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加快构建内陆开放高地的几点建议

《中原智库》(2020)  胡兴旺2021-01-20

2019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强调,“扩大高水平开放,把握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优质产能和装备走向世界大舞台、国际大市场,把品牌和技术打出去”。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文件中也明确要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更是把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作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出台了《关于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统领加快构建内陆开放高地的意见》。2014至2018年,河南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达到6658亿美元,占同期全省货物贸易总额的18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在豫新批利用外资项目71个,新增合同利用外资168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94亿美元,占同期全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596%。河南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外派劳务超过78万人次。2019年1—5月河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66%,高于全省平均增幅84个百分点(下降18%)。从以上数据看,河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内外联动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同其他兄弟省市相比仍有较大的空间。因此,为加快构建内陆开放高地,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基础  

构建内陆开放高地,必须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走出去、引进来,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一是要高质量建设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际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同时要加大推进政策、人才、科技、资本、资源等要素在“五区”之间形成互动联动格局和优势叠加效应,发挥战略开放平台作用。二是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市场主体企业是走出去、引进来的主力军,而河南省骨干企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不多、不强、不优,如2019年在中国500强企业名单中河南省有10家、江苏省31家、安徽省9家、山西省8家;高新技术企业户数截至2018年安徽省5403家、河南省3352家;截至目前,上市企业户数河南80家,湖北、湖南、安徽均为104家。因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发展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开放型经济的活力动力。  

二、联通道  

如果经济实力是开放的基础,那么发展枢纽经济就是开放的条件。一是加快“四条丝路”建设。积极推进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做大做强郑州—卢森堡亚欧国际航空物流“双枢纽”;扩大中欧班列货物集散范围,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运营水平;提升通关服务水平,支持跨境电商发展,推动EWTO核心功能集聚区建设;建设海铁联运国际国内大通道,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衔接,推进内河水运与沿海港口无缝对接。二是做大做强枢纽经济。通道只有互联互通,形成枢纽才能发挥其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区位、交通、政策叠加等多重优势,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化综合性的集疏运体系,大力推进枢纽设施、枢纽产业和城市功能融合发展,引导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高端经济资源要素向河南省聚集、融合,并产生放大、扩散效应,把枢纽优势转化为发展竞争优势,助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三、融文化  

弘扬和传播中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融合,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河南“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先行力量。一是完善文化交流平台。利用文化交流品牌以及互办文化节等活动,助推戏曲、少林功夫、杂技、非遗民俗等独具中原特色文化走出去。同时,积极引进海外优秀文化艺术,拓宽河南民众的知识视野,提升欣赏水平。二是创新文化交流方式。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需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大势,创新传播理念和传播内容,利用“互联网+”中原美食文化、嵩山武术文化、洛阳牡丹文化、河南中医文化和中原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等形式,提高中原文化带给沿线国家民众的吸引力和获得感,提升河南外宣品牌影响力和感召力。三是加强对外文化贸易合作。以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文化等业态为重点,共同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探索建设国际文化产业合作园区(基地)和“一带一路”特色文创产品聚集区。  

四、优环境  

加快构建内陆开放高地就要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当前我们在思想观念上还存在一些差距,如深化改革不力、开放意识不强、开拓创新能力不足、担当精神不够等。这就要求我们要持续解放思想,增强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提高危机意识,培养干事创业创新担当的精神品格。二是打造高品质营商环境。构建内陆开放高地必须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的营商环境。严格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严格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严格知识产权保护;高标准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高通关效率,完善外资企业设立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加快政府“放管服”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三是打造公平政策环境。要按照竞争中性原则、WTO不可诉补贴原则,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政策制定方面,对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打造公平市场环境。四是打造开放型人才队伍,培育引进一批熟悉外经外贸、精通国际规则、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开放型人才,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使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能出彩。  

(作者系河南省财政厅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处处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