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以“十大战略”为引领凝练一流创新课题

  李庚香2024-01-26

  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一流课题才能聚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河南省要实现“两个确保”,就要以实施“十大战略”为引领,聚焦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目标,谋划实施一批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基础性课题,以一大批一流创新课题,汇聚一流人才,拿出一流成果,推动河南省高质量发展。

  一、要从实现“两个确保”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两个确保”是河南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十大战略”是实现“两个确保”的重要抓手,创新发展则是实现“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的核心引擎。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科技创新驱动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性力量,也是全国各省份角逐的主战场。河南省无论是推动经济总量规模从5.89万亿元台阶迈向6万亿元、7万亿元台阶,还是盘活“存量”、激发“增量”,都取决于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可以说,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我们要深刻把握“国之大者”“省之要者”“民之需者”,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坚定不移地走好这个“华山一条路”。

  二、以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审视河南发展

  以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审视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河南有基础有优势,也有差距有短板。

  在基础和优势方面,河南以近6万亿元的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1位。河南是国人粮仓,正由“国人厨房”向“世界餐桌”嬗变,小麦、花生供种能力均居全国首位;具有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在41个工业大类中拥有40个工业行业大类;位于天地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达到27.9万公里,“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路互联互通,让河南吸引力更强、朋友圈更大;历史文化资源丰厚,老家河南、功夫河南的形象深入人心、广为人知,河南元素在全国出彩出圈,正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加速前进。

  在差距和短板方面,第一,创新能力不强。数据显示,2021年河南省创新能力居全国第14位,落后湖北7个位次。第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够。2020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64%,不足全国平均水平,位居第18位,落后湖北10个位次。第三,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不协调不匹配。一些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缺乏高层次人才、技术支撑,需要到外省招人;豫籍人才回流现象不明显。第四,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全国1600多名两院院士中,河南仅25人,湖北70人,湖南61人,安徽30余人;全国“长江学者”440人,河南仅有1人。第五,创新生态不优。河南省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企业缺乏依靠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动力。

  三、凝练一流创新课题,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

  要以“十大战略”为引领,深度聚焦、高度凝练一批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基础性课题和“卡脖子”技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精准、更有力的支撑。

  一是围绕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聚焦整合重组实验室体系,谋划实施一批课题。河南最大的不足还是发展不足,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创新问题。实验室是实施创新驱动的“省之利器”。整合重组实验室体系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实施以来,河南省陆续组建了嵩山、神农种业、黄河等第一批3家省实验室,推进省科学院重振重建,在创新驱动方面河南省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要聚焦整合重组实验室体系,谋划实施一批课题,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搭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省级实验室为骨干,兼有技术创新中心、中试基地、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的实验室体系,实现“0-1-N”的不断跃升,努力建设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人才汇聚、创新动能厚植的高地高峰。

  二是围绕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聚焦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与文旅文创产业关系,谋划实施一批课题。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炎黄子孙的精神家园。中原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居于政治文明中心,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区和集大成之地。在中华文明进程中,黄河文化、中原文化是主体、主导、主干,具有根、源、家、干、魂的历史地位。文旅文创产业具有高渗透性、强融合性、可跨越性,文旅消费日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聚焦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与文旅文创产业发展关系,谋划实施一批课题,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中原文化、黄河文化融入文旅文创产业中,推动河南省文旅文创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推动河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厚植大省自信、文化自信、历史自信。

  三是围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聚焦城乡变迁趋势,谋划实施一批课题。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标志,是我国人口变迁的主要趋势。当前河南省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接近57%,距离70%还有13个点的上升空间,按照每年约1.5个百分点的增速,未来10—15年每年约150万人从农村流入城镇,但乡村人口仍有近5000万人。要站位全省发展大局,聚焦城乡变迁趋势,谋划实施一批课题,通过深入广泛实地调研,客观分析城乡变迁规律,预判未来15年、30年城乡人口、规模、产业、文化变迁趋势,尤其要聚焦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式和特点,以及乡村规模变迁、人口变迁、产业变化、文化传承等内容,形成有前瞻性、有深度、有温度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河南省走好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支撑。

  四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聚焦如何推进乡村治理,谋划实施一批课题。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乡村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使乡村治理更具有特殊性。要聚焦如何推进乡村治理,谋划实施一批课题,坚持自治为基础、德治为支撑、法治为保障,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入乡村治理中,推动三者良性互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让传统与现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制度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开辟乡村治理新境界,实现乡村善治,为乡村振兴赋能,建设21世纪的乡土中国。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