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中华民族发展史视角下的红旗渠精神:孕育、升华与传承

  张守四2024-01-26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考察时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这一论断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揭示了红旗渠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相连、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的关系,深刻阐释了红旗渠精神的永恒价值,对深刻理解和把握红旗渠精神内涵,充分发挥红旗渠精神的教育作用,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红旗渠精神提供了丰厚滋养

  红旗渠精神生成于中华大地,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传统美德、人文思想精髓滋养孕育了红旗渠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与“自力更生”高度契合。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寓意自然运动强劲刚健,君子处世也应像自然一样,力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庸·第二十五章》里说过:“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孟子·离娄上》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在逆境中奋起,向死而生,靠的就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与“艰苦创业”高度契合。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在苦难中奋斗是中华民族尊崇的英雄气概。《墨子·辞过》曰:“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左传·庄公·庄公二十四年》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北宋哲学家张载曰:“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后演变为传诵至今的座右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个人如此,国家和集体也是如此。勤俭可以使一个王朝昌盛,而腐败则会使一个王朝灭亡。李商隐《咏史》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一语道破了政权兴衰成败的关键。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与“团结协作”高度契合。《周易·系辞上》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晋代陈寿《三国志·吴书》曰:“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许多广为流传的俗语、俚语,如“人心齐,泰山移”,“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等,句句说明了团结合作的强大威力。古人把战争取胜的因素总结为“天时、地利、人和”,“人和”就是团结,指的是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而“孤则易折,众则难摧”“孤雁难鸣”等,则从另一方面说明没有团结协作,仅仅依靠某一个或某几个所谓的精英人士孤军奋战,再精英的团队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天下为公”与“无私奉献”高度契合。中国传统的奉献精神或表现为忧国忧民、胸怀社稷的家国情怀;或表现为超越功利的克己自律等。《诗经》提出“夙夜在公”,《书经·周官》提出“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墨子》强调“举公义”,《礼记·礼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北宋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上古神话女娲炼石补天、神农氏尝百草、大禹治水等,无不体现“以天下为己任、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义是人的天职,是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倡导重义轻利,奉献他人;《后汉书·祭遵传》曰,“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林则徐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天下为公、克己奉公所蕴含的爱国为民、甘于奉献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为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治国之道、为人之学、修身之法,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支撑中华民族坚韧发展的力量之源,是中华民族永久恒远的精神追求。融入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营养元素,滋养孕育了红旗渠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升华了红旗渠精神内涵

  “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作为文化基因,历经一代代传承与发扬,最终沉淀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厚重底色。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者、坚定弘扬者和创新发展者,自创立之日起,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开天辟地的建党实践和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再生再造和凝聚升华,并在革命实践中熔铸孕育了革命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以及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大批革命精神,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内容。后来成为红旗渠核心内涵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升华,提高了境界。

  一是自力更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的道路。1935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就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1945年毛泽东强调:“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1958年,毛泽东同志又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建设路线。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自力更生,强调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强调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革命建设事业,归根结底还是要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干出来的,从而将自力更生与党、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创造性地赋予了自力更生以新的内涵。

  二是艰苦创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使命的艰巨和旧中国贫穷落后的现实,决定了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领导伟大事业发展中独特的政治要求。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中指出:“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面对国内外反动势力“围剿”的残酷斗争环境,面对革命根据地民贫地瘠、物资匮乏的极端困难,前仆后继,百折不挠,展现出我们党坚定信仰、不畏强敌、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格,锻造了我们党迎难而上、一往无前的精神特质,磨砺了我们党矢志不渝、奋斗不息的顽强意志。党在实践中把艰苦奋斗与马克思主义信仰联系起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联系起来,赋予了艰苦奋斗以革命性、政治性、方向性,使艰苦奋斗成为革命需要和时代要求。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突出表现为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依靠艰苦奋斗,新中国取得了一系列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艰苦奋斗的内涵,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是团结协作。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完成历史使命的重要战略和策略。党的二大作出《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首次提出关于统一战线的概念。大革命时期,党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国民革命联合战线,掀起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抗日战争时期,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党团结社会各界组成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所谓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正是由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中国革命中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同志把统一战线同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一起作为党的“三大法宝”。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团结协作,第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团结,这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的根本保证。第二,是坚持用共同目标凝聚力量,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实现最广泛的团结。第三,是坚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团结协作,展现出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崇高品质,是党的理想、信念、意志、品格及价值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四是无私奉献。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奉献精神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是为信仰而奉献,号召全体党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第二,是为人民大众而奉献。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就是要求全体党员将集体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为了保护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第三,是纯粹的奉献精神。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同志》中写道,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向他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百年奋斗中,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批又一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顽强斗争的英雄人物、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把生命、鲜血和汗水奉献给了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他们身上体现的就是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困苦,以革命利益为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为人民大众的利益而勇于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正是革命先烈们英勇无畏的牺牲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红旗渠精神与延安精神一样,都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铸就的伟大精神,虽各有侧重、各具特点,但都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红旗渠“人工天河”的奇迹是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的,红旗渠精神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方方面面都体现着党的领导,体现着党的思想路线、群众路线,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在精神文化领域的有机统一,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提炼再升华而取得的丰硕成果。

  三、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继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带给中华民族的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新中国成立、社会层面的翻天覆地,更是精神上的洗礼和自立。红旗渠精神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标志,和这一时期形成的众多革命精神一样,展现的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一股革命加拼命的精气神,焕发的是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都是中国人民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昂然自立的体现。红旗渠精神诞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其蕴含的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至今滋养、浸润着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催生着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动力。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的时代要求。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面对着重大的历史机遇,也面对着重大的风险挑战,在前进的路上战胜风险挑战,既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我们要继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继续坚持“两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汇起来,丰富其内涵,发挥其作用,让红旗渠精神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闪耀出更为灿烂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