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

《中原智库》(2020)  张占仓2021-01-20

县域经济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推动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战略举措:  

一、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产业兴旺的关键,仍然是加快工业化步伐。必须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战略维度,充分认清我们所处发展阶段,紧密结合各自县(市)情,把思想统一到做强县域工业上来,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系统谋划、统筹实施、整体推进,以进一步的工业化为地方积累财富,为县域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为当地居民解决就业问题寻求可靠路径,产业兴旺才能够落到实处。切忌忽视发展县域工业,甚至将其与乡村振兴对立起来。当然,现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三产融合日益重要,也必须高度重视。在生态宜居方面,要充分认识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意义,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为居民提供宜居乐业的保障。乡风文明是县域发展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县域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的优势,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和谐、和睦、包容、开放为价值导向,传承与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升当地老百姓的幸福感。治理有效,关键是夯实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的基础,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只有持续保持经济健康较快发展,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乡村振兴的成效才能够不断被当地老百姓认可。  

二、坚定不移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发展质量不高。未来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要认真贯彻习近平“三个起来”的要求,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带动提升农村发展水平,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对标对表习近平重要要求,对照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新标准,巩固既有优势,增创新的优势,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培育新产业放在突出位置,更加注重新兴产业引进和培育,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在原来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基础上,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尽快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更加注重创新驱动,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作用,依托中心城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力量,逐步搭建一批产业创新平台,让创新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更加注重生态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水润城,以绿荫城,加快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更加注重民生发展,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注重基层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矛盾,还是总体发展不足、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不高、产业集群没有普及。破解这些矛盾,必须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多提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供给。一要围绕产业高端化,瞄准微笑曲线“两端”,以更大力度引导和支撑传统企业的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建设企业研发中心,支持企业研发新产品,依托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出台新产品示范应用政策,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加快提升县域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二要结合当地产业基础,按照产业集群的组织方式,提高主导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产业体系,提高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三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宽农业的生产、生态、休闲、教育、科研等多种功能,积极推进“互联网+农业”,大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四、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对于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缺钱、缺地、缺人以及生态整治压力大、重点项目推进不快、资源配置不优、营商环境存在问题较多等积累性问题,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全面深化改革的办法进行破解。主动把握“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本质要义,加快实施一批制约县域振兴的农村土地、农业金融、集体资产管理等关键领域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县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建设用地资源整合与管理创新,借鉴长垣县、新郑市等经验,激活土地资源的内在价值,释放土地资源“财富之母”的经济学效应。在人才引进与使用方面,要坚持因才施策、区别对待的有效做法,积极引导人才集聚,并为其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在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领域,要创造条件引导民营资本进行投资,以利于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确实满足广大民众公共需求。  

五、坚定不移提升地方干部抓项目的能力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我们的地方干部进一步强化系统学习,全面提升领导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实际上,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是重大重点项目,抓发展的实质就是抓项目。因此,要始终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运行责任化、责任监督常态化,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谋划要踩准政策“鼓点”、坚持开放理念、突出需求导向,围绕县域发展定位谋划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对照市场需求谋划一批产业项目,满足群众需求谋划一批民生项目。项目推进要以建立高效常态便捷的沟通机制为重点,综合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第一时间掌握项目进展、由县级领导分工牵头解决问题,高效配置要素资源,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并保持持续健康稳定运行。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