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来,笔者执着于通过甲骨金文、地下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的已知,崇文鉴史,探索阐释上古社会的未知,深感有必要全面启动甲骨文的全息性整理研究与著录,落实甲骨文遗产抢救性保护措施,全面推动甲骨文的科学研究、文化传播、历史教育,促进中华文明根脉的挖掘探索。
几年前,笔者受聘到甲骨文故乡安阳师范学院,协同该校“甲骨文信息处理和科技考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致力于构建集甲骨文字库、著录库、文献库为一体的“殷契文渊”数字化平台,旨在使甲骨文研究从“半劳动力”工作臻至“人工智能”时代。这个大数据平台免费开放,是立足河南省,面向海内外的甲骨文“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互联网窗口。
2020年,笔者又受聘到郑州大学,配合校方,对标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需求,在国家八部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中,铸魂育人,为河南省打造和历练一支稳定的具备甲骨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博文物保护、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知识实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在此,提出几点意见:
一是关于河南省的甲骨文与殷商文化研究。河南省是甲骨文的故乡,自甲骨文发现之初就聚集了一批学者,奠定了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的研究基础。新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甲骨文等古文字的研究及其文化内涵的挖掘,我们要把河南省打造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重地,现在河南省不仅有机遇,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首先,要研究制定一个河南省甲骨文与殷商文化研究学科建设的纲领和配套实施的细则,集中全省专业力量,将学科做大做强;其次,要尽快建立一个专门性的组织机构,落实人、财、物,以确保计划的落地实施;再次,要有远期规划和近期目标,按部就班落实,有序推进。
二是要重视文理结合、打破界际,多学科、多部门、多单位、同方向、开放式协同攻关。要重视甲骨文全息性整理研究与著录,尤其是围绕非考古发掘品全面“清家底”。就河南省来说,据不完全统计,公办单位所藏甲骨片不到1500片,其中河南博物院872片、新乡市博物馆231片、安阳市博物馆195片、开封市博物馆64片、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河南大学均为31片、郑州市博物馆20片、郑州大学18片,还有一些单位也藏有数量不等的甲骨片。而民间收藏情况的摸底调查更是不容忽视,据知情人士透露,可能有上万片甲骨有待挖掘整理,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这部分工作开展起来还很艰难,需要一些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
三是要重视和扶持权威的、接地气的、有计算机专业技术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甲骨文大数据信息处理共享平台的构建,但要节省财力,避免重复建设。由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和科技考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持运行的长期工程项目“殷契文渊”,是公益性服务古文字研究的甲骨文大数据平台。该项目已建设多年,目前进行到第三期,由数字化到数据化,进而迈向智能化研发,在海内外学界很有影响力,用户已达2680个,访问量达到47万,希望河南省能大力扶持。
河南要赶超全国,应打破旧章,展现新观念,加强顶层设计,“不拘一格降人才”,注意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实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科研体制要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使他们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而不是学非所用、学而弃用。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工作,需要潜心埋头、去除浮躁,而且一些大型的、工程性项目的研究,需要长久专注,需要沉潜与“工匠精神”,如果一味地追求成果产出“短平快”、追求成果符合某些既有的特定形式,就很难真正出学术精品,也很难培养、鼓励、吸纳和留住高水平、有奉献精神的学者。
再比如说,古文字专门期刊少,高质量的学术集刊在很多河南高校不被认可。如全国唯一的甲骨学科专门性刊物《甲骨文与殷商史》,国务院和教育部都有大力支持的举措,中国社科院也确认在该刊发表论文即可进入“创新工程”,一些有研究传统和重视甲骨等古文字的省外高校都已给予考核高分,但是在河南省职称评定中却不被看作是学术期刊,甚至连普通CN级别都不如。再如郑州大学的《汉字汉语研究》,是一种在文字学方面专业性极强的高质量学术期刊,但由于其不是C刊,目前它在河南省教育科研部门都没有被认可。古文字尤其是甲骨学方面的重要集刊名录应该由古文字工程专家及专家委员会来推举,应打破所谓核心、C刊等的限制。有关部门应重视“绝学”“冷门”学科评价体制的规范,尽快出台具有可执行性和标准条款的文件。
总之,新时代甲骨文等古文字与古史的学术研究,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标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河南省有关部门在政策层面应转变观念,革除陈规旧章,创新科研体制,加强顶层设计,解决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有章可循的学术生态中抓住机遇,有所进取,有所作为。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甲骨学首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