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会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充分反映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于坚定“四个自信”,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这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决定》。我们可以看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作出了新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新概括,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特别是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作出了系统阐发。
第一,这是建党近百年伟大实践向我们党提出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回顾历史,旧中国不仅贫穷落后,而且一盘散沙,但是我们在毛主席领导下,不到3年就恢复了国民经济,治理了社会的污泥浊水。总结我们的经验,就是毛主席讲的四个字——“组织起来”,我们将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组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各种组织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复杂,当组织起来的人成为难以流动的“单位人”时,人民群众的无限创造性被束缚住了。针对这种情况,改革开放一开始,邓小平提出了国家治理新方针,也是四个字——“活跃起来”,即“激发社会的生机和活力”。40年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追根溯源,就在于改革把中国社会内在的生机和活力极大地激发了出来。
历史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就在我们把中国搞活的同时,出现了许多乱象,特别是党内腐败从滋生到蔓延,引起人们对党运国运的担心。针对这种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时不我待、敢于担当、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历史担当,采取大刀阔斧的行动,向乱象开刀,果断治乱。这样,就把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到了我们面前。时代提出的课题,也是难题。搞活,不能搞乱;治乱,不能治死。不论搞活还是治乱,都必须有利于并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第二,这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现代化迅猛发展向我们党提出的时代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当今世界,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发展,已经不能离开这个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条件。因此,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能脱离今天的时代变动特点,不能脱离时代大潮的发展趋势。
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努力,我国形成了具有独特优势、适应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党坚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提炼科学的治理思想,明确治理现代化的目标部署。当前,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提升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第三,这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向我们党提出的时代课题。这次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这个目标体现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经济建设要合乎规律,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也要合乎规律。领导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更不能任性,不能不顾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领导者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在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驾驭其发展的逻辑。毛泽东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就在于他做到了这一点。我们读一读他的名著《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就知道了。他以国情为基本依据,揭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然后分析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再进一步分析这样的革命要建立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的政治、经济、文化,走向什么样的目标。学习毛泽东,最重要的是要学习他研究和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论、尊重历史的辩证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中进一步认识到,要治理好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必须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就提出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到了党的十九大,我们党作出了一个重大政治判断,就是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据这样的认识,我们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就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这就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逻辑。
尊重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尊重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逻辑。今天,我们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提出要以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同样是这种实践逻辑的要求。掌握了这种历史辩证法,就能够真正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党的科学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