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各方面要求。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城乡发展不平衡,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走在全国前列,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任务繁重艰巨,必须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加强乡村治理,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一、提升乡村经济治理水平,优化发展环境,激活乡村发展活力
只有产业兴旺,才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必须把产业振兴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提升乡村经济治理能力,营造乡村宜业环境,激活乡村发展活力。
(一)科学谋划乡村产业,构建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应坚持城乡一盘棋。首先,乡镇政府和村“两委”要依据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善抓发展机遇,围绕乡村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条件,挖掘自身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策略,科学谋划产业发展方向,理清产业发展思路。找准乡村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着力在“优、绿、特”上做文章,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地域特色的产业,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其次,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因地制宜的目标,科学确定产业的空间布局,促进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二)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发乡村产业主体发展活力
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截至2021年年末,河南家庭农场数量仅占全国的6.7%,小农户比例为98.53%。河南需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2021年年底河南省已完成培育经营管理型和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135.7341万人,但仍然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需求,须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重点培育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农场主、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者、农业企业家。推动土地流转和托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之间重组、合作与联合,促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做强做大。乡村需积极招商引资、引导工商资本下乡,通过工商资本下乡带来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解决乡村产业振兴中的瓶颈制约问题。
(三)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营造乡村良好的营商环境
构建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是人才和企业引得来、留得住、成长好的保障,是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选路径。
一是注重提升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服务水平。通过“放管服”改革解决政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构建县、乡、村服务产业发展的责任体系,为投资创业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要着力解决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人才问题和投资者的融资困难。要着力解决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土地需求问题,引导农村土地产权规范流转,构建农村宅基地数据库,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试点。
二是加强产业发展所需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推进农村道路、信息通信、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清洁能源、防汛抗旱、高标准农田等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良好配套。同时建设完善的商业物流体系,满足经营者对物流发展的个性化需求。
三是为乡村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社会化服务保障。配套的社会化服务能够为经营者解除后顾之忧。要强化社会化服务,为经营者提供技术推广服务、信息服务、政策和法律服务等,如种植业产前的种子、化肥、农药、薄膜等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的耕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等以及产后的收割、销售、运输、加工等服务。
二、提升乡村生态治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强乡村生态治理,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超过工业的最大污染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河南农业源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79.26万吨,地膜多年累积残留量1.14万吨。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一项艰巨任务。
(一)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
衡量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首先就是要看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优美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关键要加大对农村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布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河南省“三山”地区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要率先探索“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换路径,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休闲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要引导农民群众树立自然环境保护意识,重视人与绿水青山的共生关系,提高农民在资源环境保护和修复中的参与度、幸福度。
农业作为乡村的主要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只有加快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才能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要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加强宣传科普知识,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施药,同时积极研发新型肥料产品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要提高畜禽粪污、作物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率,通过再加工实现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促进畜禽粪污、作物秸秆的无害化利用。要大力整治农用残膜,开展农用残膜回收行动,同时加大投入研发可降解农用薄膜。力争到2025年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3%,畜禽粪污和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在83%、93%以上。
(二)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现阶段河南仍存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整体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需要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能力,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河南省提出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的重点是治理乱堆乱放、乱倒乱扔、乱搭乱建“六乱”,开展清垃圾、清污水、清塘沟、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六清”。目标是通过集中“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尽快扭转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使全省农村尽快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提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也是吸引城市人到乡村居住、旅游和创业的重要条件。
三、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改善民生,实现乡村和谐有序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近年,河南省不断加强乡村治理的实践探索,农村安定和谐的局面日益巩固,但乡村社会秩序还不够稳定,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积累,基层党组织需要加强对乡村“四治融合”的全面领导,化解乡村基层矛盾纠纷,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有序乡村。
(一)补齐农村短板,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一是稳步推进乡村建设。截至2022年6月,河南省已将4.46万个行政村划分为城郊融合、集聚提升、整治改善、特色保护、拆迁撤并五大类,所有乡镇均成立乡村规划委员会,已完成1.4万个村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编制工作。乡村建设要避免大拆大建,避免盲目折腾,要稳步推进。乡村建设要有前瞻性。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乡村人口的减少是必然趋势,人口的集中居住也是大趋势。对县乡村的人口分布要有科学预测,据此来确定村庄数量和空间布局,进而确定乡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数量与布局。
二是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应该尽快补齐农村生活短板,使农村具备现代化的生活条件。完善水、电、气等生活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备,让生活更便利;完善道路交通设施,统筹规划城乡路网,实现县、镇(乡、街道)、村、户道路连接。重点加强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着力构建便捷的生活圈、完善的服务圈、繁荣的商业圈,让乡村居民过上更舒适的生活。
三是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河南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虽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条件和农村的医疗条件在不断改善,但仍然无法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好学校”“大医院”等优质资源还是集中在城市里,农村居民想要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还是要到城里去。为此必须加快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的统筹配置,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机制,让农民在农村就能享受和城市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
(二)推进“四治融合”,实现乡村社会治理有效
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激发村民自治活力。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民民主权利,解决乡村事务,化解基层矛盾,理顺乡村人际关系,维护村庄正常社会秩序的重要制度。近年,河南省不断创新村民自治方法,提出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村民自治规章制度,在乡村社会内部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促进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随着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村庄内部逐渐出现贫富分化,邻里关系日渐生疏,矛盾纠纷频发,这些都给村民自治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同时许多村庄存在农民的民主权利得不到落实的现象,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阻碍和谐乡村的构建。要提升村民自治效果,首先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双强”标准选好配强党支部,提升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政治素质和能力,提升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领导力。其次,要激发村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提升农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促进村庄发展、维护公共权益的积极性,增强村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村庄的感情。再次,要不断创新村民自治形式,不断丰富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方式,以解决乡村治理中村民权利悬置问题。进一步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制度,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及时准确地公开村级各项权力运行过程,定期督察权力运行情况,确保村干部廉洁履职,规范用权,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是凝聚乡村法治力量,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乡村法治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维护乡村和谐稳定的必然选择,是构建和谐乡村的重要保障。要合理利用村庄已有的党建文化设施,推进法治广场、法治长廊等乡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法治阵地采用以案普法、以案释法等形式进行宣传,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为推进平安法治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乡村党组织要带头依法办事,用法治理念去处理乡村的问题。要推进“互联网+法律顾问”建设,整合优化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满足群众多样化法律服务需求。培育村干部、网格员和新乡贤等成为法律明白人,组建村居法律顾问团队和基层矛盾调解组织,有效化解群众矛盾,保障乡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注重乡村德治教育,培育良好乡风民风。德治是乡村治理的价值支撑,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但随着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发生改变,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逐渐出现,优秀传统道德观念日趋弱化。加强德治教育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引导村民形成“讲道德、守道德”的良好社会风气。基层干部要带头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成立村民事务理事会,负责红白事管理工作,把文明创评融入乡村治理。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村规民约的制定与完善,用更加完善的村规民约规范引导村民的行为,利用乡贤的影响力教育引导村民,培育文明乡风。
四是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数字化赋能乡村善治。提升乡村数字化治理能力,对于实现“四治融合”构建和谐乡村意义重大。运用数治可以实现与自治、法治、德治的融合。要实现自治方式创新。数字技术的应用使村民可在网上传递信息、表达民意、监督村级权力运行,有效推动村民网络化参与乡村治理,解决了村民主体的“不在场”困境。要加强数治与法治融合,实现法治方式创新。通过微信群、法律服务APP为群众提供业务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以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要加强数治与德治融合,实现德治方式创新。依托数字化平台开展教育,以图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呈现传统文化之美,增强乡村文化吸引力。
(作者系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乡村振兴大数据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