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逻辑遵循与实现路径

  罗士喜2024-01-25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外出考察,就赴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聚焦农村乡亲们的生活和发展问题,与乡亲们拉家常、问收入,忆当年、看当下,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真挚朴素的爱民之情、为民之心,映射出人民领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深刻指明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极端重要性和历史必然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农业农村肩负着促进自身发展和提供战略支撑的双重使命,必须赓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建设与现代化强国相称的强大农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

  (一)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城的比重上升,乡的比重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在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国情下,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农业都要发展,乡村都不会消亡,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这也是客观规律”。“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国情的一大主要特征,它不仅意味着发展任务繁重艰巨,而且还意味着面对我国区域差异化和不平衡的巨大挑战。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人均国民收入已经历史性地迈上了1万美元的台阶,但由于人口规模巨大,人均发展水平仍然落后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挑战更大。中国超大的人口规模决定即便城镇化率达到70%也仍将有4亿多人口在农村,这是中国现代化不能忽视的客观现实。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这就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二)乡村振兴战略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核心要义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宗旨就是共同富裕。而实现共同富裕,根本在农村、重点在农村。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搬的经验。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意味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在乡村的生动体现。

  (三)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注入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既是现代化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也应是现代化的受益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中国式现代化的宗旨也是依靠人民、为了人民。革命时期通过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赢得了人民,取得了政权;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西方国家的敌视和封锁,面对国内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中国共产党从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现实国情出发,按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的基本方针,依靠农业农村农民的大力支持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依靠农村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快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城镇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民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业连年丰产,农民连年增收,农村总体和谐稳定,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为中国推进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撑。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发展新阶段新变化,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城乡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确保国内国际双循环比例关系健康的关键因素。几亿农民同步迈向全面现代化,能够释放出巨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农村将为国内大循环提供巨大资源和市场空间。毫无疑问,农业农村农民将再次为中国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内生动力。

  二、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逻辑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实现共同富裕,根本在农村、重点在农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国情实际,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在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出现的新趋势和提出的新要求基础上,从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与实践逻辑三个维度分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应然性与实然性。

  (一)历史逻辑:农业农村发展的调适性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以党的十六大做出关于我国基本实现从温饱到小康“历史性跨越”的趋势判断为标志,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在阐述社会主要矛盾时,为了准确表述并充分彰显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别添加前置语“仍然是”或补上后缀词“没有变”,然而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所涵盖的主体内容却未曾发生改变。其间,关于农业农村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分别提出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等论断,虽然在表述上经历了从“统筹”到“一体”的语境转换,但始终是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展开,其对象指向始终未曾偏离“三农”主题。党的十九大明确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至此,标志着矛盾对立面的主体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以此为据相应确立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透过现象从本质规定性层面审视可知,农业农村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或各类矛盾,根本上也是社会主要矛盾在农业产业领域和农村地域空间的具体体现,二者是类属“整体”与“部分”关系范畴。可以看出,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变化是农业农村发展战略不断更新与持续调适的总依据,贯穿了“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是所处时代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既体现了政策思路的连贯性与价值目标的一致性,也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时代方位的递进性。

  (二)现实逻辑:需求侧与供给侧的矛盾性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大对立面分别发生了根本性转化,属于质的飞跃。从需求侧来看,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从“物质文化”升级为“美好生活”。这意味着“人民需要”的内涵不断丰富、层次逐步跃升,对农业农村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文化层面,而更多的是希望农业农村能够提供充足安全的物质产品、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和传统特色的精神寄托,是需求从传统向现代的一种转型升级。就供给侧而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代替了“落后的社会生产力”。这表明区域城乡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和水平悬殊,不仅体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层面,更多地需要从农业能否持续繁荣发展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多维因素进行综合衡量。也就是人们关于农业农村需求侧的跃迁升级对供给侧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新要求,而作为供给侧的农业农村的发展速度与效率又呈现出不均衡与不充分,在需求的转型升级与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状况下,农业农村发展的整体供给能力显然难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此即需求侧与供给侧的矛盾之处。矛盾是促进变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以事物变化发展的矛盾性与动力源之辩证关系为逻辑理路,因时而新地确立坚持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

  (三)实践逻辑:农业与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农业产品、农业剩余、农村资源与要素在“有形之手”的支配下不断向城市和工业聚集。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健全,国家的“计划性指标”和“政令式手段”逐步减弱,允许资源要素在工农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但作为市场因子的资源要素在“无形之手”的作用下,天然地会遵循趋利性原则去寻找更有市场前景、商业空间和发展潜力的城市及非农产业,以求利益最大化。发展原本式微的农业和农村在遭受外力的“挤压”和“诱导”之下,与城市的区域发展差距、和非农产业的行业水平悬殊就愈发明显。经过长期积累,在发展差距和行业悬殊刺激下,城市与非农产业的“虹吸效应”更为强劲、农业要素与农村资源的“外溢现象”更为普遍,这导致农业农村在发展中遭遇着复杂困境:一方面,广大乡村逐渐呈现出以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为主要特征的衰败景象,导致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弱化、乡村社会涣散凋敝;另一方面,为了加速推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侧重追求流于形式的片面式城镇化率,只注重“物”的城镇化,而漠视了真正的城镇化应该是以“人”为核心,只顾及政绩论、规模论导向下的“土地城镇化”,而忽略了推进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明素质和社会权益为核心意旨的“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城镇化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直面困难和迎接新挑战。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正是对农业农村在发展中呈现的复杂问题做出的时代回应,旨在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逻辑起点,通过补齐“短板”、强化“弱项”和提振“质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一)聚焦关键促提升,深化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认识

  战略的关键点就是战略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点位,全面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聚焦四个关键点,深化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认识。一是明确战略目标,矢志不移加油干。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才能逐步实现农村振兴。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农业和农村是短板,更是薄弱环节。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就是要补齐这块短板,改造这一薄弱环节。二是贯彻总体要求,思路明晰踏实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一总体要求是对我国乡村建设思路的清晰刻画,内在体现为统筹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文化建设,是全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位一体”总方针。三是抓住关键要素,打破瓶颈高效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抓住“人、地、钱”三大关键要素。人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素,要培育一支精干的农业农村工作队伍,促进产业兴旺,抓好乡村治理,培育文明乡风;从“地”来看,就是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实现土地与农村产业和农业科技的高效匹配,切实提高土地经营效率和效益;从“钱”来看,要促进公共财政和社会资源投入“三农”发展事业,使公共资源配置优先向“三农”倾斜,创造条件激励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事业。四是破解关键难题,有的放矢精准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问题。解决城乡发展差距问题,必须依靠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把城乡融合起来统筹考虑,系统推进二者的建设和发展;针对农业问题,必须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切实提高农业供给质量、综合效益和竞争力;针对农民问题,一方面抓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农民落户进城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抓乡村留守农民能力提升,通过提高农民的经营能力、经营规模和资产规模以提高其收入;针对农村问题,要通过资源的统筹匹配,形成乡村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瞄定路径抓落实,确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1.加强农村体制改革,以机制创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体制机制是社会发展活力的总开关,体制顺了,机制活了,乡村社会才会涌现活力,各项事业才能蓬勃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激活市场、要素和主体,打通渠道,激发各类主体有序奋斗,让广大农民最大程度地分享改革红利,从而实现乡村整体的振兴。首先,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为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各类主体提供稳定预期。其次,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益,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再次,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此外,要积极鼓励农民和城镇居民返乡创新创业,促进农村多种业态融合发展,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2.深化农村产业融合,以产业发展路径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产业为首,首要的问题解决了,后续的问题就有了解决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首先,要因地制宜确定乡村的产业发展策略。依据乡村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其他比较优势,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形成能够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并符合市场需要的产业结构,着重发展特色产业。其次,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要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多维功能,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丰富农村产业增值环节;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新兴服务业,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更加坚实的农村产业支撑。再次,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此外,还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调整农业农村补贴方式,增强补贴的指向性和精准性,提高农业补贴的效能。

  3.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以科技创新路径赋能乡村振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可以实现农村发展的弯道超车效应,迅速提高乡村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充分利用一切适宜的科学技术成果。首先,整合公共力量,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资金投入,整合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其次,整合民间力量,促进私人资本扩大对农村科技开发、推广和应用的投入,在农村环境保护、农村治理、农村产业发展、农村生活便利化等各个领域扩大现代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并切实提高应用效率和效果。再次,促进互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现代技术与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密切融合,让农民充分享受现代科技成果,并运用这些成果实现乡村振兴,进一步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现代科技的创新创造活动,实现乡村升级发展。

  4.狠抓乡村人才建设,以人才培养路径促进乡村振兴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一个能人可以振兴一片乡土。乡村振兴离不开热爱乡土的带头人。打造乡村人才队伍,就是为乡村振兴播下能够形成星火燎原式乡村繁荣局面的种子。人才路径,是实现乡村振兴“以一当百”效应的重要路径。一是改造、巩固和建设好乡村党支部,搭好乡村振兴的班子,为乡村实现良好治理打下组织基础。二是加强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三是激励更多优秀的城市人才下乡创业,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为乡村产业兴旺播下人才种子。四是打造乡村信息人才队伍,促进乡村全面融入信息化浪潮,依靠互联网高效接受新政策、新技术、新思路、新商机。五是打造乡村科技人才队伍,依靠科技人才,吸收现代科技成果改造传统农业和农村,依靠现代科技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六是培育乡土文化人才,促进乡土文化传承和文化创作,繁荣乡土文化,树立文明乡风。

  (作者系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