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准确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中原智库》(2020)  李楠华2021-01-1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作为主要议程,并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被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专门就此进行研究,可见这一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带动全党全社会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  

要落实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前提是全面准确把握这一总目标的要求。  

习近平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而对于哪些是“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他也明确提出了“三个不能变”,即“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其中第二个就是“总目标不能变”。习近平说:“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  

这个总目标,是由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不能分开来讲,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  

一、要深刻理解“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变”的根本方向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当年邓小平在谈到“四不”(即“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时,就将“不坚持社会主义只能是死路一条”放在首位。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践雄辩地表明,能否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直接关系改革的成败。历史上苏东国家在西方“和平演变”的攻势下,放弃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将“改革”变成“改向”,并因此遭受重大挫折。  

而纵观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骄人成就,经济增速平均高达9点多,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关键在于我们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最主要的成果”,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全党……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我们“要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在涉及道路、理论、制度等根本性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二、要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鲜明指向  

虽然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先天的比较优势,但优越性的发挥还需要配套的体制机制来实现。要解决这个问题靠什么?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这就是总目标的后半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真正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作为治理体系核心内容的制度,其作用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但如果缺乏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和制度体系也难以发挥作用。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鲜明指向,邓小平一开始就注意到了,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习近平指出,“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中央为此制订出了路线图,即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三、要深刻理解两句话是一个整体  

习近平说,这前后两句话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能只讲一个不讲另一个。那这二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如果把这个总目标比作中国的高铁——复兴号,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复兴号的动力系统,是核心技术,是迄今人类社会最先进的制度。“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复兴号的“本根”。  

而复兴号要想跑得快,也必须有配套,如,轨道要好,路不好肯定跑不起来;各个零部件需要经常检修,保证关键时候不掉链子;司机水平要过硬,司机不踩油门肯定开不起来;车上工作人员要做好服务,否则乘客不满意;地勤保障要到位,否则无法保证准点开车……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动力系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配套,配套给力,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复兴号”才能如虎添翼、一日千里。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