任务,满足于比照宣讲提纲讲好“普通话”,考虑的是如何完成政治任务,盲目追求场次数量,“赶场”宣讲。同时,一些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深入调研和深刻把握,对实际情况了解得不充分,甚至凭空想象、主观臆断,不能将理论与河南省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缺乏讲好“河南话”的能力。  

二是照本宣科多,鲜活生动少。长期以来,理论宣讲工作不同程度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不少宣讲者或是态度上不愿意、或是能力上不善于对理论进行生活化的阐释,往往是“述而不作”“一稿通吃”。他们把自己看成了“搬运工”,把宣讲看作向群众头脑中输送既定的东西,在对方记忆仓库中“装”入新的物品。忽视了宣讲的再创造性,把本应鲜活的宣讲变成群众不喜欢的“上下一般粗”的灌输与说教,没有把抽象的理论转换成群众熟悉的生活话语,没有把大道理与老百姓的实际生活贯通起来,甚至宣讲的内容与群众的生活实际严重脱节,入耳难入心。  

三是传统形式多,现代形式少。有的仍局限于开专题、办专栏、报告会等传统形式,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手段还不够。从上而下的硬性、漫灌式宣讲偏多,柔性、滴灌式宣讲偏少。  

三、用“河南话”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在于精准宣讲  

用“河南话”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固树立精准理念,因人、因地制宜,在内容、队伍、方式上做到靶向聚焦,方能精准有效。  

(一)突出主线重点,解决好“讲什么”的问题  

用“河南话”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宣讲主线,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调研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注重区分受众群体,体现职业特色、年龄结构、角色差异等,既严谨准确讲好普通话,又切合实际讲好“河南话”,同时生动形象讲好百姓话。一是抓实规定动作不走样,讲好“普通话”。就是要对应中央要求,坚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全面准确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时代背景、历史贡献、理论特色和实践要求,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增强学习贯彻党中央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抓准自选动作有特色,讲好“河南话”。就是要结合河南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务实创新讲清楚习近平调研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意义、基本内涵、目标任务、实现途径和部署要求。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运用最新素材和鲜活事例阐释政策、说明道理。三是抓好创新动作有亮点,讲好百姓话。就是要以河南丰厚独特文化资源为依托,深入基层一线,以百姓的视角、群众的语言,重点讲述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实现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真实故事和良好精神风貌;讲述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讲述基层干部群众对党的深情厚谊和衷心拥护。  

(二)建强骨干队伍,解决好“谁来讲”的问题  

用“河南话”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靠人才。要按照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原则,分类分级遴选组建精干的宣讲“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让宣讲的力量不断壮大起来。一是“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必须把好政治关,把是否忠诚于党和人民,是否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是否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否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为衡量宣讲队伍的第一标准。作为党的理论和政策的宣讲者,政治立场必须站在党的立场上,这一点不能有任何含糊。同时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把所学所研究领域与宣讲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力求自己先学深学透,然后才能真正讲到位、讲到家。二是“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要按照“专家学者讲理论、领导干部讲政策、百姓代表讲故事”的原则,组建好专家学者、领导干部、百姓代表三支宣讲队伍,切实发挥权威专家学者理性阐释、领导干部实践性解读、普通群众通俗性讲述三个优势,实现理论高度、实践深度和生活温度的优势互补、有机统一。要进一步建立党校等干部院校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师资及科研成果方面的共享机制,及时把专家学者研究成果转化为干部院校权威教案及主课报告,进一步提升思想解读的理论说服力。要积极推进领导干部上讲台,发挥领导干部在政治阅历、实际工作经验的优势,进行有政治引领、政策把握和实践温度的阐释。要聚焦基层一线的先进党员、道德模范、创业能手、行业标兵、社会乡贤、文艺骨干等重点人群,分别组建县、镇(街)、村(居)委三个层次的百姓宣讲团,用身边人身边事诠释理论,打造群众身边不走的理论宣讲轻骑兵,并影响带动更多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三)创新方式方法,解决好“怎么讲”的问题  

方法得当,事半功倍。用“河南话”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方式方法很重要。一是善于运用现代手段。要树立互联网思维,结合新时代互联网发展特点,借助视频直播、动漫图解、VR全景、H5答卷等各种新媒体技术手段创新宣讲方式方法,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全媒体宣讲平台和传播渠道,让广大普通群众实现“动动手指学理论”“随时随地学理论”。二是善于运用群众语言。要加强对理论宣传话语内容、话语形式以及话语载体的创新,将单纯由理论政策构成的政治话语与深刻的学术话语、通俗的群众话语相融合,使得理论宣传话语内容更加鲜活,将理论政策与地方特色文化、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群众日常生活习俗相融合,使之转化为民间俗语、乡言俚语、顺口溜、打油诗、三句半等表达方式,使得理论宣传话语形式更加生动,更加通俗易懂。三是善于运用宣讲艺术。要与受众“近距离”“零距离”互动交流,更加注重氛围营造、代入体验,更加注重春风化雨、“滴灌”渗透。要锤炼语言艺术,讲究肢体表达,充满感情、热情和激情,讲给力管用的话鼓舞人,讲自己心里的话感染人,讲新鲜风趣的话带动人,讲精辟经典的话凝聚人。四是善于运用跨界传播。要树立跨界思维,积极探索“理论+”模式,采用“理论配菜+群众点菜”“理论+文艺+互动”“理论+政策+典型”“理论+互联网”“理论+新媒体”等宣讲方式,讲故事、讲事例、讲事实,让抽象的理论宣讲唱起来、跳起来、活起来,以情动人,以文化人,以网聚人,文以载道,润物无声。  

基于上述认识,结合全省“用‘河南话’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谋划建设河南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中央厨房”大数据平台项目。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在对接整合国家公共文化云、学习强国平台等优质数字资源的基础上,组织研创、开发能够体现河南角色、展现河南特色的统编教材库、典型案例库、案例素材库、精品宣讲库、名师名嘴库、示范课件库、文艺精品库、融媒产品库、群众语言库等系列数据库,打造河南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中央厨房”。  

二是谋划启动河南省百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层宣讲品牌培育与推广工程。以“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等为基础,以选题、内容、效果尤其是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为遴选依据,在5年内,培育和推广诸如新乡微党课宣讲团等100家省内各地各行业涌现的行之有效、富有特色、可复制推广的基层宣讲品牌,从政策、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使一般性宣讲品牌逐步成长为省内外知名宣讲品牌。  

三是谋划研究河南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分类考核评价办法及标准。针对专家学者讲理论、领导干部讲政策、百姓代表讲故事,制定分类考核评价办法及标准。在考核内容的设置上,分类别建立共性和个性评价指标。共性指标主要考核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宣讲场次、群众满意度等,个性指标主要结合三类宣讲骨干,设置差异化评价维度,如个人的风格特点、宣讲的创新度等,力求精准对标、区别对待。同时充分运用分类考核结果,积分管理、评星定级,激励宣讲骨干真情投入、主动作为。  

(调研组组长:李庚香  袁凯声  调研组成员:宋淑芳  李宁  付彦松  张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