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李新年2024-01-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视察陕西延安、河南安阳时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些重要要求为我们全面认识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一、从新的视域深化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认识

  一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看待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这迫切需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所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国情、算大账,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要加深对这一重大战略的准确理解,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思路,深化认识,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要从固底板角度来看待乡村振兴。党的二十大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我们一定要坚持系统观念,把乡村振兴作为健全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充分认识乡村对社会稳定的保障功能,对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这几年应对突发新冠疫情和特大洪涝灾害,如果没有广阔的乡村腹地做支撑,广大的进城务工农民就可能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所以,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必须强化底线思维,稳住守好“三农”基础。

  三要从农村农民的立场来研究乡村振兴。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的建议、出台的政策,都要充分考虑农村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乡村振兴干什么、怎样干、干得怎样,都要与群众商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而不能主观地为民做主、替民做主。同时,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要保持历史耐心,既要积极推进,又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要坚持科学的工作方法,做到空间维度上的因地制宜和时间维度上的循序渐进。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

  一要着力激发内生动力。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第一,想办法、出政策,要真正切合农民意愿,把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在第一位,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第二,必须把“群众说了算”落到实处,真正“把农民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作为制定党的农村政策的依据”这一要求,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第三,必须激发农民主人翁意识,善于从基层发现总结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招硬招妙招。

  二要着力创造物质条件。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第一,要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打造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上主动作为,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第二,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支持乡村因地制宜,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途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第三,要加大对“三农”的反哺力度。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的放活方针,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三要着力解决人才问题。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新时代十年,我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和创业能人到乡村工作、创业,成为带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排头兵”。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持续想方设法补齐农村发展人才的短板,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优秀人才队伍。要优化农村能人和基层干部的支持引导政策,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四要着力解决发展基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问题,多次就“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作出指示批示,一再强调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做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我们要从生态振兴入手,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做起,铆足干劲,用好巧劲,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

  五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重在“全面”,也难在“全面”。第一,“全面”需要五大振兴协同发力。抓乡村振兴,不能简单就产业抓产业、就文化抓文化,而是要五个振兴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第二,“全面”需要全党全社会广泛参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难度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第三,要做好试点工作,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三、河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

  一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一重任。粮食生产既是河南的优势和“王牌”,也是河南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的指示要求,加快实施新时期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工程,让国人饭碗装上更多优质河南粮。要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深耕市场和加工两大领域,激发抓粮和种粮两个积极性,全面落实党中央惠农政策,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强化农业保险政策措施,让种粮农民吃上“定心丸”。

  二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探索河南模式。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平稳过渡。同时,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三要在探索乡村治理有效模式上贡献力量。2009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南考察时,对邓州发明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给予肯定,要求加以完善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贯彻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要求,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积极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有效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当年在陕北黄土地上,乡亲们告诉他,最大的期盼就是“将来干活挑着金扁担”,“这个‘金扁担’,我就理解为农业现代化”。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