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生态问题也就不断产生,且日益严峻。就目前而言,黄河流域主要存在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沙化、水源涵养功能减退、生物多样性和数量锐减等生态问题。进入新时代以来,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着眼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强调了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主持召开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习近平在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推动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并指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生态环境保护。因此,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上刻不容缓,应积极采取协同治理方式,实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黄河流域生态建设的意义
(一)文化意义
长期以来,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这里,勤劳勇敢、坚韧智慧的先人创造了绚丽灿烂的中华文化,《易经》《道德经》《尚书》《论语》等一部部国学经典在此诞生。黄河流域也是科学技术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发祥地。黄河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有助于黄河文化的保护,使之更好地发挥培根铸魂作用,还有助于黄河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使之生生不息、日益昌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力量源泉。
(二)生态意义
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拥有三江源、祁连山等多个国家公园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五大沙漠沙地,沿河两岸分布有东平湖和乌梁素海等湖泊、湿地、河口三角洲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生态状况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把黄河流域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祖国北疆筑起万里绿色长城,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地位。
(三)经济意义
在经济层面上,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是农产品主产区,粮食和肉类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黄河流域又称为“能源流域”,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同时,黄河流域的生态建设具有因地制宜的创新意义。黄河流经的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各省的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不可能是一个模式。黄河流域各省区的发展应该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四)社会意义
在社会层面,黄河流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黄河流域流经省份多,居住人口多,少数民族人口多。因自然条件、历史等原因,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流经的9个省份中,中上游的7个省份是发展不充分的省份,特别是黄河上中游地区和下游滩区,是我国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加大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切实解决好流域人民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关心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二、黄河流域生态建设的原则
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举措,是落实习近平“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对山水林田湖草要统一保护、统一修复”重要批示的具体体现,更是破解生态环境难题的必然要求。
(一)坚持统筹兼顾、系统治理的原则
黄河流域区域较大,点多面广,必须统筹兼顾,系统治理,在保护和治理措施上要协调一致,治山、治水、护田同步实施,整体保护,综合治理。
(二)坚持综合施策、注重实效的原则
采取自然修复、生物措施、工程治理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加大黄河流域生态建设科技支撑力度,明确责任,加强生态建设监管,强化建设后期评估,建设一项,巩固一项,使各项生态建设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三)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
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应更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多一些保护,少一些工程干预,多借用一些自然力,依靠自然本身的修复能力、辅以少量人工措施,通过划定生态保护区域、通过减少人类活动促进自然修复,使被割裂的生态系统逐渐连接起来,使原有的自然生态廊道恢复起来。
(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对不同生态功能区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适地适树,分区修复,重点突破,分步实施。
(五)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原则
市、县政府应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充分调动广大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宣传教育、技能培训及政策激励等多方面努力,将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项目逐步推进,为建设生态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黄河流域生态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一)调查评估,明确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
开展流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估。开展“查、测、溯”,明确污染源分布、精确识别全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开展黄河流域生态完整性、多样性调查,结合生态流量(水位)、水生态指标等推动基础监测和前期研究,明确重要河流控制节点流量,评估各区域生态服务功能、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结合生态环境大数据等信息建立生态环境现状一张图,实施动态化图表化管理。
(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
开展黄河流域干支流、湖库不同空间、不同季节水资源论证,科学合理确定水资源承载力和利用上限,推动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布局、结构与规模优化调整。根据水环境支持能力和水资源需求合理确定生态流量,探索建立主要河流生态流量调度机制,优化水资源利用和分配比例,统筹流域上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推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加快水权水价确定,鼓励水权流转,运用市场规律合理调配水资源。合理高效开发利用水资源,各省区应通过空间规划统筹黄河流域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同时调整各地农业种植业的结构以缓解黄河流域各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不匹配的结构性问题。严守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的原则,节水优先,合理控制城镇建设规模。完善供水、蓄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供水管网维护改造力度,降低供水管网漏失,减少水资源损耗,提高利用效率,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三)明确问题,强化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
对于不同的生态功能区,针对不同的生态问题,给予合理的生态保护及修复措施。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还河,加强河、湖滨带生态修复和河岸带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统筹考虑黄河流域生态功能的维护,构建跨区域连片保护格局,禁止、修复、提升多层推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圈,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四)分区施策,分类推进,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一是打好清洁河流攻坚战。加强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制订沿河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计划,确保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推动实施污水收集处理,逐步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突出重点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增强水源涵养能力,构建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加大对污染指标的监控力度,推动河湖综合治理与水生态修复。二是打好饮用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完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章建设项目清拆力度;严肃查处保护区内的违法行为,确保饮用水源环境安全。三是打好整治城乡黑臭水体攻坚战。巩固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果,强化黄河流域县乡级黑臭水体全面排查,建立黑臭水体监管平台,制订黑臭水体清单,实行台账管理。
(五)多措并举,聚力统筹,推进流域环境全面改善
一是改善沿黄城市空气质量,分区制订沿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限期达标计划;对黄河流域涉气“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采取关停取缔、整合搬迁、升级改造的方式分类处置;优化能源结构,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大煤炭清洁利用力度。二是推进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防治。开展黄河流域土壤污染状况排查和环境风险评估,积极推进建设用地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探索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监管能力建设等综合防治模式与技术;推进农业用地土壤环境保护与安全利用,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三是加强农村农业环境整治。结合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移民搬迁等行动,推动沿黄农业农村结构调整;加强农药化肥施用监管,鼓励畜禽和渔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控制养殖污染,深入推进农村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四是加大固体废物管控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先发展沿黄钢铁、石化、冶金、建材、农副产品产业链,鼓励工业企业固废资源再利用。
(六)创新驱动,提升能力,强化流域环境监管水平
深入推进专项整改,坚决查处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问题,建立黄河流域环境风险监测预警体系,进一步拓展水生生物、水生陆生生态监测评估能力;建立和完善排污口监测网络,并建设排污口、水源地和跨境断面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加强流域环境风险监管,明确防控工程措施,强化属地管理;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吸引,推动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
(七)积极探索,逐步完善,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体制
一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利用法律制度武器保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通过强化环境监管和责任追究,让其成为保护黄河流域居民权益的重要保障;发挥法律制度对黄河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规范引导作用,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利益结合起来,按“谁投资谁治理谁受益”以及“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基本思路,明确权责关系,实现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二是要建立生态环境责任考核体系。制定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厘清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探索建立科学评价机制,逐步开展年度绩效评估与考核;持续推进工业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及标准化建设,落实企业生态环保主体责任,提高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履职能力和水平。三是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落实环境管理体制“放、管、服”改革要求,推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创新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尽快推动水权、排污权的确权和交易体系,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碳排放交易制度和资源权交易制度。四是提升宣传和公众参与水平。加大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培育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和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积极调动民间机构、企业和公众参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和决策,并定期征求意见;扩展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决策的途径和方式。
(八)因地制宜,绿色创新,助力流域高质量发展
坚定绿色发展道路,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理念,因水而定,量水而行,调整“四大结构”,实现“四减四增”,引导产业、能源、运输、农业合理布局;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打造优质产能基地,鼓励沿黄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拓展绿色产业链。推动与“母亲河”共生共存的生态旅游、休闲、养生产业,打造黄河文化新品牌,推动绿色发展崛起。黄河上游局部地区生态系统退化、水源涵养功能降低;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支流污染问题突出;下游生态流量偏低、一些地方河口湿地萎缩。黄河流域的工业、城镇生活和农业面源三方面污染。面对这些问题,必须联合多部门,综合治理,将黄河生态治理建设做好,将黄河流域打造成中华民族的绿色生态河、文化河、高质量发展的河流。
(作者系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