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殷商文化研究已经取得辉煌成就,专门的研究机构、学会出版了大批著作成果,发表了海量论文,产生了许多专家,培养了不少人才。所以,殷商文化研究的现状是令人鼓舞的。至于未来的发展,笔者认为有两项工作可以继续拓展和完善。
一、完善殷商文化研究基础——河南藏甲骨集成
甲骨文是殷商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殷商文化的本体内容之一。自甲骨文发现以来,甲骨材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已进行了120多年,产生了数不胜数的著录和研究成果。但殷墟出土的甲骨大都流散外地,除《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补编》及《甲骨文合集三编》(由宋镇豪先生主编尚未出版)等散见收录河南藏甲骨外,至今没有专门针对河南藏甲骨的集成性著录书,就是说除了流散外地的甲骨,河南究竟自藏了多少甲骨,这个家底现在还没有摸清。
以往也有学者曾对河南的古文字材料做过一些整理,包括甲骨文。但搜集的材料基本上是已经著录和公布的,并不完全,而且材料图片(拓片)主要来自已出版的书刊,许多并不是太清晰。河南省文物局也曾做过全省文物普查工作,但并未专门提取并著录文字材料。事实上,河南省各地的文物部门、博物馆、文化馆甚至民间还收藏着许多未被发现,或发现了也未被著录和整理的材料,所以现在河南省究竟有多少古文字资源仍然说不清。这种情形不利于河南古文字资源优势的发挥,不利于河南文化事业的复兴,当然也不利于殷商文化的深入研究。
自2017年开始,笔者就多次撰写报告向有关部门建议开展“河南省古文字资源普查与集成”专项文化工程,并商请省政协委员和媒体记者通过省“两会”提出议案,还在《郑州大学学报》上发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构筑汉字文明高地,促进中原文化崛起》的文章进行呼吁。目前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河南省人民政府等八部门开展“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我们提出的“河南古文字资源调查研究”和“河南藏甲骨集成”这两个项目已被纳入工程立项,在国家和省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多年的想法终于得以全面落实。在这之前,我们申请获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支持,《河南藏甲骨集成》的调研编撰工作早已展开。我们初步调查了全省甲骨的收藏情况,估计各地博物馆收藏的甲骨总数在2000片以上,民间私人收藏的甲骨在10000片以上(应该会有伪刻)。目前安阳博物馆、开封博物馆收藏的甲骨以及民间《洹宝斋所藏甲骨》已被整理公布,接下来希望能把河南博物院、新乡市博物馆等公办单位收藏的甲骨尽快整理出来,下一步扩展到民间收藏,力争5年左右普查并集成河南全省的甲骨文材料。
我们调研编撰《河南藏甲骨集成》的基本原则有:一是求新,尽量发现更多未著录、未公布的新材料;二是求全,对未著录的、已著录而未公布的、已公布的材料,进行新旧合璧全面整合;三是求精,所有原物的高清彩照,已有旧照的重新拍照,力求每片甲骨的正、反、上、下、左、右这六个角度都要拍到;四是求通,配附原材料的拓片、摹本等各种文物信息,以便互相参照沟通。最后按统一标准、统一体例、统一精装印制,原已整理公布的可重编重印,意欲出版一套完整的《河南藏甲骨集成》,为殷商文化研究提供基础服务。
二、探寻殷商文化的渊源——中华远古文明符号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并特别提到“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
传承发展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探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脉络。殷墟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系统,殷商文化也是成熟的文明,成熟的文字也好、文化也好、文明也好,都不会是一蹴而就,而必定有一个发展过程。所以殷商文化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研究殷商文化还应该探寻其渊源流变的脉络,文字和文化的历史还应该向前继续延伸。
目前,从国家层面开展的研究殷商文化以前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有两个:
一个是“夏商周断代工程”。该工程自1996年启动,于2000年9月作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结题,其最终成果是《夏商周年表》,为中国有明确纪年的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建立了1200余年的三代年代框架。《夏商周年表》认为夏代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商代开始于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发生在公元前1300年,周代始年为公元前1046年。这个年表不但为夏商周年代的进一步精确化创造了良好条件,还为继续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以及揭示5000年文明史起承转合的清晰脉络打下了坚实基础。
另一个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该工程自2001年启动,于2016年结项,2018年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成果。该探源工程认为,距今5800年左右,黄河、长江中下游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左右,中华各地区陆续进入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左右,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上述两项工程证明了4100年左右的中华朝代史和5300年左右的中华文明史,其主要依据是甲骨文之前的考古遗址和文化遗址,但尚未从符号层面跟殷墟甲骨文建立起脉络关系。那么,除甲骨文和考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材料和事实能够证明中华文明的源脉,中华文明是不是就只能证实为5800年呢?甲骨文作为符号系统的源头又在哪里呢?这些都还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探究。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如果说没有文字的民族不一定就没有文明,那么创造了文字的民族一定是进入了文明的。所以,在讨论中华文明的起源问题时,如果其他标准有争议,那就可以考察文字的起源。研究殷商文化也需要从甲骨文的来源角度去考察。
要考察文字的起源,还有个文字定义的问题。如果按照“文字必须记录成句的语言”来界定,那能够证明的文字起源会很晚;如果按照“不受时空限制并重复出现的表意符号就是文字”来认识的话,文字的起源就有可能大大提前,那么中华文明的源头也会随之大大提前。在文字定义尚有争议的时候,也可以绕开争议,把成熟文字之前的表意符号统称为“文明符号”。中华远古的文明符号不一定就是文字,但肯定跟文字起源相关,跟中华文明探源相关。郭沫若说:“彩陶上的那些刻画符号,可以肯定地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是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我们把安阳殷墟出土的殷商晚期的甲骨文看作成熟文字,而把殷墟甲骨文之前与文字起源有关的材料统称为“远古文明符号”,它们是中华文明早期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3300年前的殷墟甲骨文是成熟文字,足以代表中华文明的成熟已经没有问题了,但在这之前应该还有更早的不太成熟的文字形式存在。黄饮冰认为,中国成熟的文字可以确定是龙山文化时期的骨刻文,距今4500年。中国文字的萌芽期,可以追溯到距今9000年的贾湖文化和彭头山文化,那个时候个别的文字和符号就已经定型。中国的城市建设可以追溯到距今9000年的彭头山文化,那时大型的环壕集聚区的类城市就已经出现了。彭头山文化已经出现了陶器、稻种和聚居城邑,那么同时代的贾湖文化出现多种表意性符号不应惊奇,还有甘肃大地湾的陶符和宁夏大麦地的岩画符号,它们出现的年代也差不多。这么多文化符号在距今8000—9000年时代出现,还伴随有陶器、农业、城邑,如果这些得到确认,那就可以说明中华文明在8000年前就已产生了,这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
但问题是这些8000年前的符号能够代表中华文明吗?与此类似的远古符号还有很多,包括出土文物(陶器、骨片等)上的表意符号、岩崖石刻上的表意符号、民间流传的神话人物所造符号等。这些符号的分布情况如何,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怎么跟后世的各类符号乃至甲骨文建立起发展脉络,怎么跟相伴相随的其他文明形式建立起逻辑关联,这就需要对甲骨文出现之前的各种文明符号进行全面搜集和系统梳理,需要逻辑分析和学术研究。我们希望殷商文化研究也要关注“中华远古文明符号”与殷商甲骨文之间的关系,更要探讨殷商文化的来源。
(作者系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长江学者、教授)