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美丽乡村”视阈下河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2018-06-21

课题主持人:谢青玉

内容提要

  乡村旅游是传统“三农“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其核心价值在于存续和弘扬优秀文化基因,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功能,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城镇化的矛盾正日益突显,受观念、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大量承载着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且具有很高研究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正在消亡。本文通过对“美丽乡村”视阈下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了有效解决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和整体推进力不高等问题的具体对策,以应对快速就地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严峻形势。

  美丽乡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物,目前学术界对于美丽乡村并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概念。笔者认为美丽乡村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美丽乡村是指乡村建设的标准是美丽的,广义的美丽乡村则是指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在本研究中,根据相关文献从不同侧面和不同角度对美丽乡村的理解,笔者对美丽乡村的定义更倾向于广义,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延伸。笔者对“美丽乡村”概念表述如下:美丽乡村是以农村空间为依托,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传承生态文化、培育文明新风为目标,不断加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不断满足人们内心感受又不断实现其预期建设目标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历史过程。

  乡村旅游,又称为传统村落旅游或古村落旅游。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传统民俗和文化为支点,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性和知识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特别要与精准扶贫等结合起来,不仅可以突出民俗特色,还有利于实现 “三农”等一系列的财政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居民的家门口的灵活就业和创业;三是乡村旅游的主要目标市场应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都市人享受农村自然风光和传统民俗文化的愿望。具体阐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性,二是乡村旅游产品的体验性,三是乡村旅游开发的扶贫性,四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五是乡村旅游时空的变化性,只要我们能够解决好乡村旅游资源在供给与需求上的数量矛盾、结构矛盾、空间矛盾和时间矛盾,就一定能够实现乡村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的两年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路径是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美丽乡村”代表着相关地理区域范围内特定时间的传统文化、空间格局、生产生活方式和建筑艺术,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不仅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也是一种潜在的旅游资源;从“三农”发展来看,“美丽乡村”是我国农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和创新“三农”发展道路的基础。另一方面“美丽乡村”作为传统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美丽乡村”仍将是维持传统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更是广大农村地区利用社会资本的有效载体,对于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凝聚中华民族“根”的意识和国土安全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扩大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改善人居环境;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农民工返乡就业,脱贫致富;有利于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乡土文化传承等,最终实现农村居民的安居乐业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任务,对于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促使贫困地区产生社会、生态、经济三重效益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美丽乡村”视阈下我们实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是因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主要表现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和乡风文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形成人们“家”的归属感;“美丽乡村”建设指导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提升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品位;“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所以“美丽乡村”视阈下我们重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工作,采用有机更新、生态适应等工作思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生态适应性本属于生物研究的一个范畴,在“美丽乡村”建设视阈下我们实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也要遵循自然、社会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宏观上的生态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乡村旅游对地形地貌的生态适应性;二是乡村旅游对水与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三是乡村旅游对气候的生态适应性。我们从微观层面来研究河南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的适应性,主要研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传统建筑及设施从建造到使用维护的各个过程以及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具体细节。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生态适应性。一是乡村旅游建筑的方位朝向及平面布局的生态适应性;二是乡村旅游建筑对地形的生态的适应性;三是乡村旅游建设中对建筑材料的生态适应性。

  为了全面了解“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课题组成员自2016年6月—2017年10月对我省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了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课题组成员对样本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地理、经济、文化等重要的细分要素,经过多次对比分析,课题组最终选择了信阳市郝堂村、栾川县潭头镇重渡沟村、西峡县双龙镇化山村、民权县王公庄村、新乡市辉县沙窑乡郭亮村、登封市大冶镇朝阳沟村、内乡县葛条爬村、焦作市岸上村和中牟县雁鸣湖镇韩寨村等九个乡村旅游示范村进行了调查。

  通过课题组成员对9个不同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调研发现“美丽乡村”视阈下的乡村旅游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形成一定规模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城乡结合部;传统古镇和古村落多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山村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空间还很大。二是乡村旅游的客源以国内游客为主,且在国内旅游市场份额中,乡村旅游所占的比例也十分有限,乡村旅游以城镇游客为主要客源,时间主要集中在双休日和黄金周等传统节假日,季节性很强,且经济效益不明显, 旅游收入没有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三是由于受到政策、资金、观念、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制约,我省乡村旅游目的地行、食、住、购、娱,以及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等都还处于较低水平,大多只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要,离舒适、愉快的旅游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四是在许多地方,出于扶贫解困等目的的旅游开发意图明显,个别政府行为违背了旅游资源开发和市场发展规律,造成了对自然旅游资源和原生传统文化的过度开发和损害,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五是随着新型城镇化速度和农村老龄化程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到城市发展,人口的流失和专业保护人才的匮乏使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六是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受资金、技术水平限制,以及没有历史格局、历史环境保护理念等因素的影响,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正遭受着发展性的破坏。七是多数乡村旅游目的地受房屋产权分散的限制,无法得到统一的保护和开发,这将影响到整个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八是农村地区的经济转型严重影响到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使得一部分小工业进入到农村地区,这些小工业已经对乡村旅游目的地造成了较大的破坏,而且这些小工业的布局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布局严重的不协调。最关键的是现阶段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缺少资金、政策和指导,再加上部分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保护意识和专业训练,不懂得如何正确发展乡村旅游,无法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调查分析,也找出了“美丽乡村”视阈下河南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美丽乡村”视阈下河南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乡村空间的解构和重构;二是资金供给方式单一;三是乡村环境的问题矛盾突出;四是利益相关者群体间的内部矛盾。“美丽乡村”视阈下河南省传统保护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村落有:一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生态环境复杂;二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维认知的制约;三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群体的缺失;四是“美丽乡村”可利用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五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六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并不完善;七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八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激励缺失和能力提升方面的制约。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丽乡村”所在区域的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有相当部分的“美丽乡村”正遭受建设性破坏、旅游性破坏、自然性破坏、自主自建性破坏和保护性破坏,因此现阶段探讨“美丽乡村”视阈下河南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迫在眉睫。首先是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原真性、因地制宜和可持续性的基本原则。其次我们从生态适应性探讨河南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主要有乡村旅游度假养老模式;农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和特色小镇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我们探讨了“美丽乡村”视阈下河南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一是“美丽乡村”视阈下提高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维认知和顶层设计;二是“美丽乡村”视阈下完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三是“美丽乡村”视域下建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四是“美丽乡村”视阈下增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五是“美丽乡村”视阈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育;六是“美丽乡村”视阈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特色产品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