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商丘建设枢纽经济发展新高地的思考与建议

  商丘市社科联课题组2024-01-29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商丘建设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的目标定位,商丘市社科联课题组及时赴睢县、民权等县(市)开展调研,研究分析商丘市枢纽经济发展优势,谋划“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定位、思路和举措建议,为商丘在全省“两个确保”大局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贡献社科力量。

  一、商丘发展枢纽经济的优势

  (一)高铁时代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商丘地处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的重要枢纽,是“一带一路”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全国66个区域流通节点城市。

  铁路方面,商丘位于陇海铁路和京九铁路的交会处,铁路交通十分便利。在东西方向上,已开通运营途经商丘的郑徐高铁属于国家陆桥通道的关键部分,连通从乌鲁木齐至郑州、徐州、连云港等城市的国家东西贯穿线。在南北方向上,京雄商高速铁路属于京九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商合杭高铁的建成通车,标志着河南、安徽、浙江三省实现高铁“无缝对接”,中原至长三角再添新通道。

  公路方面,高速公路通车7条520公里,形成“四横三纵”网络格局。干线公路通车里程1727公里,其中一级公路241.5公里;“三环九放射”市域快速通道构建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区40—60分钟不收费交通经济圈,使沿线500万人受益。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2万公里,公路密度居全省第1位。商丘在全省率先实现公交车辆全部电动化,纯电动公交车辆达2153台。

  内河航运方面,新增沱浍河四级航道85公里,沱浍河航运二期工程、涡河及惠济河航运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豫东地区通往华东及长三角地区的水上运输通道正在打通。

  航空方面,民权通用机场的开工,实现了民用航空“零”的突破。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并于2021年8月24日成功实现6架飞机首次试飞;商丘机场项目开工已列入河南省2022年重点工作。

  (二)多项政策红利叠加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河南省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助力商丘综合交通枢纽经济发展。2012年国务院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将商丘建成中原经济区与华东地区合作的东部门户。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商丘是雄安新区连接“一带一路”陆上通道门户城市和枢纽城市,系河南省对接雄安新区的前沿门户城市。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明确商丘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2018年11月,国务院出台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商丘定位北淮海经济区和京九线发展轴,同样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21年,在《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商丘定位和洛阳并列,同为全省重点建设的国家级立体交通枢纽城市,并明确提出提升郑州国际性和洛阳、商丘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商丘市是规划建设的国家80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具备发展枢纽经济的显著优势。2021年11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将商丘枢纽纳入“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三)经济发展后发优势逐步显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丘经济发展后发优势逐步显现。在经济发展方面,2012—2021年平均增速约为9.01%,高于全省(7.86%)1.15个百分点;2021年,商丘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83亿元,在全省排名也从第10位上升到第8位;三次产业结构已从2012年的22.8∶47.5∶29.7调整为2021年的18.7∶37.4∶43.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了14.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在科技创新方面,全市已建成省级高新区6家,居全省第1位;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5家,居全省第1位;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化基地7家,居全省第1位;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居全省第3位。在城镇化方面,2021年商丘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7.21%,相较于2016年(40%),提升了7.2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率为3.4%,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进一步激活有效投资和潜在消费需求。

  (四)物流产业发展迅速

  商丘市以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抓手,形成以豫东综合物流产业集群区为核心,服务区域、辐射全国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枢纽+通道+网络”的物流服务体系,促进商丘城市枢纽功能和产业集聚辐射能级提升。2022年以来,全市注册登记的物流企业3300余家,快递企业拥有品牌20个,物流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3万人;公路运输量提升至全省第一方阵(第5名),邮政物流业务量及经营收入位居全省第2位、全国50强第39位。

  二、商丘发展枢纽经济的困境

  (一)经济发展的短板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受长久以来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商丘产业结构可概括为:工业较发达,增速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强;农业仍在发挥基础作用;服务业增速较快,但总体占比较低,业态仍在培育过程中。从2021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商丘三次产业比例为18.7∶37.4∶43.9.同年,全国的三次产业比例为7.3∶39.4∶53.3.河南省为9.5∶41.3∶49.1(数据来源于《2021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比全国和河南省情况可见,商丘仍处于工业化后期,同时又具备在城镇化进程中对农业的依赖性,表现出“二元经济”特征。科技创新仍有不足。重点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健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长期需要从外部引进,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高水平研发团队和领军人才缺乏,支持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创新基础支撑需进一步强化。城镇化水平不够高。2021年,商丘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7.21%,在全省排第16位,分别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9.24、17.51个百分点。

  (二)周边城市竞争压力大

  目前,商丘市周边城市也纷纷开始发展枢纽经济。比如,省内,郑州市在区位、交通、政策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均优于商丘。毗邻的周口市,周口港区作为河南省唯一一个以内河港口为依托的新兴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打造“公铁水空”四位一体多式联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省通江达海的门户港口和重要交通枢纽。省外,宁波、南京、丹东等全国各大地区和城市纷纷提出发展枢纽经济。特别是周边的菏泽、徐州等地已充分认识到枢纽经济可以作为促进当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所以特别强调要加快枢纽经济区的建设,大力发展枢纽经济。

  (三)枢纽经济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商丘将物流业和跨境电商作为其发展枢纽经济的突破点,但总体而言,全市的物流业和跨境电商的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种类以交通运输、物流中转、仓储和简单交易等传统产业居多,产业功能比较单一,附加值较低。以跨境电商、现代金融、电子信息、商贸会展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和以精密机械、智能终端、生物医药等为主的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有限。围绕枢纽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各产业之间集聚融合不足,链式协同能力偏弱,发展缺乏柔性。

  (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尚需进一步完善

  商丘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中处于规划建设的项目相对过多,已建成、开通的重大交通项目相对较少。比如,商丘机场、永城机场已完成项目前期手续;沱浍河航运二期工程、涡河及惠济河航运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商丘铁路物流基地、高铁货运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也正在建设中。而且重大交通工程项目建设工程期又相对较长,这必然对商丘短期经济发展拉动效应不显著,还会受到疫情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三、商丘发展枢纽经济的思考与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理顺管理机制。发展枢纽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建立科学的枢纽经济发展机制,成立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商丘市枢纽经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商丘市枢纽经济发展。同时,由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统计局等作为牵头责任单位,制定出台《商丘市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与考核办法》,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明确发展方向,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商丘应在汲取全国枢纽经济先行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商丘实际,出台《商丘市枢纽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高标准、高起点推进枢纽经济建设。枢纽经济发展规划需要与区域发展、交通运输、产业规划等国家和省相关战略衔接,发挥政策叠加优势。

  三是加强枢纽产业培育,夯实枢纽经济发展基础。引导中小微物流企业立足“专精特新”定位,深耕细分领域市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做精做专物流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平台型企业为中小微物流企业发展赋能,创新物流服务产品、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支持网络化、专业化龙头物流企业与中小微物流企业紧密对接,畅通物流末端微循环,共同打造优势互补、高效协作的物流企业生态。

  四是加强跨区域交通互联互通,提升集聚辐射能力水平。商丘应以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按照“航空形成节点、铁路形成枢纽、公路形成网络、水运形成规模”的总体思路,推进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综合交通网络布局,精准补齐交通短板,畅通瓶颈路段和待贯通路段,提升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水平,推动区域、城际、城乡多层次交通一体化,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五是加强营商环境优化,加速要素集聚商丘。商丘作为内陆地区,既不沿边也不靠海,在新一轮发展中,单靠商丘自身要素支撑不了商丘高质量发展。唯有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吸引更多头部企业、终端产品企业和新兴产业进驻,加速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的流动,才能发挥比较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取胜,真正肩负起在全省“两个确保”大局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历史使命。

  六是加强长远谋划,提升“双招双引”力度。一要把握好“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重大机遇,依托豫东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区、综合保税区等各类开放合作平台,大力招引国内外知名的现代物流、航空货运、快递、国际货代、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商等企业,推进企业区域总部、分拨和转运中心、运营和研发中心等落户商丘。二要加大引才入商力度,完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弹性工作机制,推动人才公寓建设,解决好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问题,以灵活多样的机制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课题组主持人:胡继勇 课题组成员:赵继彬 陈月梅 李国杰 熊加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