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推进鹤壁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鹤壁市社科联课题组2024-01-29

  如何依托文化资源禀赋和产业资源优势,挖掘新动能,提振文旅消费,快速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既是落实河南省“十大战略”的客观要求,更是鹤壁市加快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必然选择。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注重顶层设计,树牢文旅融合新理念

  (一)聚焦核心要义,更新融合理念

  要树牢“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高质量文旅融合理念,从思想深处深刻认识到文化资源是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旅游是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主动融”“深度融”“创新融”上发力。

  (二)加强规划引领,坚持高位推动

  在已制定的现有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对非遗文化、乡村旅游、红色文化等专项规划的顶层设计,如出台《文旅融合视域下推进鹤壁市地方图书馆转型发展规划》《鹤壁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等。

  二、加强精准定位,提质文旅融合新业态

  (一)以创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抓手,积极发展“美食+工业游”

  建议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依托,打造以永达、飞天、春黎、淇花等企业为龙头,以畜禽肉调理食品、粮油精深加工、面点、预制菜肴、谷物脆片等为线上明珠的“美食之旅”工业游,借助永达100多种食品被列为航天员食品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线上微直播、线下打造专供参观“航天美食”流水线过程的形式,实现工业与旅游的碰撞融合。

  (二)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抓手,升级发展“生态+康养游”

  要加快升级打造以淇河国家湿地公园、淇水诗苑、淇水樱花园、五岩山、西顶村和张家沟等为依托的高效优质自然生态康养游,特别是重点面向“银发人群”、亚健康人群和追求高品质健康生活的人群打造旅居社交平台,以“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促进“大自然”“大健康”“大养生”有机融合,加快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产业。

  (三)以创建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为抓手,升级发展“红色+研学游”

  一方面,深耕红色沃土,提高开发水平。升级打造以石林会议旧址、大河涧乡红色教育基地、中共林安汤边工作委员会旧址、淇县大石岩村红馆等纪念场馆和革命遗址为依托的红色爱国游,努力实现建成全国著名的“红色文化制高点、初心教育打卡地”的目标。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全面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展示;与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以歌曲、小品、情景剧等形式,生动讲述红色故事;与相关主题活动相结合,深度开发同政府、企业、院校合作的红色旅游模式,将红色旅游项目搬进机关、企业、课堂;与周边地市红色教育相结合,研究制定跨区域红色旅游合作规划,加强与周边安阳、濮阳、新乡等地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聚合效应。另一方面,守好文化的根与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以大遗址作为文旅融合突破口,打造以辛村遗址、刘庄遗址、黎阳仓遗址为依托的考古研学游,加快推进豫北文物整理基地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通过开展模拟考古,观摩文物修复室、考古实验室,考古拓画以及考古盲盒等“考古拾趣”系列活动,努力打造考古文化体验目的地,建成全省考古旅游先行区。

  (四)以创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抓手,升级发展“农耕+休闲游”

  围绕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等,以浚县黎阳故城遗址、浚县县衙粮仓、淇县良相坡、淇滨区太宗农耕文化博物馆等为依托,升级发展农耕休闲游。可建设一个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学习型实践基地,打造集传统农具展示区、乡村生活体验区、非遗手工体验区、年代换装打卡区等实体场景于一体的商圈田园;此外,还可依托鹤壁市高标准农田开展现代化农业观光旅游,建设麦田乐园,利用数字技术创作麦田画,修建观光栈道、小火车轨道、特色观光塔等。

  三、提升科技赋能,创新文旅融合新形式

  (一)加快元宇宙布局

  首先,做好顶层设计,为文旅元宇宙发展夯实产业基础。以《河南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为契机,尽快出台《鹤壁市“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将元宇宙产业纳入鹤壁市重点发展的产业范畴。其次,通过元宇宙虚实结合技术,打造线下沉浸式文旅产品。建议由市文广旅局牵头,协调有关县区政府在鹿台阁、辛村遗址、钟楼、云梦山、文化中心等特色区域大力推进线下沉浸式文旅场景建设。例如,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在鹿台阁再现《封神演义》的三维立体影像,在云梦山再现鬼谷子讲学的数字影像。同时,可借鉴广州南沙推出元宇宙服务大厅,实现云窗口“一对一”实时视频客服、“港澳身边办”等功能,助力鹤壁市创建国家营商环境试验区。最后,通过元宇宙虚拟重现技术,打造线上平行世界旅游体验。建议建立虚拟技术基地,将鹤壁市各个特色旅游景点虚拟为三维景区,如通过对景区空间扫描,将浚县古城或朝歌里文化风情街迁移至云端平台,实现线上可完成与线下完全一致的参观、社交、消费购物行为。

  (二)加快文旅文创IP化

  着力打造影视IP。可凭借鹤壁市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人物以及牛派知名艺术品牌等,加大与知名影视公司的合作力度,自创和合创出更多的优秀影视剧,实现一部剧带动一座城。着力打造淇河文化IP。充分挖掘淇河诗经文化内涵,以作为见证先秦爱情的河流——淇水为依托,以年轻群体为受众对象,建立爱情博物馆。可在馆内设置不同主题区域,包括表白馆、分手馆、信物馆以及爱情银行等,将《诗经》里关于爱情的诗句演绎及解读与现代年轻人的爱情观念发生融合和碰撞。着力打造非遗IP。利用新媒体,打造非遗数字平台。可联动众多品牌及非遗传承人打造“鹤壁非遗江湖”,演绎非遗故事。还可策划数字藏品发行,加大推介宣传辛村遗址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康侯簋等,通过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以数字化处理的方式“活化”文博资源。着力打造道德IP。以“善作善城富美鹤壁”城市建设主题为依托,以山城区创新打造的“善行山城”品牌为抓手,塑造一批知名的“善文化”IP,推动“善文化”IP与城市宣传、社会治理、产品销售、文化创意等领域跨界融合。

  四、加强宣传推介,讲好文旅融合新故事

  (一)打造文旅IP形象宣传

  可针对鹤壁市不同县区的特色文旅资源设计并不断完善“1+6”可爱卡通文旅IP形象,“1”即鹤仙子(代表鹤壁),“6”包括淇晶晶(代表淇河诗经文化)、樱美美(代表樱花文化)、浚苗苗(代表古庙会民俗文化和农业现代化)、石林林(代表红色石林文化)、朝吒吒(代表殷商文化)和驴辿辿(代表古村落文化)。

  (二)加大节会宣传

  精心谋划各种会展、节庆、赛事、季节游和演艺活动,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推介动力。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借助“网红效应”,大力开展直播旅游,利用其传播速度快、曝光度高、影响力大等优势,带动旅游人气,增强游客旅游和消费的黏性。

  (三)强化线上线下体验

  加快推进完善智慧旅游建设,通过5G、VR等多样化的现代技术运用,实现“现场直播引领+线下实体消费”双轮驱动,谋划一场能把“朝歌文化”、军事文化、淇河文化、中医药文化等系列文化符号融入的大型情景表演,增强留客能力,真正推动文化功能与旅游价值的全链条融合。可借鉴《新千里江山图》的表现形式,以“鹤仙子”为向导,通过对全市特色景区空间的扫描或绘画,以讲故事的形式串联呈现文旅资源,扩大鹤壁知名度。

  (课题组主持人:马吉芳 课题组成员:陈书恒 刁晓辉 赵存社 陈晓娟 芦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